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地标 <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窗外已是朝霞满天,给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金沙酒店披上绚丽的背景。急忙叫起老婆,来来来,当模特。</p> <p class="ql-block"> 半个月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之行,途经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兰卡威、槟城,每到一地都会在那里的地标建筑或景观打个卡,也会买一把镶有地标标识的纪念调羹。</p><p class="ql-block"> 金沙酒店是新加坡最醒目的建筑,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地理位置显要,除了酒店,还有巨大的商场,是游客必到的景点。2016年我应新加坡政府邀请来访,因公务活动繁忙,竟然没有走进金沙。这次和老婆一起自由行,当然要补偿一下。</p><p class="ql-block"> 金沙酒店价格巨贵,本打算豁出去住一天开开眼界,到顶层的无边泳池劈劈情操,没想到天天爆满,只能望楼兴叹。于是在海湾对面找了一家酒店,视野开阔,直面金沙。</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在日出之前就来到鱼尾狮公园,看太阳从金沙酒店后面钻出来的瞬间。画面中平静的水面突然荡起波澜,是因为旁边的鱼尾狮早晨七点开始喷水。</p> <p class="ql-block"> 朝阳与地标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其实鱼尾狮是新加坡更具代表性的景观,新加坡的纪念调羹就是以鱼尾狮为标识。新加坡亦称作狮城。</p> <p class="ql-block"> 让地标性建筑、标志性景观与朝阳合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虽然只有两个闵行区那么大,却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大都市。在不久前发布的2024世界城市体系排名中,新加坡列第五位。看,鱼尾狮身后是鳞次栉比的金融大厦。</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绕过海湾,去金沙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中途下了一阵大雨,雨后空气更清新。</p> <p class="ql-block"> 登上金沙酒店的楼顶观景平台,可以环顾新加坡,整个国家似乎都尽收眼底。上图是面向城市,下图是遥望马六甲海峡。</p> <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八点,金沙酒店前都有喷水灯光秀,这也是打卡地标的一项内容。</p> 吉隆坡的地标 <p class="ql-block"> 夜晚飞到吉隆坡,入住酒店,一眼就望见窗外浑身闪光的双峰塔。</p><p class="ql-block"> 这座双峰塔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花20亿马币建造的办公楼,高达452米,1998年建成时它超过美国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成为世界第一高楼,2004年被台北的101大厦超过。如今它在世界上排第十六位,但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双峰塔。</p> <p class="ql-block"> 吉隆坡的纪念调羹就是以双峰塔为标识的。</p> <p class="ql-block"> 早晨,窗外的双峰塔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又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 坐在弧形的落地窗前赏景,是这间客房的卖点。</p> <p class="ql-block"> 连接双峰的走廊距地面170米,是世界最高的“过街天桥”。</p> <p class="ql-block"> 夜晚,灯光变换不同色彩。</p> <p class="ql-block"> 登上83楼观景台时,天全黑了,还下起了大雨,玻璃上雨水星星点点,有点梦幻感。</p> <p class="ql-block"> 到了86楼,看见对面楼层办公室灯火通明。这两座楼中的一座是石油公司的办公楼,另一座是出租的写字楼,底层有巨大的商业设施。</p> 马六甲的地标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城市。它的地标是什么呢?我四处在纪念品商铺寻找纪念调羹,却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 在马六甲,荷兰红屋前的广场上总是挤满游客,一批没走又来一批。看来这里可以作为地标。</p><p class="ql-block"> 红屋是荷兰统治时期的标志,建于十七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荷兰人赶走葡萄牙人之后不久,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荷兰人曾把它作为总督官邸,是当地的行政中心。后来英国人又赶走了荷兰人,这里继续作为政府机关。尽管在英国统治时期这座建筑进行了多次翻修,但荷兰式厚砖墙和大门窗的艺术设计得以保留。这座建筑原本是白色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被改成这样的红色,故被称为红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建筑改为马六甲历史和民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紧邻荷兰红屋的是建于1753年的马六甲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两座荷兰建筑的前面,醒目地矗立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纪念柱,是两个时代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与红屋广场隔着一条小河的是华人的鸡厂街和印度人的小印度。一排破旧的沿河房子漆成五颜六色,与印度庙的色调差不多,虽然很能吸引游客,但似乎谈不上是马六甲的地标吧。</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直觉中,马六甲应该与海峡联系在一起,那里才应是马六甲的地标。</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车来到海峡清真寺,欣赏传说中的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道,沟通东西方的捷径。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三倍、巴拿马运河的五倍。对于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是“海上生命线”。</p> 兰卡威的地标 <p class="ql-block"> 在兰卡威岛乘船游览红树林时,开船的马来小伙子指着在身边飞翔的老鹰告诉我,兰卡威(Langkawi)在马来古文中就是“红褐色老鹰”的意思。他停下船让我们好好欣赏老鹰扑食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你们给老鹰喂什么食?”</p><p class="ql-block"> “鸡皮,扔在水里会浮在水面,方便老鹰抓起来。”</p><p class="ql-block"> “你为什么不喂?”</p><p class="ql-block"> “老鹰一日三餐,不能随意投喂。”</p> <p class="ql-block"> 既然“兰卡威”就是老鹰,那么这里的地标就非老鹰广场莫属了。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老鹰雕塑,展翅欲飞。</p> 槟城的地标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是槟城。买到一把纪念调羹,城市的标识竟然是一辆满街可见的三轮车。</p> <p class="ql-block"> 但这种三轮车和我们老早的那种三轮车不同,车夫坐在后面,乘客坐在前面,大概是为了方便乘客观光。</p><p class="ql-block"> 我问当地人:“你们怎么称呼这种三轮车?”</p><p class="ql-block"> “Beca(马来语,发音“白恰”)。”</p><p class="ql-block"> “英语怎么说?”</p><p class="ql-block"> “thrishaw。”</p><p class="ql-block"> 哦,对了,老上海的人力车,英语叫做rickshaw,大概有点相关吧。</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在网上发现,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客先死”。</p> <p class="ql-block"> 这个画面似乎可以让人领悟“客先死”的含义:如果撞车,一定是前面的乘客遭殃。怪不得车夫在过马路的时候要伸手示意汽车让路。</p> <p class="ql-block"> 纪念调羹上把槟城大桥也视作地标。槟城也称槟榔屿,是一个小岛,与马来半岛之间隔着一条三公里宽的海峡,槟城大桥横跨海峡,是进出槟城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 槟城乔治城的壁画街上的这幅姐弟骑车壁画是冰箱贴、T恤衫和购物袋图案的首选,知名度极高,很受游客追捧,窃以为完全可以称作槟城乔治城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堵破墙跟前,欣赏这幅很接地气的壁画,感受槟城市井生活,和快乐的小姐弟俩合个影,是槟城之行必不可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