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些天来,已经去世342年的耿精忠又在福州火了一把。据《福州晚报》报道,2024年11月,闽都文化爱好者陈光波在清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乌山摩崖石刻中体量最大的“海阔”、“天空”两处石刻时,隐约辨认出“天空”两字的右上方被錾掉的四个字的残迹为“靖南王题”,证实是清代曾掌管福建军政大权,后因造反被清廷剿灭的靖南王耿精忠所题,由此引起了新一轮考究耿精忠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 许多人了解耿精忠,是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和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里面讲叙了康熙平定吴三桂、尚之信(平南王尚可喜之子)、耿精忠三藩造反的故事。耿精忠生于1644年(顺治元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清兵入关,李自成退出北京,清朝建立。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原为明朝将领,后叛明降清,编入汉军正黄旗,并在征战中以功受封为靖南王。耿仲明去世后其子耿继茂也就是耿精忠的父亲袭爵驻广州,1660年(顺治十七年)移驻福州。1671年(康熙十年),耿继茂去世,康熙帝诏由耿精忠袭父爵,仍驻福州。当时的靖南王可谓权势滔天,是福建的军政最高首脑,手握重兵据称有十万之众,可以自行安排百官,自行决定财政收支,且不受兵部、吏部、户部的掣肘稽查,俨然一个小国之君。虽然名义上掌管福建的还有一位福建总督,也不能干预靖南王的所作所为。耿继茂嫌福建总督给他安排的王府不够宽敞,先是在晋安河畔强征了大片的农田建立占地广阔,无比奢华的耿王府,后来又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园别墅,还为他从广州带来的大象和白鹤建了象园和鹤舍。乌山摩崖石刻“海阔”的右上角刻有“康熙壬子秋八月”,证实刻于1672年,这是耿精忠承袭靖南王后的第二年,此时他年方28岁,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代。可以想见耿精忠站在乌山顶上,见南门外水波澹澹,平畴沃野,颇具海天气象,心中感慨万千,踌躇满志,遂挥毫写下了“海阔”、“天空”四字。一年后,清廷下诏撤“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再过一年(1674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蓄发恢复衣冠,很快就占领了福建全省,随后又攻入浙江和江西,1676年(康熙十五年)10月被清军击败,耿精忠遂降。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下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终年38岁。乌山摩崖石刻"天空"右上角的"靖南王题"四字应该就是在这期间被錾平的,以至其后300多年人们都不知道该石刻出自何人之手。</p> <p class="ql-block"> 漫步福州的街头巷尾,还可以找到耿精忠在福州的几处遗迹。鼓楼区城守前街原有明代侍郎黄尧复、尚书黄镐居住的两处府邸,人称大黄府、小黄府。清初耿继茂、耿精忠父子移驻福州后,福建总督安排他们居住于此,遂改称为大王府、小王府。目前只剩下大王府巷的地名。而耿继茂、耿精忠自建的耿王府,在耿精忠袭爵后改名为耿王庄,耿精忠叛清失败后被夷为平地,当地人将此地去掉“耿”字改称为王庄,民国时此地曾为福州机场。现在王庄是晋安区的一个街道(相当于乡镇级机构)。当年耿继茂、耿精忠养象的象园也是晋安区的一个街道,此地还有象园头、象园村等地名。至于他们养鹤的鹤舍,位于台江区的鹤存巷,现在正拆迁改建。而他们的花园别墅,即现在的南公园,每天人流如织,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说到耿精忠,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人物叶有挺。叶有挺字贞孚,号果庵,寿宁县犀溪乡人,生于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6岁丧父,他与刚满周岁的弟弟叶有拔都由祖母和母亲养大。幼年时勤奋好学,键户苦读,曾得到时任寿宁知县的文学家冯梦龙指点,学业猛进。1670年(康熙九年),叶有挺上京会试考中进士,其文章及德能闻名于世,人望很高。当时耿精忠已有谋反之意,一心广罗人才为其所用。有一次宴请叶有挺时,席间出一哑谜以考校叶有挺。耿精忠在院子里放一缸清水,桌子上插一根灭掉的蜡烛,摆上十八碗酒。叶有挺说:“我知道你的想法,现在天下已定,我不会支持你。”耿精忠问:“一个哑谜而已,你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叶有挺遂推倒水缸倒掉清水,点燃蜡烛,象征性地喝完十八碗酒。原来这个谜底是反清、复明,连吞十八省(当时清朝设十八个省)。耿精忠看到叶有挺识破他的心思,愈加喜欢这个人才。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尚待考证,但1674年耿精忠起兵后确实派人召之为官,叶有挺坚决不从,躲藏在寿宁老家北浦村溪头后坑旧时读书的茅舍中(即龙潭书斋)。耿精忠继续派人四处查找,叶有挺只得连夜走小路潜逃至浙江省松阳县卯山其家族的祖源地。此时耿精忠的叛军已攻占浙江,叶有挺身处陌生之地,又被叛军抓住,叶有挺以绝食抗争,七日七夜粒米未进,看守的士兵动了恻隐之心将他释放。叶有挺再次躲入卯山中,毁容改名。过不久耿精忠的叛军又发现了他的踪迹,派兵包围了卯山,勒令他出山,并强行任命他为处州(今为浙江省丽水市)刺史,叶有挺在叛军环视中含泪拜别母亲,以忠孝不能两全坚持绝食抗争,终在1675年2月20日以身殉节,享年57岁。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翰林院讲官杨振起将其事迹申报朝廷后,奉旨崇祀乡贤祠。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编撰的《寿宁县志》有记载:“甲寅之变,伪逼受职不从,守节以没。康熙二十二年公举崇祀乡贤,洵允光俎豆云(此句可翻译为:确定允许以高档的祭器祭祀)。” 1691年(康熙三十年)建宁府知府张琦旌匾叶有挺“忠孝克全”。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编撰的《福宁府志》也有记载叶有挺事迹。1807年(嘉庆十二年)诰命持旨追封叶有挺玄孙七品恩骑尉,世袭罔替。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五史·12》、《清史列传》均有收“叶有挺传”。</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三百多年过去,往事如烟。耿精忠德不配位,志大才疏,虽有“海阔天空”之志,终成南柯一梦;而叶有挺,与其同科中进士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诗人孟亮揆撰联尤为贴切:</p><p class="ql-block"> 磊落多奇才,杏苑看花成进士;</p><p class="ql-block"> 从容就大义,薇山尽节旧名臣。</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