定安故城(海南游记三)

老屋

<p class="ql-block">  辗转奔波了定安县附近几个县市后,赫然发现就在自己家门口,竟有一个海南省唯一的古城遗址——定安故城。古城内有一座全省仅存的定安县县衙,还有保留较完整的西门城楼。这真是“众人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喜出望外,抬腿便到了。</p><p class="ql-block"> 导航显示,定安古城就在定安县城的最西边。坐一路公交车,到东门站下车,询问路人,告知,沿一条东西街道向西走过去不远就是。街道很窄,两旁全是商铺、住家、理发店等,密密麻麻,一个接一个,完全看不出一丝古城的痕迹。在走了大约千米左右,一栋古老的县衙豁然出现在眼前。县衙坐北向南,端端正正立在那儿。门楣上一块大横牌子上面,“定安县衙”四个大字浅显而苍白,彰显着岁月的风蚀。县衙大门左下方,立着两块石碑,上面分别写着“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定安县衙遗址”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安故城遗址”,以标明其身份。</p><p class="ql-block"> 县衙不算高大,台阶也只有五蹬,没有那种森严可怖的感觉。反而令人觉得比较平易近人,比较接地气。让我这平民百姓也竟敢在堂堂县衙门前掐起腰来了。</p> <p class="ql-block">  定安县衙果然是“亲民”,县衙没有凶煞的门岗,也不收门票,只有一个保安在那里值班,游客可随便出入。</p><p class="ql-block"> 定安县衙与内陆其他县衙大致相同,前堂后室一应俱全,只是规模要小了一些。但游客也少,似乎与此相对应,配合默契。更新奇的是县衙大院本身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后面草场上有当地居民在嬉戏游玩,唱歌跳舞,却毫不喧哗。另一边是游客在静静地观赏古城遗迹,互不影响,次序井然,形成了一副十分和谐温馨的画面,这在其他景点是极为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开放的公园式的定安县衙)</b></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定安古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曾有“小苏州”之称,足见当年之繁盛。两汉时,定安属于珠涯郡。唐宋时属琼山县。元初 , 为镇压“黎乱”将琼山县南部分黎峒合并独立设县,以“平定安宝”之义取名“定安”。此为定安县由来。自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直至清灭亡,两个朝代的五百多年间里,定安县名称未变,治所未变,版图未变。</p> <p class="ql-block">  县衙內还展示了四位定安籍的明清两代历史名人。他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胡濂(明)定安镇中街人,明弘历元年科考中进士,著名理学家王阳明门生。曾任户部广西司主事,山东司员外。</p><p class="ql-block"> 王宏海(明)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二十岁时乡试中举人第一名。历任翰林院检讨,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王宏海是明代名臣,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张岳崧(清)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1809年科殿试一甲第三名,即探花。他是科举时代整个海南岛唯一的一名探花。最高官至湖北布政使。在政治上与林则徐共同声禁烟。至今在定安县城设有岳崧路。</p><p class="ql-block"> 王映斗(清)今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道光二十四年殿试考中二甲第十四名进士。官至大理寺卿(二品)历任户部额外主事,户部云南司正主稿,户部陕西司主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左:西门城楼。右上:西门城楼一段城墙。右下:西门城外观。) </b></p><p class="ql-block"> 从县衙出来向西走大约二、三百米就是古城西门。 </p><p class="ql-block"> 五百多年来,风雨侵蚀及战火破坏,经历代多次修葺,仍保存得较为完好。目前故城城门只留下了西门和北门两处遗迹。但两城门内外皆被后世各种杂乱民房遮掩侵占。而城墙除了西门保留了一小段外,几乎不见踪影了。只有西门城楼保存较为完整,人们至今还在穿行其中。城门洞内还保留着当年固定门轴和门闩的洞。北门则只剩下一个长长的城门洞,门楼已被拆除,城门头杂草丛生。</p><p class="ql-block"> 那时出了县城北门,沿着石阶下去就是海南最大的江——南渡江。当年定安县北门的南渡江码头,可谓商贾小贩熙熙攘攘,江上货船舶帆来来往往,街道商铺小店毗邻林立,一派浓浓的人间繁华气象,因而又有“小苏州”之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左:有着城楼的北门。右:现在的北门只剩下长长的门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县衙出来,再去西门和北门,都是几步之遥。给人的感觉就是,定安古城面积不大,连城门都那么矮小,似乎要低着头才能过去。真犹如一座袖珍古县城,历史悠久而又小巧玲珑,颇具南方特色。完全不同于北方城楼的高大雄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里凝成了历史的交汇点。我们看到了:一个悠久沧桑的小县城,被现代的城市建设挤压得喘不过气来,摩擦得抬不起头来,龟缩在一角顽强地挣扎着,残喘着。然而,这正是她的价值所在。所以,当我们漫步在这个古城内,行走在空荡的巷子里,目光扫过街旁古老的青砖瓦房,定睛那斑驳黝黑的墙面,似乎要读出历史的年轮和沧桑…时光仿佛在倒流…能够想象的出,当年,就在这条狭小的街道上,在这个悠长的城门洞里,发生过多少曲折迷离的故事?又有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来吧,就让我们慢慢的品味、把玩、欣赏吧。这才是旅游的真谛和游玩的价值,而在人山人海的景区内是无法体会到的。我们来了——定安故城。</span></p> <p class="ql-block"><b>上:街道旁,斑驳黝黑的老房子。下:通往北门的巷子,北门街。</b></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2日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