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首,旅行路始于怒江

气自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几年前,我对于旅行还完全是个懵懂的小白,那时候,我去过的唯一一处远方,就是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式游览过九寨沟和黄龙。那一趟九寨沟之旅,虽然领略到了它的美,但总归还是像隔着一层纱,没能真正深入地去感受旅行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个网络社交还主要依托QQ的时代,我机缘巧合地加入了一个旅行群。在群里,大家天南海北地分享着各自的旅行见闻和计划,我就像个好奇的孩子,贪婪地吸收着这些新鲜有趣的信息。也就是在这个群里,我结识了来自北京的叶子,她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深驴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会儿的叶子已经是旅行发烧友,凭借着对旅行的热爱和那股子探索的劲头,在国内开着车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东边的海滨城市,到西边的大漠边疆;从北方的广袤草原,到南方的秀丽水乡,她的车轮印和足迹遍布了国内的大好河山。当时听她兴致勃勃地讲着旅行见闻,把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原来旅行不只有报团游还可以自由自在天马行空般地游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或许是缘分使然吧,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彼此特别投缘,三观出奇地一致,而且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越聊越觉得对方是个特别有趣、灵魂特别契合的人。我心里还挺忐忑的,毕竟自己没什么旅行经验,就是个实打实的“菜鸟”,可让我意外又感动的是,叶子一点儿都没有嫌弃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回,我们聊起了接下来想去的地方,叶子兴致勃勃地说,她特别想去云南怒江大峡谷那一片走走看看,而且她心里藏着一个终极的目标,那就是能够进入独龙江,去和独龙族的纹面女见上一面。在她的描述里,怒江大峡谷就像是一部大自然撰写的壮丽史诗,有着雄浑的山峦、奔腾的江水,还有神秘而古老的独龙族文化,那些纹面女更是承载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忆,仿佛是从岁月深处走来的传奇,她特想去探个究竟。那时进独龙江的</span>隧道<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没开通,要开车翻高黎贡山才能进入,风险很大,我是胆突突的。但架不住叶子绘声绘色描述的诱惑,心一横就跟上了她的步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心里那股子对未知的向往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怀着满满的期待,和她商量了一阵子后,决定一起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于是,在2014年12月初的时候,我们正式开启了第一次结伴而行的自由行,历时25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于叶子来说,这样的行程或许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是轻松又自在的“小菜一碟”。可对我而言,这可完全就是我的“处女游”,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一路上都在想象着即将遇到的各种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当真正置身于怒江大峡谷之中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眼前的一切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震撼、还要迷人。那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山脉,气势磅礴得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一路上,我们穿梭在各个古朴的村落之间,和热情好客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们交流互动,品尝着他们亲手做的特色美食,听他们讲述那些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跟当地人同乘小中巴,看着他们用网袋竹筐装着活鸡活鸭抬上小巴,我觉得实在是有趣接地气。我们也成功地进入了独龙江,见到了纹面女。每一个瞬间都让我觉得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的眼界一下子就被彻底打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2月20日的是傈僳族的盛大节日-阔时节,按当地的习俗,从12月10日左右每家每户陆续杀猪过节,我们入住的登梗客栈店主阿文在当地小有名气人缘颇好,被村子里一家邀请去吃年猪,相当于俺们东北银的“杀猪菜”。当时住店的客人就我们俩,阿文索性把我俩也带上去蹭吃,我们便有幸亲临泸水县鲁掌镇大坪场组农家共同感受了一下过节气氛。这是我初次认识到自由行原来可以这样深入民间,一下子爱上了这样的旅行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借阿文的光在傈僳族的盛大节日——阔时节来临之际,我们有幸获得了一次别样的体验,深入到农家,亲身感受了这个节日独特的魅力与热闹氛围,那一幕幕场景至今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抵达村子的时候,阳光正好洒落在错落有致的房屋上,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到主人家,映入眼帘的先是那别具一格的农家小院,不远处便是猪圈了。与我记忆中东北农村臭气熏天、满是泥泞猪粪的猪圈截然不同,这里的猪圈就像个“小豪宅”,地面和四壁都抹着干净的水泥,喝水的槽子和吃饭的槽子分开摆放,整个环境被打理得干干净净,丝毫不见脏乱,看得出主人家是极为讲究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一场别样的“较量”正在猪圈上演。几个身强体壮的汉子正准备把圈里的猪赶出来,那猪似乎也预感到了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竟用前蹄死死地抵住栏杆,任那三位壮汉使出浑身解数,它就是不愿走出猪栏,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最终,还是被强拉硬拽地拖到了外面的石阶上,紧接着,那尖利凄惨的叫声便传了出来,我听在耳中,心里不禁生出阵阵不忍,这叫声没持续多久便戛然而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大家便开始熟练地处理起猪来,把它拉回院子里,用开水烫、刮毛,动作十分麻利,不多会儿,一头白胖胖的白条猪就摆在案板上了,紧接着解剖、分割,一气呵成。很快,女主人和帮手们就用猪肉做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有一道是用猪身上的一块肉拌萝卜丝,那竟是生肉,也就是猪肉刺身,对我来说着实新奇又有些不敢尝试;还有切成肉片放在烤肉架上烤的,搭配着洋葱、土豆、地瓜一起烤,那滋滋冒油的样子,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再就是炖得香气四溢的猪排骨,那醇厚的香味飘散在院子里,勾得人直咽口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人家把亲戚朋友们都请了过来,足足摆了三桌呢,孩子们也在其中嬉笑玩耍,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本以为会是一场酒酣耳热的聚会,可那天大家竟都没怎么喝酒,或许是刚经历了杀猪的过程,心里都还存着几分别样的感触吧。我呢,因为目睹了杀猪的全程,心里有了阴影,对着满桌的猪肉佳肴,竟怎么也下不了嘴,尽管主人家热情地招呼着,我还是觉得有些为难。不过,朋友叶子可就不一样了,她胆子大,胃口又好,那天可算是大快朵颐了一番,据说光是烤肉就吃了三十来片,连生肉都勇敢地尝试了,让我着实佩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了这些美味的猪肉菜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那极具特色的手抓饭了。当它被端上桌时,我不禁为它精美的摆盘所折服,五颜六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仿佛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都不忍下箸去破坏这份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手抓饭”是很有特色的一道,将煮熟的米饭铺在簸箕上,搭配上烤乳猪、烧鸡肉、腊肉、各种新鲜蔬菜等,大家围坐在一起,用手抓取食物享用,边吃边聊天,充满浓浓的节日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傈僳手抓饭,颜值真高那叫一个漂亮,听说做起来很费工夫,当天亲朋们带来了各家的拿手饭,把节日烘托得五颜六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那个阔时节的日子里,我虽然没能尽情品尝所有美食,但却深深感受到了傈僳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他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每一个环节、每一道菜肴、每一张笑脸,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与传承,也让我此次的做客经历成为了一段无比珍贵且难忘的记忆,我想,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吧,它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让人久久回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或许就是从怒江自由行那时候起,我和叶子之间就有了一种别样的默契,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自然而然地成了多次结伴的旅行搭子,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歇在国内,而是从云南、广西这些充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的地方出发,一步步走出了国门。我们一起踏上了印度那片充满神秘色彩和多元文化碰撞的土地,在恒河边感受着古老宗教的神圣与庄严,穿梭在拥挤却又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市井之中的历史遗迹和独特民俗,甚至在印度的街巷品尝了当地的小吃,好在我们抵抗力强有副“铁胃钢肠”竞然全程没有拉肚子;我们也奔赴了澳洲,在那里,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绵羊像是一朵朵飘动的白云,壮丽的大堡礁在海水之下绽放着如梦如幻的色彩,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海底的童话世界;还有高加索诸国,那里有着风格迥异的古老建筑,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静谧的小镇、巍峨的雪山,处处都散发着一种别样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某种意义上来说,叶子是我旅行路上的启蒙带领者,她让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看世界的渠道,令我越走胆越肥,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旅行者,这一路走来,十年光阴,掐指一算,走过八十余国,每一段旅程都令人回味,串联起了我生命中最精彩、最难忘的时光,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种自由自在、探索未知的旅行生活,今天十年纪念日有感而发,在退休的年龄,我仿佛恢复了“青春”,没有虚度大好时光,感恩这十年来的一路同行的旅伴,有你们真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