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2024

飒风

<p class="ql-block">Goodbye 2024</p><p class="ql-block"> 飒风</p><p class="ql-block"> 2024 年的冬季,少了几分凛冽的寒意,然而这份暖意却似在经济的舞台上投射出了一些虚幻的光影,让我们误以为一切都能安然存续,所有的现状皆可维系。这一年,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如同一记轻锤,敲打着人们对衰老与未来规划的认知;人口红利的显著退潮,亦如潮水渐次回落,裸露出经济结构变迁的滩涂,降薪、裁员、不好找工作越来越近。与此同时,货币放水之声不绝于耳,10 年期国债利率跌破 1.8%,人民币汇率来到7.3,这些现象对于经济学的研习者而言,无疑是经济不佳的信号。可认知易,行动难,究竟何种举措方能将经济从泥沼中有力拽出,我们依然在迷茫中摸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放眼全球,相关问题普遍存在。老美川普的再次上台,恰似其国内问题矛盾重重的一个反映,彰显出灯塔国也亟待一场深刻变革来化解积弊;阿根廷米莱的激进举措虽掀起一时波澜,但其“小政府、大市场”的药方能否普适,尚待时间检验。毕竟,在存量经济的格局下,增量扩张时的畅顺已不复存在,边际递减效,流动性陷阱应如影随形,而若贸然抽离现有刺激措施,引发的阵痛恐将超乎想象,绝非阿根廷这般规模的经济体所能轻易承受。于是,各国纷纷选择将现有刺激政策的剂量加到极限,冀希望能撑到经济回升的下一个拐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只是,这般“猛药强攻”的策略真能顺遂人愿吗?外拓型经济模式,往昔在规模扩张、全球竞争之际尽显锋芒,然一旦遭遇外部环境,保护主义的逆风,便极易成为产能过剩反噬自身。此刻急需激活消费引擎,提升消费者意愿与收入水平,特别是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不可或缺,而这在当前总体利润渐趋微薄、外部拓展受阻的情境下,唯有通过存量利益的重新调配方能达成。当下,不少企业处境艰难,高成本与低需求的双重枷锁使其即便有资金驰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扩产意愿低迷;消费者因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信心不足,消费意愿持续低落,更倾向于储蓄,内需仿若渐冻,市场活力暂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房地产市场在保卫战中昔日的荣光不再,库存高企,尽管政策暖风频吹,购房者却依旧驻足观望,持币待购。股市亦尚未能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反而波谲云诡,投资者信心不足。实体经济更是在重重压力下负重前行,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仍不强,特别是科技数的创新,前行之路举步维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值此之际,或许是时候重新深度审视分蛋糕的模式了。不能总是寄望于强烈的刺激政策来解燃眉之急,而应从根基处探寻突破之道。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犹如播撒希望的种子,为未来的繁荣奠基;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增强民众对未来的信心,驱散笼罩在消费与投资上空的阴霾。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打破当下市场渐冻与冰封的格局,使经济重新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然此路漫漫,注定布满荆棘,且留待 2025 年乃至未来去探索与攻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 年 12 月 22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