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旖旎风光

清风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周团长带领我们开启成都、九寨沟、毕棚沟、松潘古城等地之旅。乘坐国产C919大飞机,即宽敞又舒适!</p> <p class="ql-block">  坐上了8月30日刚开通的“成都至黄龙九寨站”的高铁;不到两小时就到达终点站,好快哦!</p> <p class="ql-block">  在黄龙九寨的川主寺镇吃的第一顿晚餐;富有藏族的风味喲!</p> <p class="ql-block">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海拔在1000—4500米,属于北部高原;也是四川省第二大林区。</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具有众多的湖泊(100多个海子)、瀑布、钙华滩、雪山、原始森林以及丰富的物种和民俗风情,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类风景名胜自然遗产之一。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遭遇了7级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经过四年的重建,于2020年11月8日基本完成。</p><p class="ql-block"> 第四图:三姐妹一起游九寨沟;第五,第六图:排队进入九寨沟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九寨沟四周群山如拱如揖,数十座终年积雪皑皑的银峰高插云霄;山间阶梯般分布着美妙绝伦的湖泊,由于河谷地形呈台阶式,湖与湖之间形成诸多瀑布。九寨沟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质,湖底、湖堤均系乳白色的碳酸钙结晶,来自雪山的融水、森林流泉,使湖水异常洁净,再加上梯湖的层层过滤,其水色清澈如镜,蓝碧晶莹。湖中水藻,灌丛繁生,湖底色彩斑斓的沉积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蓝、黄、橙、绿等色彩,绚丽夺目。湛蓝的天,银白的峰,翠绿的林,一齐倒映湖中,如诗如画,堪称“天下第一水”。九寨沟的海子多属堰塞湖,也有些属冰川剥蚀湖。</p> <p class="ql-block">  长海是九寨沟最长、最宽、最深的湖泊。它取名于湖水呈现出特殊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海洋。其顺山弯去,头深藏在层峦叠嶂的山谷之中,海拔均在4000—5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 长海的湖水呈现出翠绿色或蓝绿色,水质清澈透明,底部的珊瑚、岩石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射下,湖水还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颜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五彩池位于则渣洼沟,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藏在密林之中,是九寨沟最小、最艳丽的池子。池里生长着水绵、轮藻、小蕨等水生植物;还生长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这些水生群落所含叶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能呈现不同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同一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蓝、有的湾汊浅绿、有的水色绛黄,有的流泉粉蓝……变化无穷,煞是好看!在日头当顶,山风吹拂或以石击水时,还能溅开一圈圈金红、金黄和雪青的涟漪,分外妖艳。池水异常清澈,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故名: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  箭竹海是九寨沟风景区内的著名景点,海拔2618米,被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 箭竹海得名于山上遍生的箭竹,这种竹子不仅葱郁茂盛,而且是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箭竹海是静谧的美。夏日时节,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青山绿树,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即使在严冬,箭竹海也能保持波光粼粼,不结冰,是九寨沟冬季唯一不结冰的海子之一。湖中还有许多被钙化的枯木,这些枯木半露出水面,上面还会有新生的树苗扎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腐木更新”现象,也被称为“枯木逢春”。</p><p class="ql-block"> 电影《英雄》由张艺谋执导,曾在箭竹海取景。电影的魅力让箭竹海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地方。箭竹海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九寨沟旅游不可错过的一站‌。</p> <p class="ql-block">  喜喜乐乐的姐妹花🌸</p><p class="ql-block"> 图五,图八:姐妹花戴上“牛仔帽”是别样的艳丽👍!</p> <p class="ql-block">  图二,图四:这哥俩戴上这帽子真像“西部牛仔”哦😁</p> <p class="ql-block">  五花海位于九寨沟内的日则沟,是景区中心,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美誉。在同一水域中,五花海可以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是九寨沟各个景点中最为精彩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传说古时候,有位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达戈用风月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宝镜的碎片散落人间,变成了108个晶莹的海子,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 从此,人间便有了这处童话世界般的梦幻仙境:九寨沟。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人们由山上俯视三面环山,呈葫芦状的海子,恰似一个倒放的彩色大葫芦向山下倾注着永不止息的彩色水,使五花海更显壮观。</span> </p> <p class="ql-block">  珍珠滩位于九寨沟景区日则沟和南日沟的交界处,是九寨沟中最宽阔的滩面,长约100米的水流在于此处,经过多级跌落河谷,激流在倾斜而凹凸不平的乳黄色钙化滩面上溅起粒粒银珠。阳光下,点点水珠就像巨型扇贝里的粒粒珍珠,远看流动着一河洁白的珍珠。珍珠滩,九寨沟内的璀璨明珠,它孕育着壮观的瀑布和自然奇观交织,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珍珠滩还是拍摄“西游记”的取景地哦!</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虎海是九寨沟景区的一处迷人景点‌,以其湖泊的形状如同老虎头部而得名,</span>海拔2298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虎海深邃恬静,它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它近旁的树正瀑布水声如雷,宛若虎啸;二是每到深秋季节,湖岸山上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的林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斑驳陆离,犹如老虎身上斑斓的虎纹;三是山中的老虎最爱来这个海子喝水。</span></p><p class="ql-block"> 老虎海的湖面宽阔,依山傍水,倒影沥沥;湖水湛蓝,和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像是在拨动一盏美丽的古筝。老虎海的湖水因钙化呈现蓝色,色彩变化均匀,十分艳丽。</p> <p class="ql-block">  九寨沟中的树正瀑布:宽62米,高15米,是入沟见到的第一个瀑布,也是九寨沟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上游的湖水沿着浅滩四处漫流,被水中的树丛分成无数股水流,最后汇集到树正瀑布顶端的山崖边,奔流坠落,水雾四散,构成了神采飘逸,气度雍容的一片水帘。</p><p class="ql-block"> 树正瀑布跌落后,水流往左侧汇成了一道汹涌澎湃的激流。滔滔白浪跳跃着一直往下游的磨坊奔流而去,不断推动下游磨房和转经房的木轮,<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游览九寨沟的人们惊心动魄!</span></p> <p class="ql-block">  图一: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一块巨石从2654米的高处滚落河底。这块巨石因此被命名为“8·8石”,以纪念这次地震,并警示人们自然的力量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岷江的发源地在岷山南麓,是松潘县弓杠岭和郎架岭。‌它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曾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直到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确认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岷江的水力资源丰富,对流域内的内河航运、水电开发和农田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去往松潘古城的路上途经此地,感受岷江源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  座落于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和茶马古道上的贸易中心。有“高原之城 ”的称呼;且是岷江和涪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古时称“松州”,其分内、外两城。古城墙的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城墙总长6.2公里,用青砖砌成墙身,内填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勾缝,坚如铜墙铁壁;为全国之最。外城南门称作“埠清门”(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瓮城门)。</p><p class="ql-block"> 古城还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文化元素,展示了丰富的多民族文化特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风格迥异,具有藏汉民族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  图七:我们在“马四娃饭店”用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下滑距离达500-600米。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也折断了一条江。幸存下来的人们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span></p><p class="ql-block"> 站在海子边,我们被金色的阳光迷醉,这就是地震发生后形成的堰塞湖,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而见到的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而成,告诉我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图一:牧民牵着牦牛在等待游客;</p><p class="ql-block"> 图三~图五:勇敢的小妹骑在牦牛背上,真酷啊!</p> <p class="ql-block">  旅途中正好赶上周团长的生日,大家一齐为他祝福,祝他生日快乐,永远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  生日的晚餐也是非常丰富喲👍👍🌹🌹</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中国人身边的瑞士:毕棚沟,座落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朴头乡梭罗沟,紧邻四姑娘山北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区域。海拔从2千米至5千米,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山奇峰、异石、冰川、森林、湖泊……</span>赋予了毕棚沟独特的风貌。且在四姑娘山的映衬下,别具一格;犹如四姑娘山的优美侧影,静静地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原生态的旅游胜地,山水的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 毕棚沟的秋色是醉人的,山上白雪皑皑,山下的各类花卉却傲然怒放!红叶彩林从谷底到山巅绵延不断。有的灿如黄金,有的苍翠欲滴,丹枫如火,层林尽染;山间溪水潺潺,雪峰晶莹剔透,五彩油画倒影水中,构织出一幅幅迷人的金秋画卷。</p> <p class="ql-block">  毕棚沟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绿树,湖泊衬托着五彩缤纷的服饰,使她们童心未泯;笑靥如花,嬉戏的模样,如花朵一般绚烂,真让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姐妹,连襟们情谊依旧,亲密无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珍酿般醇厚;令人心生羡慕🌹🌹</span></p> <p class="ql-block">  相识在广袤无垠的农场,度过艰苦的岁月,磨砺了坚韧的意志。结缘几十年,恩爱如初,鸾凤和鸣的团长夫妇💐!</p><p class="ql-block"> 三十载青春年华献给了山沟的我俩,历经磨难,无惧困苦,仍风雨同舟,相伴永远。回到故乡,并与同学、家人一起享受相聚的时光,深感温暖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俩位勇士到达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棚沟最高处:3900米。四姑娘山上的皑皑白雪,把毕棚沟映照得更为绚丽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  戈戈与我</p> <p class="ql-block">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歌善舞的戈戈。无论到哪,都能给大家带来欢笑👍</p> <p class="ql-block">  戈戈与妹妹都富有表演天赋,各种姿势、造型精美,让人看了极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青城山的途中,经过遭受2008年8月12日八级特大地震的汶川地界。由于车速较快,山坡上“映秀镇”三个大字未能拍到,但导游给大家的讲解,让我们陷入深深地悲痛之中,令人动容,纷纷把目光投向窗外……</p><p class="ql-block"> 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用地动山摇、满目疮痍、断壁残垣、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宛如世界末日一般!然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患难与共,同心协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重新建设起了一个新汶川!让我们铭记汶川之痛, 愿岁月抚平伤痕, 永远心怀希望,前行!</p> <p class="ql-block">  来到具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享有“青城天下幽”美誉的青城山。</p><p class="ql-block">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也是天师道的祖山祖庭。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中国四大道教的名山之首。这里峰峦叠嶂,诸峰环绕,林木葱茏幽翠,远望状如城廓,故名“青城”。</p><p class="ql-block"> 青城山的古建筑群也别具一格,亭台楼阁、庙宇道观依山而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里可以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p><p class="ql-block">‌ 图三:青城山山门上的“青城山幽子规啼”这句诗是张爱萍将军草字的手笔,<span style="font-size:18px;">指青城山上幽静的环境中杜鹃鸟的啼叫声。</span>他的意境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山间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坐游船,到岸后还需乘缆车,才能上青城山。</p> <p class="ql-block">  图三:“上清宫”匾额为蒋介石手书。于民国二十九年写的,但匾额上仅写了29,未写民国。据说:动乱年代,一帮人要毀坏这块匾,一位主持用泥把匾全部糊住,幸免于难才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上清宫”始建于晋朝,现在看到的是清朝复建而成。旁边的两幅对联分别是于右任先生和冯玉祥将军的亲笔;历史感还是很强的。</p> <p class="ql-block">  图一:“天一阁”由原四川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周浩然所写。</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的最高处:老君阁。</p> <p class="ql-block">  图三:“大道无为”由原四川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周浩然所写。</p> <p class="ql-block">  因水利工程而得名的都江堰;简称“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5月,撤县设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span>民不聊生。唐朝诗人岑参有诗道:“江水初荡满,蜀人几为鱼”。当时的君主杜宇晚年将皇位让给治水有功的宰相鳌灵。建号:“开明”,开明朝代在鳌灵的带领下第一次完成了都江堰地区水利措施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到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看中了蜀地物资丰富,将蜀地攻占下来,直到秦昭襄王继位。为解除成都受水患困扰的难题,他派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为蜀郡守,临危受命的李冰与其子李二郎一起,制定出了一套专门治理岷江的方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用天然的地形和水文特性,实现了无坝引水。解决了灌溉、排沙、防洪和控流等问题。</span>他对都江堰的设计,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以及无数纵横交织的引水渠道而构成。</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仍发挥着巨大功效,灌溉滋养着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赞为“活着的水利工程”。2000年11月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年奇迹”都江堰的整个设计和兴建,真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的智慧瑰宝,造福了人类两千多年。</span>余秋雨先生曾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之中,原有一桥连接岷江两岸。日久失修而使桥毁。夏秋江水暴涨,渡客常多覆溺,即便幸而安渡,也要受渡船勒索高价。有塾师何先德,关心人民疾苦,倡议修建竹索桥并参加了具体修桥工作。可在将要完工时,竹索断毁于风雨之夜,官僚们怕何先德揭发弊端,借口是他的过失,将他杀害了。群情激愤,拥护其妻何娘子,继夫遗志,出面负责施工,终于将桥建成。人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就将建成之桥改名为“夫妻桥”,又叫“何公何母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安澜索桥虽然只是一座人行索桥,貌不惊人,可为我们服务了两千多年,仍然屹立不倒。</span>索桥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更是连接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被茅以升誉为中国五大名桥;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安澜桥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都江堰的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防洪和灌溉的重要作用。‌通过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有效地控制内江的进水量,确保水流能够顺利流入成都平原,用于灌溉大片农田。‌洪水期间,宝瓶口与飞沙堰配合,起到防洪的作用。当内江水位高过飞沙堰时,洪水会进入外江流走,减轻了成都平原的洪水压力。防止洪水灾害,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宝瓶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凿历史也颇具传奇色彩。</span>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李冰改换引水口,从玉垒山开始引流。由于没有火药,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span>采用火来灼烧岩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使其在冷水中爆裂,</span>将玉垒山炸出一个瓶装的口,后被取名为宝瓶口。这就是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离堆”是开挖宝瓶口的石块堆积成山的,现在是“离堆公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戈戈与她的农友姐妹</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鱼嘴位于岷江江心,是一个分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主要用于灌溉,而外江则用于排洪。</p><p class="ql-block"> 鱼嘴的奇妙设计就是在不同的季节和水位条件下自动调节分流比例。冬春枯水季节,它会引导约六成的江水流入内江,保证灌溉用水;而在夏秋洪水季节,则引导约六成的江水排入外江,防止灌区遭受水涝灾害。鱼嘴上的卵石也起到了固定堤坝的作用,在水流经过时,沉淀部分泥沙,减少内江淤塞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飞沙堰和宝瓶口共同构成了这一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  飞沙堰的工作原理基于水力学和地形学的巧妙结合。主要功能是泄洪和排沙。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的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会从飞沙堰溢出,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如遇特大洪水,飞沙堰会自动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从而保护灌区不受洪水侵袭。‌此外,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冰利用离心力作用,同时受妇女用竹篮盛放衣物在江边浣洗的引导,让工匠们用竹子编织成竹笼,再将石头放进去,一层一层累积铸成江坝;</span>将泥沙和卵石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p><p class="ql-block"> 飞沙堰不仅是都江堰的关键组成部分,还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冰令匠人凿制石人放置在江中,作为水位观测的标志。此外他还命人作石刻的犀牛,沉入水底。他还要求每年必修缮一次都江堰,称之为“岁修”,岁修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深淘沙,低作堰”。这就是李冰的精巧之处和治水理念,</span>展示了古代工匠对水利工程的精湛技艺和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的美,不仅在于其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灌溉系统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令这片土地充满了神秘与魅力。</p><p class="ql-block"> 图一:建在离堆上的“伏龙观”。</p><p class="ql-block"> 图四:仿古用于堆堰的竹编石筐。</p><p class="ql-block"> 图九:游览都江堰后,离开时留张影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它拥有超过3500年的建城史和2500年未变的城名。</span> 距今约4500年之前,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聚落中心,“天府之国”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11年,原名少城公园的人民公园,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旧时期几经浩劫和战争,少城公园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少城公园获得新生,次年更名为“人民公园”。成为人民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公园的茶社位于西山之上;林木葱郁、泉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岩石耸立、亭台层叠。既有厚重的历史特色,又是闹市中的清幽胜地。著名作家魏明伦先生亲自为茶园书匾“枕流茶园”。</p> <p class="ql-block">  满清没落之后,当时的宽巷子名为“兴仁胡同”,窄巷子名为“太平胡同”,井巷子为“如意胡同(明德胡同)”。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城市勘测中,据传当时的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便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条就是“井巷子”。于右任,田颂尧、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人们利用自家房屋开启了传统零售商铺,并结合老城区的深厚历史底蕴与公馆文化,使这些沿街店宅成为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商业街,其院门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漫步其间,人影攒动,酒楼茶肆喧嚷繁华,古宅戏楼古朴典雅。巷子的建筑,整体彰显古朴清旷、幽静素雅之感。</p> <p class="ql-block">  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最初名为“森威路”,后改为“春熙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取自《道德经》中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span>寓意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的盛世景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熙路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而闻名。‌‌</span></p><p class="ql-block"> 春熙路的商业繁荣始于20世纪初,如大光明美发厅、协和钟表行、亨得利钟表店等,纷纷入驻此地。如今,春熙路不仅是本地人的购物天堂,也是外地游客必访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国商业第三街”,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铜锣湾齐名。</p><p class="ql-block"> ‌ 图四:逛了春熙路,坐在奶茶店喝喝饮料,真适宜啊😊!</p> <p class="ql-block">  成都的夜景令人陶醉,霓虹灯闪烁,<span style="font-size:18px;">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五彩斑斓的灯光,共同编织出这座城市的浪漫与梦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周团长带领家人,来到著名的酒吧一条街,享受成都的夜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与蜀国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锦里古街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融合了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与武侯祠仅一墙之隔。被称为“西蜀第一街”;更是蜀汉三国活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锦里古街不仅是一个商业步行街,还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古戏台定期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展示川剧的魅力。还可以欣赏蜀绣等传统技艺表演,感受到浓郁的巴蜀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原址上兴建的博物馆;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01年2月,金沙遗址在成都市区被发现;2007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2009年1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10月,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2年11月15日,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8年10月11日,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5月18日,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2020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p><p class="ql-block"> 内有“太阳神鸟”金饰等展品。</p> <p class="ql-block">  图五,图六:成都的市树,木芙蓉。</p> <p class="ql-block">  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遵从宠妃“圣尼”信相的话,于(605~617年)开始建文殊院,称信相寺。</p><p class="ql-block"> 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年)灭佛致寺毁坏;唐大中元年(847年)后,宣宗即位修复;五代时,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入川,成都佛教庙宇均被焚毁。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尚存。 </span></p><p class="ql-block"> 康熙(1697~1706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并更名为文殊院。清同治六年(1867年),文殊院又有所扩建。经历朝历代的修复完善,文殊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修建的越来越庄严、精致!</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市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文殊院。1985年,文殊院由僧众接管,恢复传统丛林制度,将寺院管理纳入正轨。</p><p class="ql-block"> 1997年,第十七代方丈宽霖在寺内中轴线内最后修建文殊阁。 </p><p class="ql-block"> 乘地铁去文殊院😊。</p> <p class="ql-block">  “金顶高耸云霄外,宝塔屹立众山中。莲花文殊手中持,<span style="font-size:18px;">霞光耀世瑞轮转,文殊圣境定风神,</span>智慧灵光照世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首诗描述了文殊院内的景色和氛围,及内心平静安宁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红墙玉砌笼宝殿,威风凛凛象征尊。钟鼓声声撞天籁,佛法弘扬入人间。千佛香烟环殿起,众生心愿化灵愿。” 这首诗描绘了文殊院的建筑风貌和佛法弘扬的场景;香烟缭绕,众生祈愿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内寺庙深,弥勒佛像庄严正。菩萨金身熠熠著,念经声声入心灵。来此朝拜虔心愿,离开心灵日渐清。” 这首诗描述了文殊院内供奉的佛像和信徒朝拜的经历,包括庄严的佛像,熠熠生辉的金身。</p> <p class="ql-block">  “未到僧先梦,鸣钟我便来。一撑法界,万竹拥经台”。这些诗句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文殊院的壮丽景观和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文化中,猫咪被认为是唯一能允许进入佛堂的动物。它们独立和观察力强的特性也与佛教的教义相契合,使它们在寺庙中被视为守护者。传说玄奘大师曾请猫咪保护经文,进一步加深了猫咪在佛教中的神圣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寺庙中遇见猫,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征兆,因为动物能够感知到人类的善意和福报。这种信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在文殊院内遇见了猫咪😊。</p> <p class="ql-block">  旅游接近尾声,离开成都的前一晚,在具有川味的特色火锅饭店享用,边欣赏国粹文化的变脸👍!</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途有一周多,我们入住的宾馆且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入住九寨沟的宾馆,颇有藏,羌族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酒店门楼上的黄匾额完全是藏族图案,有点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古尔沟温泉山庄”的建筑呈汉族风格,内设温泉♨️,极为惬意😊!</p> <p class="ql-block">  再次入住藏族风格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  告别成都前,来到“巴国布衣”饭店享受丰盛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短短八天的行程,我们在周团长(海生同学)的精心策划,安排,组织下圆满结束啦😊!</p><p class="ql-block"> 大家领略了九寨沟、毕棚沟壮观,绝美的景色;目睹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伟大水利工程;登上青城山,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来到武侯祠,见识一代枭雄的雄才大略和果敢坚毅的性格;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了解了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走进文殊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城市的喧嚣之中,是佛教圣地,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漫步在“天府之国”的大街小巷,一派繁荣、热闹、生机勃勃、熙来攘往的盛世景像!</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看见了被大地震摧毁的四川,他们在全国人民的支持、援助下,重整河山与家园,恢复了正常、美好、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值此美篇结束之际,我特别要感谢海生同学(团长)为每次旅游辛劳的付出!他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助我美篇的制作!同时谢谢先生对我制作美篇的支持和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