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江郎山游记(二)

天涯海角

<h1>撰写:天涯海角</h1><h1>美篇号:1721521</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漾毛氏族谱</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b> </b> 11日早餐后7:30出发,约一个小时来到清漾毛氏族谱所在地——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古村。村庄山清水秀、人才辈出,积淀着“耕读传家、贵而不富、清正廉洁”的文化底蕴。清漾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h1><h1> 清漾古村主要景点有:<b>清漾牌楼、毛氏文化林、毛氏祖祠、清漾毛氏名人馆、毛泽东陈列馆、清漾祖宅、荷花池、毛子水故居、将军馆、凤尾池、清漾塔、清漾公之墓</b>等。 </h1> <p class="ql-block"><br></p><h1> 名不见经传的清漾村为何华丽转身呢?地导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在1999年,江山市离休干部毛永国听说有一位毛氏后裔想把一套65册的清同治己已年(1869年)《清漾毛氏族谱》卖给兰溪人,出于对族谱的保护,他便买下了。曾经参与《江山市志》编撰的毛永国对档案保护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他认为把族谱放在江山市档案馆保存最为合适。江山市档案馆将此事上报后,当地一位毛氏企业家用3000元从毛永国手中买下了这套族谱并捐赠给江山市档案馆。</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 清漾毛氏祖祠</b></h1> <p class="ql-block"><br></p><h1> 资料印证,族谱进馆后,江山市档案馆积极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工作,发现其中有3卷缺失后,便开展征集工作。幸运的是,清代《清漾毛氏族谱》外集、内集、谱头各一册分别于1999年、2007年、2009年征集成功,族谱得以补充完整。2001年国家档案局组织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申报工作,江山市档案馆抓住时机,及时报送《清漾毛氏族谱》相关资料进行申报。最终,清代《清漾毛氏族谱》经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投票表决,于2002年3月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48件遗产名录中,清代《清漾毛氏族谱》位列第25位,是其中唯一一件由民间修纂的私家谱牒。</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b> 西河望族</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戏 台</b></h1><h1> </h1><p class="ql-block"><br></p><h1> 《清漾毛氏族谱》证实毛泽东系清漾毛氏后人,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推动小村庄迎来大蝶变。</h1> <div><br></div><h1> 2007年8月,江山市成立清漾历史文化村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编制《清漾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陆续投资上亿元,分步实施对清漾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陆续修复了<b>清漾祖宅、毛子水故居、巷门、清漾塔</b>等古建筑,新增了<b>清漾毛氏名人陈列馆、将军馆、“毛泽东在浙江”展览馆</b>等,重建了清漾祖祠,整修了始祖毛元琼墓以及周边景观,清漾村面貌焕然一新。</h1> <div><br></div><h1> 2006年11月,江山市档案馆、文化局等部门组成毛氏文化课题组赴江西吉水和湖南韶山收集资料、开展调研,确认了清漾系江南毛氏发祥地,韶山毛氏源出江山清漾。2006年12月,韶山毛氏宗亲特赠送《韶山毛氏族谱》于江山毛氏宗亲,并由江山市档案馆收藏。</h1> <div><br></div><h1> 清代《清漾毛氏族谱》能够入选的原因,不仅因为它是三衡毛氏现存最完整、编纂年代较早的族谱,更关键的在于它论证了毛泽东系清漾毛氏后人。据族谱记载,清漾始祖<b>毛元源</b>的后代<b>毛让</b>(毛泽东的祖先)由江山清漾迁居江西吉水龙城,成为吉水毛氏始祖,吉水人<b>毛太华</b>到湖南定居,成为韶山毛氏祖先,这一世系一脉相承。</h1> <div><br></div><h1> 一世(清漾37世)毛太华至十六世(清漾52世)毛祥焕</h1> <div><br></div><h1> 毛泽东(清漾56世)、毛岸青(清漾57世)、毛新宇(清漾58世)、毛东东(清漾59世)。</h1> <div><br></div><h1> 毛泽东一门六忠烈,左起:<b>毛楚雄、毛泽建、毛泽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b>杨开慧<span style="color: inherit;">、毛岸英、</span>毛泽民</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1><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h1> <b>毛远琼</b>:字公远、号清漾,江南毛氏始祖、州陵侯毛宝八世孙,归乡公毛璩六世孙。粱武帝大同年间(535~546)迁此,子孙乃以其粤命名为清漾,后裔统称“清漾毛氏”。</h1> <div><br><h1>  <b>  清漾祖宅</b>为毛氏定居清漾的第一所住宅,屡毁屡建,历经1500余年,它曾经是清漾人心中最为威严的建筑,因为它是清漾毛氏一世祖毛元琼迁居到此后所建的第一所住宅,后经历代扩建,成为毛氏宗族议事的场所。现在我们看到的祖宅重修于2003年,为砖瓦木结构建筑,三进三天井,白墙,灰瓦,马头墙,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清漾祖宅门匾“清漾祖宅”由胡适亲笔题写。 </h1></div> <div><br></div><h1> 请横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合敬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远堂</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b>清漾毛氏文化村,全村数百户人家皆姓毛,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也是奉化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和民国第一位总理熊希龄夫人毛彦文的祖籍地。自江南毛氏第八代先祖清漾公毛元琼迁到这里已有1500年的历史。历史上曾出了8个尚书,83个进士,积淀了“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耕读传家、贵而不富”的历史文化底蕴。</h1><div><br></div><h1> <b>毛子水故居</b>建于清末,占地478平方米,青砖黛瓦,坐北向南,为二进三天井结构。故居内毛子水先生的卧室、书房及其其父母的卧室、客房中的家具与摆设等乃原物原位,保持完好。</h1> <div><br></div><h1> <b>毛子水</b>(1893-1988),名延祚,字子水,又名準。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孙、毛子水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台湾大学教授、北大图书馆馆长。深受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及恩师胡适的赏识。毛子水先生6岁入村塾习三字经、干字文;8岁时跟从父学,颂习《四书》、《五经》、《左传》等,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h1> <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郎山</b></h1><div><b><br></b></div><h1><b> 江郎山,</b>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5A级景区,方圆53.9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下属的江山市西南部,仙霞山脉北麓,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老年晚期一一高位孤峰型丹霞地貌的杰出代表。主峰海拔819.1米,核心区面积610公顷,缓冲区面积571公顷。江郎山,300多米高并且裂为三片的丹霞孤峰耸立在海拔500米的山地之巅,是全球迄今已知最高大雄伟的直立红层孤峰(石墙或石柱)和刀劈状的最深巷谷,堪称“<b>神州丹霞第一奇峰</b>”。</h1><h1> 风景区以丹霞奇峰为主要特色,由<b style="color: inherit;">三爿石、十八曲、塔峰、须女湖、会仙岩、一线天、</b><b style="color: inherit;">仙居寺</b><span style="color: inherit;">等部分组成。景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集自然风光、雄关古道、湖光山色、人文古迹、风土人情于一身。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span></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十八曲</b>是山脚下一条蜿蜒于密林中的古道,因有十八个弯而得名。古道全长500米,台阶520级,当年白居易、杨万里、辛弃疾等文人骚客都曾经由此道登临江郎山饱览胜景,留下大量不朽诗文,所以“十八曲”名称不仅取弯曲之意,还兼指诗文词曲之多。</h1> <div><br></div><h1> 千年古刹<b>开明禅寺</b>是江郎山的人文景观之一。寺庙始建于北宋,公元1080年。现内塑菩萨佛像120余尊,香火旺盛,每年端午节朝拜者达万余人。寺庙的兴建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公元944年,五代高僧仪晏在江郎山岩石龛垒石塞门入定,一年后启定还世,素发披肩,红光满面。吴越国王赐号"开明禅师"后来,民间取其名建造了寺庙。</h1> <div><br></div><h1> 这是地导告知的第一个A景点,不想继续爬山者可以在此返回。</h1> <div><br></div><h1> <b>会仙岩</b>因相传八仙曾在此会聚、下棋而得名,岩洞里撑着许多香杆,为当地百姓求平安之所。</h1> <div><br></div><h1> 穿行在会仙岩洞中</h1> <div><br></div><h1> 左图是从会仙岩洞中出来;右图是走向江郎山“三爿石”的道路。</h1> <div><br></div><h1> 错过了好天气,行走在雨雾蒙蒙中,隐约看见了江郎山的招牌风景——<b>江郎三爿石</b>。</h1> <div><br></div><h1> 巨石如柱,拔地冲天,由北而南排列。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江郎山和韵》赞之:<b>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b></h1> <div><br></div><h1> </h1> <div><br></div><h1> 雨雾中江郎三爿石</h1> <div><br></div><h1> 江郎山自然景观奇峻。三座巨石山峰傲然挺立,以雄伟奇特的“三爿石”著称于世,素有“<b>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b>之誉。</h1><h1> 江郎山最令人称奇的,是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的三爿石,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相对高度369.1米,坡度为88°以上,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传说是由江氏三兄弟所化。(借用网图 在此致谢!)</h1> <div><br></div><h1> 在攀登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江郎山的独特景观,包括“三爿石”、“一线天”等著名景点。其中,“一线天”,位于亚峰和灵峰之间的深窄陡直峡谷,两壁平行,高达312米,长298米,其间距最宽处5米,最窄处3.5米,被华东56位地质专家勘定为“<b>全国一线天之最</b>”。</h1><h1> 一线天两边的石壁,叫阴阳壁。阴壁是亚峰的西崖,石壁坦露,寸草不生。阳壁是灵峰的东崖,草长茂盛,生机盎然,被称为“<b>天下第一壁挂</b>”。</h1> <div><br></div><h1> 终于登山到了地导告知的第二个B景点“<b>一线天</b>”。到此已是汗流浃背,也快筋疲力尽,留点体力,加之下雨起雾,就没有前往“三爿石观景平台”‌而返程了。</h1> <p class="ql-block"><br></p><h1> 2013年9月28日16点30分,杰布·克里斯身着翼装,从江郎山上空约1524米处纵身跃下。黑色翼装在空中展开,仿佛一道黑色闪电,以170公里的时速,用了短短的49秒时间,从“一线天”穿越至大弄峡安全降落。杰布·克里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起了自我,穿越了梦想。</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视频</span></p>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戴氏旧居</b></h1><div><b><br></b></div><h1><b> </b>戴氏旧居坐落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建于1943年,由戴笠组织设计,其胞弟春榜督造,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主楼占地约300平方米。戴氏旧居从外面看是座粉墙灰瓦、木结构的普通两层楼,内部却有许多奇异之处。屋内有一明一暗两条楼梯,明梯在前,暗梯在后,呈螺旋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因设在壁柜,佛龛之后,极为隐蔽,不易察觉。楼上共有7间房,中间是会客室和书房,四周是卧室。整座旧居有122扇窗、85扇门,室室相连、环环相扣,步入其中,似走迷宫。</h1> <div><br></div><h1> 这里展示了<b>华罗庚</b>的英雄事迹,1934年,军统截获日军电报密码,专家研究多天就是解不开,只能向华罗庚求助,华罗庚仅用一晚破解密码,挽救了昆明几十万人的性命。</h1>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廿</b><b style="color: inherit;">八都古镇</b>(读:niàn)</h1><div><b><br></b></div><h1><b> </b>北宋熙宁四年(即1071年)江山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二十八,因此得名<b>廿八都</b>。这“都”的概念,相当于如今乡政府下的一个集镇,比村略大点。百佘年时光流转,小山村变身为大集镇;由冷寂转为繁华,后又从繁华回归冷寂。繁华起落间,形成了一部厚重的人文历史。如今,古镇上有古今商贾留下的深院大宅,也有历代驻军留下的鼓角军营;有抗战飘过的血雨腥风,更闪过民国巾帼英烈们骄柔的身驱......所有这些,都像一本旧厚的史书,等着后人前来翻阅。</h1><h1> 千年古道途经的廿八都古镇,是由闽入浙的第一集镇,目前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明清时期,曾于此设立浙闽三品游击衙门,地理位置十分独特,郑成功幼年时曾随父亲郑芝龙在此驻守把关。</h1> <div><br></div><h1> 站在<b>珠坡桥</b>上拍到的初冬的景色</h1> <div><br></div><h1> <b>廿八都古镇</b>因军事而存在,因商贸而兴盛,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镇现有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古民居、古厅堂36幢,孔庙、大王庙、观音殿、关帝庙等公共建筑11幢。</h1> <div><br></div><h1> <b>武官衙门,</b>始建于明代,原属浙闽兵站(驿站),作为军人来往驻扎的地方。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浙闽枫岭营",把浙闽驿站,改建成“大清游击衙门”。由于廿八都军事上的重要位置,破格设立三品游击军官一名,六品千总武官二名,七品把总武官四名,兵丁一千多人把守廿八都,俗称“三品游击衙门”。于是在廿八都形成以枫岭关为主的“浙闽咽喉”。</h1> <div><br></div><h1> 走进<b>浙闽枫岭营总府</b>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前言介绍。</h1> <div><br></div><h1> 精忠报国展区</h1> <div><br></div><h1> </h1> <div><br></div><h1> 民族英雄郑成功</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文昌宫</b>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建成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是清末民初廿八都杨、姜诸大户人家提供给自己子弟入学读书的地方。主建筑有三进四天井,建筑精美,装饰豪华,宏伟壮观,是廿八都古建筑中的精品。</h1> <div><br></div><h1> <b>方言姓氏名人馆</b>。方言、姓氏、名人馆设在姜秉铺(姜炳荣)旧宅。廿八都有十三种方言,一百四十多种姓氏,是个方言王国、百姓古镇。廿八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履迹的人文墨客络绎不绝,留下的足迹和大量史料,形成了典型的边界“飞地文化”。</h1> <div><br></div><h1> 我找了好久,也没有看到隋姓,看来太稀少了!</h1> <div><br></div><h1> <b>戴笠与军统女特工陈列馆</b>,从军统的形成到戴笠之死,多方面介绍中美合作所在廿八都古镇开设女特工训练班的历史,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h1><h1> 从1941年起,戴笠在姜守全(系民国吉林省财政厅长)旧宅先后开办了数期女特工训练班和电讯训练班。当时,抗战正烈。军统从杭州、嘉兴等地流亡的难民中,挑选16--21岁的文化女青年,在廿八都进行严格训练,培养出了一批为抗战略出力的特工谍报人才。</h1><h1> 培养出特工电讯人才,共有专业人员4000多人、电台700多部。抗战期间,所有外勤区站和办事处均配置电台。戴笠利用这张无形的巨网,随时掌握中国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使之成为蒋介石最为倚重的人 。</h1><h1> 陈列馆里,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和传奇故事。如今,游人走进廿八都古镇军统“女特工训练班陈列馆,就如同揭开了一页厚重的历史——浑沌的民国时代、抗日的峰火硝烟......顿时扑面而来。在这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军统戴笠和女特工们或黑或红、清浊可辨的气息。</h1> <div><br></div><h1> <b>隆兴钱庄</b>,晚清时期,以姜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为扩大业务,促进流通,建立了“隆兴钱庄”,在廿八都设总部,在浙江、福建、江西等许多地方设有分号,凡隆兴钱庄开具的银承在隆兴商号的所有分号均可兑现。姜氏家族还开设过载行,隆兴过载行是专门办理储存和承运兼收购比发,远途贩销等多种职能的物流集团,是廿八都最早的过载行。</h1> <div><br></div><h1> 再返回珠坡桥,结束了一天的行程。</h1> <h1>请关注最后一集</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 谢 阅 读 收 看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