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探访百年古石寨的静美

云仙

<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最期盼的仍然是双休,因为可以和老公一起出去浪了哈,抖音上刷到一个叫英谈古寨的地方,据说是江北第一古寨,百度了一下,英谈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部太行山深山区,被太行山崎峰雾子垴、和尚垴紧紧包围,有万亩山场古树参天,枝繁叶茂。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古建筑规模有45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一处经典的明清建筑群,是河北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很值得一去,于是周日早上早早出发了,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10半到达了目的地英谈古寨~</p> <p class="ql-block">据《邢台县志》记载: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来此安营扎寨,留下营盘;明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有一户路姓人家从山西迁来此地,建房安家,繁衍发展。后来,人们就地取材,用太行山上的红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建起了这个独具特色的村寨。历经悠长岁月,原来的“营盘”被乡民慢慢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西寨门进的,一进寨子就遇到一位大姐,问我们旅游来了,还说进古寨子有导游讲解才能更好地了解古寨,还自称自己是导游,虽说普通话不太标准,但还能听的懂,佩服大姐那么大岁数了还能当导游就答应了,于是大姐领着我们俩开始古寨游~</p> <p class="ql-block">大姐给我们讲英谈古寨靠山而居,建筑依山就势建设,错落有序、层层叠叠,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院落67座、509间,大小石拱桥36座,石栏、石屋、石墙、石门、石街、石磨、石臼等,构成具有太行山区独特韵味的石砌古寨。</p> <p class="ql-block">“外看三层楼,近看不是楼,一层一个院,无梯能上楼”,这是古寨房屋建筑的真实写照。英谈古寨筑有寨墙,墙上留有四门,寨墙蜿蜒起伏,绕村两千余米,高大的寨墙和一层层红石民居组成一个坚实的城堡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石楼</p> <p class="ql-block">英谈古寨以路姓为主,为一个血缘村。明清时路氏家族分有“三支四堂”,路姓从法字辈分为三支三堂,后德和堂又分出中和堂,即三支四堂,即德和堂、中和堂、汝霖堂、贵和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贵和堂,老大~现在里面还住着贵和堂的后人呢</p> <p class="ql-block">看见过一样写对联吗,三到四个字算一组,远看很好看,近看都是字</p> <p class="ql-block">大姐导游说全村有的对联都是义和堂的这个老人写的,可能我俩去的太早了,还锁着门呢,很遗憾哈没见到这位老人,这对联写的太有水平了,真的少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路军总部旧址,英谈还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机关部队曾多次来到英谈村,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罗瑞卿等人都曾在村中居住,曾经的冀南银行也在这里诞生。</p> <p class="ql-block">见过依石而建的房子吗?这就是~看这块石头上面的图形像什么呢,鱼哦~旁边还有水波纹呢~</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土炕哈</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旧居</p> <p class="ql-block">冀南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冀南币</p> <p class="ql-block">路风丽,以为是女的呢原来是男的,据说还是邓小平的警卫,一位大英雄……</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寨唯一一座青石楼~贵和堂,青石建筑,依山势而建,从街道看是三层楼房,进入院内则是平房,每一层房屋都有都有独立的进出通道。房子的窗户,是上圆下方,形似粮囤,象征天圆地方、五谷丰登。该院的一滴泉,旱季不枯,涝季不溢,滴水如钟,均匀有致。村中流传一句古话:“门外一线泉,门内一滴泉,独饮神泉水,赛过活神。</p> <p class="ql-block">陡梯狭巷</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位摄影师就是在这里拍的照片获得了大奖,并得到30万的奖金哦……我们俩也来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走在石寨的街道上,两旁是一座座整齐的石头房子,就连屋顶也是用石板搭建而成。街道并不笔直,而是沿着山势顺着建筑蜿蜒曲折。也许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时进行巷战而专门规划设计的吧。</p> <p class="ql-block">探访英谈古寨,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逛完真的余犹未尽,老公在吃饭的时候说,明年夏天还得来一趟,这地方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