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月初,曾参加一个在福建霞浦的活动,尤其是能够和文学巨匠莫言近距离、面对面,实属不易。时隔多日,才能静下心来细致回味和记忆那几天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大 海</p><p class="ql-block"> 有了组委会的苦心,得以又一次来到了海边。霞浦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隔海相望茫茫一片的就是所谓的“凤梨”。</p><p class="ql-block"> 有次晚上睡不着觉,突然就算起来自己见过大海的次数,很吃惊,居然有二十余次之多。作为一个在太行山东麓平原出生、长大和工作的内陆人,这个数字委实不算小。于是便想把这个次数算准确,开始上古烁今的追溯起来,这一折腾,更睡不着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来到海边,能一个人找一块儿岛礁,面向大海,静静的坐上半天,让浮躁的心好好的沉浸下来,那就是一次奢侈的享受。坐下来的那一刻,眼前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拍岸,刹那间,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和你无关了,你的心立马就会平静下来。思绪也许是天马行空,也可能是长久的混混沌沌。面对苍茫的云海间,你会感觉人类实在是太过渺小,你还会很有种时光穿越、人世沧桑的感觉,还会有无数的人、事和场景在眼前飘来过去,最后不知所踪。</p><p class="ql-block"> 大海有种魔力,你好像在她控制的一种磁场里,一动不动的坐上半天,痴迷发呆的看着波浪一遍又一遍的冲刷着海岸,仿佛在冲刷你的脑海和心灵。你会慢慢想通一些事,看淡一些事,忘却一些事,而浑然不觉时光流逝。这是你面对山河江湖时所没有的深深折服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她的广袤,也许是源于她的胸怀和格局。</p><p class="ql-block"> 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但面向天空时,除了沉醉于她的湛蓝和深邃,却始终找不到那种忘我、沉浸的感觉。那片遥远、神秘的未知领域可能是留给甘德、石申、伽利略和哈勃之类一众超凡脱俗的人类,他们或许能从这缥缈空虚的无垠无际里,看到与众不同的深奥。而大海是留给我们这些常人的,反复咆哮、荡涤的海浪,盘旋、鸣叫的海鸥,仿佛在召唤我们,提醒我们,这才是人世间,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世上万物都如流水浮云,只有她,亘古如此,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古人曾留下众多鸿篇巨著,来描写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但描写大海的却寥若星辰。得益于早年为统一中国夙愿的南征北战,曹孟德成为了历代罕有的见过大海的帝王,《观沧海》喷簿而出,成为了那其中最亮、最稀有的一颗。李白一生遍游中国山河湖川,在《将进酒》中无限畅想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他可能最远就到过庐山,对于大海他可能只有臆想就没有概念。杜甫一生只游走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曾经登高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可能最远也就到了泰山。最奇怪的是影响千年世界文坛的苏轼曾被贬到海南儋州,他一定是要渡海过去的,但他无数流传后世的名篇里甚至没有大海里的“一滴水”。所以我们也无法想象王勃和范仲淹若面对夕阳西下的大海和海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会有怎样的描述变化,我们只能庆幸,即是一个凡夫俗子,生在当世,我们也能毫不费力的游走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欣赏到这个星球上最远最美的风景,可能的是,面对大海,我们常常会有“欲辨已忘言”的苦恼。</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因为要紧急赶往沪地,独坐岛礁的奢侈只能寄望于下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