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笋形陶水盂。主要功能是用于盛水,它的设计巧妙,形状像一支横卧的竹笋,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细密的筋脉清晰可见,根部还有虫蛀的痕迹,这些细节都使得它看起来栩栩如生。使用时,将笋直立,水就会从小孔中不断地流出。</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豇豆红釉锥刻团花螭龙纹太白尊:豇豆红釉是康熙时期红釉中最名贵的品种,由于铜红釉的敏感性和易变性,烧成难度很大,因此只由官窑少量生产,仅供宫廷使用。</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素三彩虎皮斑纹碗 :是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制的一种瓷器,因其独特的虎皮斑纹而得名。这种纹饰模仿虎皮的斑纹,通常以黄、绿、紫三色釉间隔混杂点染于器身,烧制过程中经自然晕散形成不规则的、似虎皮状的斑片。</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仿钧窑红釉海棠式觚。雍正皇帝对瓷器的烧造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鼓励工匠们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釉料,从而推动了瓷器艺术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嵌珐琅转鸟开荷花缸:不仅具有计时的功能,还融合了音乐和机械活动装置,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生动的动态场景。这类作品通常由清宫造办处制作,是乾隆时期宫廷钟表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黄釉描金双牺耳瓷尊:黄釉牺耳尊从乾隆年间便被钦定为祭祀用瓷器,专门用于天坛的正位祭祀。</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珊瑚红釉菊瓣瓷盘:乾隆时期的珊瑚红釉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它来装饰器耳,显示出华丽高雅的宫廷艺术气象。这类瓷盘往往还带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或其他装饰性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粉彩松鼠纹四方瓶:瓶身上绘制有生动的松鼠和葡萄图案,寓意“松鼠葡萄”,象征着丰收和长寿,是一件珍贵的瓷器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御赐“和硕智亲王宝”金印:金印是嘉庆皇帝赐予其子旻宁(后来的道光帝)的象征性物品。在清朝的封爵等级中,和硕亲王是第一等级的爵位,通常只有皇子、皇兄弟才能获得这种荣誉。这枚金印不仅是旻宁地位的象征,也是清王朝册封制度的重要体现。</p> <p class="ql-block">仿金釉法轮[乾隆]+仿金釉法轮 [嘉庆]~这些瓷器不仅在造型上标新立异,而且在制作上追求形肖逼真,成为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p> <p class="ql-block">乾隆·掐丝珐琅兽面纹匜: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工艺品。它的制作过程包括在金属胎上用细金属丝掐出图案轮廓,然后在凹陷的部分填充珐琅釉料,经过多次烧制和打磨,最终形成色彩斑斓、光泽亮丽的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掐丝珐琅兽面纹四足炉:仿青铜器造型,铜胎镀金,大部分填蓝色珐琅釉为地。</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掐丝珐琅龙纹尊,一铜镀金龙攀附于尊颈。通体施蓝色珐琅轴为地,主题掐丝宝蓝色万寿纹。</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掐丝珐琅麒麟香炉: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之兽,代表着仁慈和吉祥。</p> <p class="ql-block">清·掐丝珐琅象尊 一对:象上所驮的人物中,一人似佛,另一人似天王,佛的手势为双手合十,袍服掐丝深蓝地勾莲纹;天王身披盔甲,填深蓝色和绿色珐琅釉,左手置于胸前,右手上举,掌心穿孔,原应持有某物,现已遗失。</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铜鎏金掐丝法琅兽面纹壁瓶~仿青铜尊造型,整器扁平,颈部饰蕉叶纹,内填绿色珐琅釉,掐丝兽面纹。</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掐丝珐琅锦鸡一对:乾隆皇帝对金属胎珐琅器有着特别的偏爱,这促进了掐丝珐琅器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清中期·掐丝珐琅黑漆九桃座屏</p> <p class="ql-block">清·铜镀金亭子人物敲钟。明末清初,随着欧洲传教士的到来,由欧洲人发明的现代机械钟表被带到了中国。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万历皇帝进献了两座自鸣钟,在当时的官廷内引起了轰动。</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铜镀金嵌彩料石人敲时乐钟。至十七世纪,清康熙帝倾慕欧洲的科学技术,收集了许多西洋的科学仪器和各类时钟。当时,来华的欧洲传教士都把西洋钟表当作礼物献给中国皇帝或王公大臣以求得支持,西洋钟表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铜镀金嵌珐琅人敲时乐钟(广东造)受此影响,清政府设置了做钟处,广州、苏州等地亦纷纷模仿西洋钟或创新制造机械钟表。</p> <p class="ql-block">清·白石座铜镀金自动交换时刻钟(广东造)随着16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机械钟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经过澳门传至广州,并逐渐受到清朝皇室的喜爱。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还具备水法变幻、敲打乐器等复杂精巧的“机关”,深受清朝皇室的青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