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所见八日游(十)东京自由行—涩谷十字路口、八公雕像、新宿歌舞一番町,浅草寺

ZM.Shang

<p class="ql-block">  浏览了东京都地标建筑—东京塔后,下一个目的地,东京涩谷十字路口,号称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  导航引导我们出站。到了地面,询问路人和警察,这最繁忙的十字路口在哪?怎么走?谁也不清楚我们问的是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几条小马路,感觉越来越清静,随即决定折回车站。</p> <p class="ql-block">  猛然想起“最繁忙地铁站”有一个“八公”(雕塑狗)标志,于是网上搜索图片后再问路人,一位女清洁工告诉了我们正确答案,需要再乘两站地铁才能到达涩谷十字路口。原来,导航导错了。</p> <p class="ql-block">  出了涩谷站,交警一指,最繁忙十字路口就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被誉为全世界最大、最繁忙、人流最高的十字路口之一,常年占据社交平台热门话题‌。涩谷十字路口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当时,涩谷站地区开始演变成繁华商业中心,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多条地铁和交通线路交汇,这里也是流行时尚中心,大量年轻人和游客在此驻留。由于人来人往十分繁忙,十字路口人流量迅猛增长,逐渐成为东京繁华、生活工作节奏快和动感活力的象征和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想象一下,在有限的人行横道区间内,成千上万人汇聚,朝着不同方向,却又有秩序地前进着。据统计,涩谷十字路口每分钟约有3000人通过,每天约有250万人在这里走走停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涩谷十字路口任何时候都是一道风景线。通常,下午 5 点到 7 点是交通高峰时段,也是十字路口最繁忙的时候。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夜晚的十字路口被万花筒般的灯光和数字屏幕照亮,更是一幅令人着迷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  涩谷十字路口的观景点是周围高楼,星巴克二楼窗户则是游客最佳观景点之一。 来到靠窗的二楼咖啡厅,里面坐满了年轻人。于是,我就在咖啡厅外的窗台边对着十字路口拍了几张照,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一楼的卡通大娃娃。</p> <p class="ql-block">  无意间看到天津栗子的广告招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经常与纽约时代广场相提并论,这里充满活力,周围有大量的数字广告牌。 然而,它还拥有一份独特的魅力,就是现代与传统融为一体的最佳典范,涩谷站广场边的“八公雕像”,忠诚和爱的凄美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八公,忠诚的代名词,日本历史上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忠犬。1923年出生于日本秋田县,1924年被孤身一人的主人上野英三郎带到东京家中。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主人上班,傍晚时分再到附近的涩谷站接主人回家。一天晚上,上野英三郎在工作时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再也没有回来。亲友将一岁半的“八公”领养回家,但在“八公”心目中,它的主人只是上野英三郎,因此它仍然风雨无阻地往返于涩谷车站等待主人归来。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落。整整9年,“八公”苦苦等待它的主人,直到1935年3月8日去世。</p> <p class="ql-block">  1933年,《朝日新闻》刊登了“八公”的事迹,“八公”对主人忠诚和眷恋的故事传遍了全日本,“八公”成为忠诚的民族象征。1934年八公雕像建立,次年(1935年)“八公”去世。 1987年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物语》在日本公演。2009年由美国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公演后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p> <p class="ql-block">  涩谷十字路口的繁华和八公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和八公雕像合影的游客排长队,几乎没有空期时刻。而每读“八公”故事的那段文字,我都情不自禁的要掉眼泪。</p> <p class="ql-block">  恋恋不舍离开涩谷,转乘地铁来到东京最大的地铁站—新宿。新宿区,东京繁华商业区,东京都厅(都政府)、许多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总部都在此区内。</p><p class="ql-block"> 新宿车站,东京市区西侧最重要的交通要冲之一。新宿站每日使用人次排名全日本第1位,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次最高的铁路车站,全站共有200多个出口。新宿站1885年3月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现建筑面积达20万平米。</p> <p class="ql-block">  以新宿车站为中心,西新宿是东京政府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中心,东京都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于此。除此之外,新宿的大型企业总社摩天楼,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区域。新宿车站以南是百货公司与商店云集的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高岛屋时代广场”和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总社。东新宿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区,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集中了大约3000家各种规模和风格的酒吧、俱乐部、旅馆等娱乐场所,是异性恋、同性恋的集中地。在歌舞伎町能看到很多外国旅客,而有些娱乐场所实行会员制不对外部人员开放。</p> <p class="ql-block">  出了新宿站,很快就可以看到“歌舞伎町一番街”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  歌舞伎本是日本传统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技巧。二战结束后,歌舞伎町一番街的设计建设者们本来是要把这里建设成为以歌舞伎表演为主的娱乐城,但后来发展却走向另一条路。这块仅有0.3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色情场所,全亚洲最大的红灯区。这里聚集了数千家酒店、陪聊店、相亲店、情人旅馆、弹子赌场等五花八门的店铺,有70多个黑社会组织的上千名黑帮份子分割占据,是日本犯罪率最高的地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欲望的迷宫城市”而备受批评。</span></p> <p class="ql-block">  2001年9月1日歌舞伎町发生大楼火灾,死亡44人,防灾和人权等问题在媒体上引起热议。歌舞伎町存在日本黑帮据点和活跃的黑帮成员。同时,由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参与的组织犯罪也很多。2003年日本政府实行打击之后,非法居留者大幅度减少。</p> <p class="ql-block">  以歌舞伎町为背景的作品《新宿鲛》、《不夜城》 和《歌舞伎町导游》等屡登银幕和舞台。</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开的湖南菜馆,很有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歌舞伎町一番街转转。有像我们一样闲逛的游客,有买东西的,也有吃饭的,也许还没到点,许多居酒屋还空着。</p> <p class="ql-block">  团里有一位南京大姐很逗,一直说想去日本的红灯区看看。原本这里并不是我们的旅游点,说的多了,倒把我们的胃口给吊了起来。结果第二天问她来歌舞伎町一番街了吗?她说没来。为啥?她说别人告诉她,啥也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  从早上出门一直到傍晚,我们还没进过餐馆,吃的都是小零食。在歌舞伎町一番街逛了一会,我们找了一个小餐馆,就是居酒屋,准备坐下来吃点东西。进屋时就我们俩,点餐后来了一位顾客。小餐馆菜品不多,我们随意要了几样,没喝酒,付费时还加了服务费。</p> <p class="ql-block">  从歌舞伎町一番街出来就回酒店了。坐了一天地铁,我们对东京地铁有了一点了解。从新宿回港区,我们走了近路,把手中的两张一日票发挥到极致,颇有点得意。</p> <p class="ql-block">  9月13日,第七天,我们和大部队又汇合了。离开东京都前,导游带领团队去了东京都浅草寺。</p> <p class="ql-block">  浅草寺二天门。游客从这里可以进入浅草寺。</p> <p class="ql-block">  回眸一望,东京晴空塔,这可真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昨天在东京塔还惦记着晴空塔,心想看了东京塔,就无法去晴空塔了。谁知,晴空塔就在去浅草寺的这条小路上给我们一反身遇见了。</p> <p class="ql-block">‌ 浅草寺(Sensoji Temple)‌,东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正式名称为金龙山浅草寺。浅草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28年,据说当时两名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时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于是附近居民集资修建寺庙供奉这尊佛像‌,该寺庙就是浅草寺。</p> <p class="ql-block">  浅草寺的整体建筑具有显著的“江户风格”,是东京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寺内有许多著名建筑物和史迹,包括五重塔等。五重塔是浅草寺的重要建筑,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塔‌。此外,浅草寺周围环绕着许多传统的小商铺和小吃店。每年元旦前后,浅草寺都会吸引大量香客前来朝拜,人山人海。浅草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和信仰的象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日本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浅草寺标志性建筑是雷门,正式名称为风雷神门,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雷门建于公元942年,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雷门经过多次火灾焚毁,现在的雷门是1960年重建的,门前悬挂着一盏巨大的灯笼,上面写着“雷门”二字‌。</p> <p class="ql-block">‌ 浅草寺有一句最火的文案叫,“你踏入浅草寺的那一刻,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p> <p class="ql-block">  圣水池边。</p> <p class="ql-block">  五重塔。</p> <p class="ql-block">  雷门背面。浅草寺应从雷门进,而二天门其实是边门。</p> <p class="ql-block">  雷门和五重塔。</p> <p class="ql-block">  参观浅草寺的游客可真多。</p> <p class="ql-block">  廊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  年轻多好。</p> <p class="ql-block">  周边小街。</p> <p class="ql-block">  市场。</p> <p class="ql-block">  神社。</p> <p class="ql-block">  从浅草寺出来,过马路上车。晴空塔目送我们离开东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