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二班班本课程故事《遇见一粒米》</p> <p class="ql-block">课程起缘</p> <p class="ql-block"> “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对孩子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每次吃饭收碗时,总有几个小朋友会出现碗里剩饭、浪费粮食的现象,老师就此进行不剩饭、不浪费粮食、粮食来之不易等教育,孩子们也随之提出很多问题:老师,饭是米煮出来的,那米是怎么来的,我们吃的饭有时是白米饭,有时是紫米饭,有时是红米饭,紫米、红米又是怎么来的呢?针对孩子们对大米的好奇,于是我们带领孩子一起探寻关于米的秘密,引导孩子们了解大米的来源、大米的种类、大米做出的食物,养成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课程准备</p> <p class="ql-block">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绘本故事</p> <p class="ql-block">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1. 知道大米的由来,了解大米的种类及有关大米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2. 尝试使用简单的烹饪工具制作饭团、寿司等米食。</p><p class="ql-block"> 3.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爱粮、不挑食、不浪费的饮食习惯。</p> <p class="ql-block"> 初识米</p> <p class="ql-block">①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展"米的调查"。</p> <p class="ql-block">②寻找米</p> <p class="ql-block"> 在家人的带领下,到超市、菜市场和家里寻找“米”,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不同种类的“米”。</p> <p class="ql-block">③分享我的调查表和我找到的“米”</p> <p class="ql-block"> 在寻找米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小朋友们一起开心分享,分享自己在超市、菜市场、家中找到的米,知道知道米的种类很多,有白米、红米、紫米糯米…</p> <p class="ql-block">探秘米</p> <p class="ql-block">①认识水稻,了解米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视频的观看,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水稻,米是如何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②聆听袁隆平爷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老师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爷爷,知道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萌发对袁隆平爷爷的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③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弟弟妹妹听</p> <p class="ql-block">③发起倡仪,珍惜粮食、光盘行动</p> <p class="ql-block">④珍惜粮食小画展</p> <p class="ql-block"> 和家人一起完成珍惜粮食的宣传画,邀请弟弟妹妹来参观,并告诉他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不泼洒。</p> <p class="ql-block">好吃的米</p> <p class="ql-block">①了解各种米食品</p> <p class="ql-block"> 各种各样的米,能做出不同的美食,我们幼儿园米”的美食就很多:米饭、米糕、米线、米干、米粥、米粉、耳丝、耳块、寿司、爆米花……</p> <p class="ql-block">②品米食品</p> <p class="ql-block">③捏饭团</p> <p class="ql-block">④做拌饭</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课程总结</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强调“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遇见一粒米》课程,以幼儿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整合生活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了米的由来、米的种类,感知了米食品的多样;懂得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萌发了爱惜粮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