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刚入境黑山共和国,即匆匆赶来与自己少年时的记忆相见。走在桥上,崖边眺望,明明是初次相见却又熟悉似是几十年的老朋友。</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当年谁未看过南斯拉夫电影《桥》,谁没有刻骨铭心的少年情怀。当年十几岁的中国少年,如今年过花甲的退休老头,对《桥》是一往情深的记忆犹新。当年在屏幕前激情澎湃,今天来到桥上与记忆相拥。</p> <p class="ql-block">伫立在悬崖峭壁边,眺望“桥”舒展跨越在塔拉河峡谷之上,在两岸陡峭绝壁的忖托中显得格外的高挑轻盈,姿态优美。</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高的“桥”上,远眺碧绿塔拉河自层峦叠嶂中蜿蜒而至,从脚下“桥底”汹涌川流而过,奔向绿影青翠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深邃陡峭、层林叠翠的大自然的杰作固然让人感叹赞美,可对我们这些万里迢迢而来的当年中国青少年而言,这里的风景只是过眼烟云,心里只有对“桥”的深切情感和不息思念。</p><p class="ql-block">尽管桥头的塑像不是那位我们崇拜的游击队长,尽管被告知当年按下爆破键的不是“桥”的设计师、炸桥阻挡的不是德军而是意大利军,一切都已不重要了。岁月荏苒《桥》留给我们的记忆永不褪色,故事的感染力将继续伴随人生。</p> <p class="ql-block">离开“桥”的路上,激情澎湃的中国游客们异口同声地唱起那首永不忘怀的《啊!朋友再见》,随着歌声,电影画面和年少时的记忆重现,与青春相拥的感受真好!</p><p class="ql-block">导游给我们讲了他不久前的一段经历:那天在离开“桥”的车上,全车的中国游客也是情绪高昂地唱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啊!朋友再见》,歌起,当地的旅游车司机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地将车停在路边抽泣不已,喃喃自语:我们这里好多人都已忘了这段历史,不记得这首歌了,只有中国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想对这位巴尔干半岛的司机师傅说,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年少往事,唱的是自己的青春之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