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古园林众多的上海,古华公园并非名声显赫,却也是奉贤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古华公园由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为主设计师,构思独特,小桥流水间亭、台、楼、阁密布,花草树木相缀,具有明显的清明建筑风格特色,给人以古朴典雅、清静、舒适、完整的优美形象。</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古华园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古园林。它是在1984年才建成开放的。然而奉贤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曾经是华亭府的属地。所以人们在这里修建有地标和象征意义的园林时,理所当然地把它命名为“古华园”。</p><p class="ql-block">去年的12月初,我曾来到古华园。回看那时做的美篇,银杏已经一片黄灿灿,但枫叶还没到观赏最佳期。今天正好有空,决定再来看一看它那灿丽的秋色。</p> <p class="ql-block">因为不是第一次来,有熟门熟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古华园是一个多桥的园林。进门就是一座桥,叫步云桥。</p> <p class="ql-block">进门就是个建筑群。样子古朴,但一看就知道是后来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许多地方都有新建的“古迹”,古华园倒并不想作假,明确的告知是1984年才开始建的。门洞之内看到了又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不过我入内之后,并没有过桥,而是沿着湖边的东侧走,这里有不少漂亮的枫树。</p> <p class="ql-block">路的左边是公园里的一个湖,叫东湖。湖的边上有一个亭子,也许就叫揽胜亭。</p> <p class="ql-block">这棵枫树显出一种黄灿灿的颜色,也挺可爱。</p> <p class="ql-block">当然色彩越浓郁、层次越丰富更受人欢迎。</p> <p class="ql-block">湖的对面也有一个亭子,这里是个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往北面看,有一座桥横跨东湖。桥上建有两个亭子,所以这座桥就叫双亭桥。</p> <p class="ql-block">枫树已经一片红色,但松柏类的植物还是一片葱绿,柳树还没有完全变黄。</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枫树,也有各种品种。看到了红色的、黄色的,这一棵还有点黄绿相间。</p> <p class="ql-block">桥边的几棵杉树已经透着棕黄色。</p> <p class="ql-block">走到了熟悉的双亭桥边。可以继续沿着东湖往前,也可以过桥。过桥的诱惑还是大一点。</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我就来到了东湖的西岸。</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公园里的红枫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枫叶色彩应该是最佳的。</p> <p class="ql-block">在枫叶林里仰望天,叶子的色彩有一种透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换了个方向看双亭桥,这个景真是美极啦。</p> <p class="ql-block">我现在已经处在公园的最中央,四周全部围绕着水,也可以说是公园里最大的一个岛。这里有个很大的群众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核心的建筑就是大戏台。看起来戏台是上不去的,但周围的风景确实让人看着舒心。</p> <p class="ql-block">戏台的一侧是一位二胡演奏家的塑像孙文明,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人物,但30多岁就去世,非常可惜啊。</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有一段巨大的硅化木,据说是来自印尼的巴厘岛。这段木头大得不可想象,因何缘故又落户在古华园,想起来也不同寻常。</p> <p class="ql-block">戏台边上这个黄色的枫叶够亮眼的。</p> <p class="ql-block">围着戏台,植物的布局也够精致。</p> <p class="ql-block">这种枫树严格地说叫鸡爪槭,树叶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鸡爪啊。</p> <p class="ql-block">边上还有个水塘,塘边有假山石,游人可以踩着石头过水面。</p> <p class="ql-block">这块地方真的非常幽静。</p> <p class="ql-block">大戏台这一块真的有非常大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虽然银杏叶已经落得差不多,总算还有一点。</p> <p class="ql-block">铺在地上的黄叶也是一种景色。</p> <p class="ql-block">从岛上走出去肯定是要过桥的,朝东望去有一座泽秀桥。</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我循着颜色指引的方向,来到了见山桥边,这里的杉树很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沿着游船码头走,见到了古华园内的另一个主要园林“秋水园”。这里的石头围栏做得非常考究。</p> <p class="ql-block">秋水园位于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这里是南面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奉贤历史上的秋水园在今庄行镇境内,由清代张绣仪、张彬仪兄弟所建。现在园中建有超然堂、伴月亭、听流亭、涵碧轩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由回廊环连,妙趣横生。庭院中挖有水池,饰以太湖石,流水潺潺,将山涧之趣引入“咫尺天地”。</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超然亭,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是一处修生养性、读书学习的“道德讲堂”。</p> <p class="ql-block">我从北面的接秀桥进入秋水园,它的南面是号称“南塘第一桥”的古桥。南塘第一桥原位于南桥塘东头,故称南塘第一桥。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为当时南桥一景,1983年迁建于古华园超然堂前。</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座南塘第一桥上再拍摄一下秋水园(一侧),稍远处还能见到山岗上的望海亭。</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座第一桥,其实就到了古华园的南入口。顺便走到大门口拍了这个照壁。</p> <p class="ql-block">南入口处的风景也是非常美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主要景观叫“品亭曲桥”。这座桥上建有三座凉亭,“水香亭”、“水绿亭”和“水明亭”。由于这个曲桥有十多曲,三亭又呈“品”字形布局,故被形象地称为“品亭曲桥”。</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多桥的公园也不少,然而像古华园多达22座桥的公园,并不多见。而且古华园的桥大都是奉贤当地本乡本土搬迁过来,因而更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慢慢地赏着景。</p> <p class="ql-block">在桥面上走走停停。</p> <p class="ql-block">朝北面望去就是刚刚玩过的秋水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值得留恋徘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平台侧面有五个龙头,叫“五龙壁泉”,想起来也有喷水的时候吧。一枝红枫,如横空出世。</p> <p class="ql-block">离开它,我要继续往北而去。古华园的西湖看起来也很开阔。</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座桥叫启秀桥。</p> <p class="ql-block">拐个弯,这里是飞虹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古华园的又一个景区“三女岗”,我面前的白墙建筑是“三女祠”。</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以春秋时吴越争霸为背景,讲述当年吴王骄奢淫逸,被越王勾践灭国后三个女儿的悲惨命运。</p> <p class="ql-block">祠中有一些仿古场景的蜡像。</p> <p class="ql-block">三女祠前的小云台桥。小云台桥、飞虹桥和启秀桥曾经都是奉贤地区的老桥;这些古桥原来有的已经年久失修,有的早被遗弃,现在搬迁来公园,便成了古迹保护的最好选择。</p> <p class="ql-block">三女祠的外观显得很贞洁,但真正的生活实际呢?</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古诗:“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里的高大树冠倒像一把彩色的伞。</p> <p class="ql-block">“三女冈”听起来像个小山,其实东西长不到30米,高约15米,南北筑有蹬道可登临而上。</p> <p class="ql-block">岗上有石凳石桌,往下可以看到小云台桥。</p> <p class="ql-block">不费很大的劲就登上了顶,上面是座望海阁。可惜门是关闭的,不然可以登高望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围着阁底走一圈,上山的路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虽然最多只算一个小山坡,但景致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小小一方土上安置了各种植物,有色彩也有层次,这也让人感觉到造园者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玩过三女岗,重新又走了一次见山桥,现在到了泽秀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公园的南风园,主要景点是“东海亭”。这座亭子和宋朝人张弼有关。</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银杏树大多还有一点树叶。</p> <p class="ql-block">这块地方之所以叫南风园,是因为这里有一些南方的树,比如椰树。</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又见到桥了,这座桥叫迎春桥。</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公园的北门。北门外没有特别的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门就是个观景广场,面对着“假山瀑布”。只是这个景点朝北,在明亮的阳光下是拍不出什么东西的。</p> <p class="ql-block">大门口的长廊下有老人在晒太阳,前面又是一座小桥,叫余庆桥。</p> <p class="ql-block">再往东走就是古华苑的又一个景区晚晴园。</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古树化石增添了这座园中园的古意。</p> <p class="ql-block">地上铺满了黄叶,但道路上也多了一点阳光。</p> <p class="ql-block">“晚晴园”,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意,园内建有阅耕楼、菊石楼、饮香亭等建筑,创意均来自奉贤历代的名园,是一座集奉贤历代园林精华的仿古私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晚清园的主楼“耕读楼”。耕读楼是一座两层高楼,朱栏红花窗,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更有奇花异木、玲珑奇石、假山鱼池,尽显江南园林风韵。</p> <p class="ql-block">亭子也各显风采,有圆亭也有角亭。</p> <p class="ql-block">这些连成一片的仿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古典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园林的一角,金灿灿的黄叶落在瓦片上,铺在泥土上。</p> <p class="ql-block">晚晴园外东西南三面环水,看完园内的景,再看外边的水,也是另一种视觉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座三曲桥,通往湖中的小岛“三杉岛”。</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晚清园继续往前,前方是继芳桥,另一座很有规模的多孔桥。</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来到古华园的东面,隔着水面可以看到晚晴园的沿河一侧。</p> <p class="ql-block">三杉岛上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堤岸有个名字叫“柳堤春晓”,因为堤上种植着许多杨柳。亭子边的桥是枫亭桥。</p> <p class="ql-block">我从东南入口进入公园,在公园内基本已经走了一圈,现在只留下最南面的一段。我站在枫亭桥上,又一次拍了双亭桥和美丽的双亭。</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另一个游船码头,石头的栏杆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聚秀桥,过了这座桥又回到了大舞台的这一块。</p> <p class="ql-block">路的左手边有一个景点“兴园”,以前进去过,但这次好像关闭了。</p> <p class="ql-block">前方的这座福寿桥非常有特色,桥柱顶上全是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到了南大门了,今天我准备从这个门离开公园。</p> <p class="ql-block">已经饱览了公园的景色。这么好的公园,人还不是很多,体验感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隔着公园的外墙,忍不住还要朝公园里回望。里面的这块地方不就是公园的兴园吗?左边的船舫我还记得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叫“贤苑”的地方,我在里面拍了一张照。</p> <p class="ql-block">在人行道上拍一下公园的围墙。</p> <p class="ql-block">这张导览图在我做美篇时帮了大忙,就一并放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