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古代进士知多少

胡海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取士制度开创于隋朝,唐朝得到完善,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结束,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古代也有这种科举考试制度,公元1919年,越南阮朝结束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从此,古代科举考试取士制度退出世界历史舞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唐朝在公元907年灭亡,之后全国处于分裂时代,史称“五代十国”,十国之一的江南吴国在公元927年,将当时由江州浔阳县管辖的蒲塘场(专管征税)升为县,并以“德安”两字命名,于是,德安县开启了到目前为止已有1097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德安县古代科举考取的进士,文献上是从宋朝开始计算的,分别是:宋朝52人,元朝1人,明朝5人,清朝7人。共计65人(注:因《德安县志》上把明朝实际考取5人,错写为7人,故现今网络上查询到的都说成是67人)。从各朝考取的数量上看,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元、明、清考取的人数与宋朝考取的人数相差得太悬殊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查询得知各朝代科举录取的进士总人数也很悬殊。唐朝289年,录取进士7448人;宋朝319年,录取进士97300人;元朝98年,录取进士1139人;明朝266年,录取进士24586人;清朝267年(有7年废止期),录取进士26849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宋朝录取进士人数为各朝代的空前绝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这其中原因与宋朝治理国策有关。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行伍出身,在“陈桥兵变”中夺得皇位,他深知军权对统治者的威胁。有一次他对心腹重臣赵普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于是,宋朝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理国策。宋朝士大夫政治制度把文官的地位放到了统治层的金字塔顶上,就连军队官职都是由文人出身的人担任。德安县王韶(山万敷里畈王家人,今吴山镇山湾村),宋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后官至枢密院副使,这是一个相当于现今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宋朝在319年之中,共举办了118次科举考试,本来科举考试的制度是三年取进土一次,但宋朝的初期却是每年举办一次,后来为两年一次,直到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才实行三年一次。宋朝每次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也很多,有时一科录取500多人,而其他朝代每科录取的人数都在100至200左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元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少,是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忽必烈开始当皇帝,他注重了让少数民族人当权。元朝前期又中止科举考试43年,到元仁宗(1313年)继位时,才下诏恢复科举考试,直到元朝灭亡,一共只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而且元朝的科举考试,蒙古族人和汉族人分开考,内容也不一样,录取的人数为各一半。所以,德安县在元朝有一人考取进士也不足为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明、清两朝,德安县科举考取的进士人数都在个位数,原因与两朝廷录取的进士人数减少有关。但综合两朝全县总人口数量比较,却又让人感到有点难以理解。明朝德安县的总人口没有超过两万人,初期朱元璋统治的洪武年才六千多人。清朝却是德安县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甚至超过现今的总人口。八修《德安县志》中有一个数据记载:乾隆47年(1782年)全县总人口149016人;咸丰元年(1851年)全县总人口178484人;同治10年(1871年)全县总人口181059人。两朝这样悬殊的人口总数,考取的进士人数却在同一个水平,让人有些费解,在文献资料上也查寻不到这个令人费解的前因后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有人对江西省各县在古代考取的进士作了一个排位,德安县在全省84个县(古时)中占第54位。这个排位是根据考取进士的总人数来排的,没有考虑总人口这个因素。德安县属于人口小县,能排在“第54位”这个位置上,已是斐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从古至今,读书考试取功名的过程,被形容为“十载寒窗苦读”。其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今,学子们通过读书想取得最好的功名,又何止是“十载”与“苦读”?现今的学子,如果读到博士毕业,正常情况下要读22年。古人考取进士,要多少年?可以看一下他们一级级的考试。第一级考试为“县试”,在本县进行,由县官出题监考,考取后,再去州府参加“府试”,由知府出题判卷。县试、府试考中后统称为“童生”;童生再参加省学政在当地主持的“院试”,通过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县试、府试、院试统为初级考试,一般一年或两年举办一次,只有取得秀才身份,才能参加后面高级别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一般在秋季举行,因而乡试也叫“秋闱”,秋闱由秀才身份参加,考取的叫“举人”。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由礼部主持进行“会试”(也叫“春闱”),由举人身份参加,考取的叫“贡士”。会试完一月后,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在宋嘉祐二年(1057年)前也采取筛选,有落榜者,但从这年开试,没有淘汰的,只划分等级和名次,其功名统称为“进土”。等级名次划分为三甲,第一甲(也称鼎甲),赐“进土及第”称号,只有三人,第一名叫状元(也叫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土出身”称号;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土出身”称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古时考中进土还只是有了一个功名,只有一甲前三名才会在放榜时即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其他的中甲进士还要进行一次“朝考”。朝考由翰林院主持,考出的成绩分为一二三等。之后,翰林院根据会试、殿试、朝考成绩综合衡量,成绩优秀的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翰林院的庶吉士,不是官职,只是一个拿生活费的实习生,实习期为三年,期满后又要进行一次“散考”(散馆考试),考试优秀者(一等)才能留在翰林院授正七品的编修官职,第二等分到各部院任职,第三等分到地方上当县令,相当现今的正处级别。那些没能进入翰林院实习的进士,被统一分到候补队伍中,等官位空缺出来后才递补上去,候补期为三至五年,有的需要等待七、八年的时间才会得一个官职。有些年龄大的,如果不愿候补等待,就主动要求去任县级以下的低级官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进士初次任官职的级别,在各个朝代也有所不同,北宋大才子苏东坡,与德安王韶同一年(1057年)中进士,苏东坡中的是一甲第二名榜眼,本来是可当即任翰林院正七品的编修官职,但不幸的是,在考试期间,他母亲去世,他只好报丁忧(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满后,回到朝廷,朝廷却给他一个河南府福昌县主簿的位置,这是一个正九品的官职,相当现今的正科级。其主要原因是宋朝录取的进士太多,僧多粥少,难易安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古代读书人的梦想是能高中进士,但中了进士后,对能进翰林院又是一个梦想目标,因翰林院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等,在皇帝身边转,地位清贵,是日后官职晋升的一块很好垫脚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德安县65名进士中,考得最高名次的是明朝的赵师尹(原金湖乡四方赵家人),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一甲第三名探花,直接授官任翰林编修,可惜的是,他刚任职一年,就不幸病故。清朝进土李道生(车桥灵山李家,今车桥村曾家),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中二甲第72名,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散馆后任翰林编修。李道生的儿子李鸿逵,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二甲第12名,朝考第32名,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实习后散馆考试又排第2名,留翰林院任编修。父子俩都能中进士,又都能考入翰林院任职,令人敬佩。清朝进士张青筒(黄㛚大畈张家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二甲,按惯例,一般中二甲可入翰林,但他在朝考时忘记给所写的诗注韵,成绩被判为三等,无缘留在翰林院实习,被分到福建光泽县任知县。但时运不济,刚到任时,遇上太平军攻入福建,因光泽县无城墙,没有抵御住太平军,后被参劾免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古代进士放榜,朝廷是用黄色的纸抄写出来张贴公布的,故称金榜题名,因而,也只有进士才能享受这个荣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德安县第一个“金榜题名”的为磨溪陂溪街人刘日章,宋太宗二年(989年)登进士,历官八任,终任工部侍郎(管理工程,相当于现今的副部级别)。刘日章54岁致仕荣归故里,逝世后,王韶为其撰写墓志铭。其家族在宋朝共有八人考中进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宋朝县城内的吴元、吴宏、吴愈三亲兄弟,宋开禧元年(1205年),同一科考中进士,俩兄弟同科中进士,各朝代都有,但三兄弟同科中进士的却是罕见,创科举史上奇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德安县古代一家三代中同有中进士的,在宋朝有:磨溪的刘日章与其孙刘宏;吴山的王韶与其子王寀;高塘的骆欲与其子骆庭芝。在元朝有:金湖的赵尚忠与其孙赵师尹(明朝登进士)。在清朝有:车桥的李道生与其子李鸿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现今的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古代考进士,其难度和艰辛还要堪胜于现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三年一次的春闱(会试),是要去京城参加,尽管学子举人去京城参考,朝廷会发给他们一定的路费,但古时的交通工具陆地上只有牲畜(马、驴、牛),水上只有船。四川眉县人苏洵,于宋嘉祐元年(1056年)带领他儿子苏轼、苏辙,一同去京城(开封)参加第二年的春闱,三月从家中启程,走的是旱路,乘骑的马因过分疲累,在途中病死,后改骑驴,直到五月份才到达京城,途中跋涉两个多月。德安县距宋朝京师汴京(开封)、明清时的京师北京,路途都在迢迢千里以上,这旅途中的车马劳顿可想而知了。去参加春闱,一般都会提前赶到京城先安顿下来,在京城待考的费用也是考生的一项负担。有些家境不太好的读书人,花尽家中积蓄去参加考试,考取了还好,如果没考取,会感到无颜回家。清朝车桥李道生,10岁能文,16岁县试、府试均名列前茅。18岁院试后成秀才。21岁乡试中举人。后赴京参加春闱,没想到在京城连续参加四届都没考中。滞留十多年京城的他有点心灰意冷,打算放弃回家。但他在京城有一位叫李芝麟的恩师,却极力挽留他,要他最后再考一次,并资助他费用。于是李道生又租住在寺庙继续发奋攻读三年,终于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35岁时那年考取进士。且成绩优秀进入了翰林院任编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李道生的例子,也证明了“才智+勤奋=成功”这个人生奋斗公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2px;">八修《德安县志》上记载,明清时,德安乡试中共有58人考中举人,尽管后来只有其中12人荣登了进士,但在其余没能取得进士功名的举子中,也许有着某些客观因素耽误或阻挡了他们向最后的理想高峰冲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