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杭坞山环线</p><p class="ql-block">杭坞山(又名柯坞山、坑坞山),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北部店口、次坞、姚江三镇交界处,主峰海拔583.8米,位于店口镇侠父村长澜自然村。其为龙门山脉之延伸,崛起于诸暨萧山两市(区)接壤处,也为诸暨北出之屏障。杭坞山主体部分面积40平坞方千米,支峰部分面积10平方千米,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 </p><p class="ql-block">该山名很有特色,大概是历史悠久的缘故,还有其它别名:如坑坞山、柯坞山、可恶山、航乌山…</p><p class="ql-block">徒步全程12.24公里,累计爬升600米,耗时四小时二十五分钟。</p><p class="ql-block">注:当天空气质量为93,良,能见度不太好。</p><p class="ql-block">该线路为环线,侠义村头为始发点与终点。</p> <p class="ql-block">农家说,这是“小院”。</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旅游导图。</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特色的门牌标志。</p> <p class="ql-block">昨天。</p> <p class="ql-block">进山了!</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钻”竹林。</p><p class="ql-block">领队现场解释,“没想到竹林长得那么快,以前的小路已全部被新长出来的覆盖。”</p> <p class="ql-block">农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老宅子。</p> <p class="ql-block">非常“奢侈”,居然用那么好的门装饰旧宅。</p> <p class="ql-block">豪华的文体活动室。</p> <p class="ql-block">新旧对比。</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沿山路一路爬升,基本上都是非常原始的土路及长满青苔的石阶路,可以说是纯大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抵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下山仍是原始的土路,山风徐徐,走起来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上山运输,仍靠骡马。</p> <p class="ql-block">远眺一下。</p> <p class="ql-block">路经此次,队友询问,为何一直不像鸟的声音在播放?</p><p class="ql-block">环顾四周,看到稻草人和圈养的鸡,答曰“估计是防老鹰的吧?”。</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寺庙处。开始下山,一路台阶,膝盖受罪,有时不得不走到石阶下。</p> <p class="ql-block">弃用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杭坞山的人文历史也十分丰富。据《越绝书》记载:“杭坞者,勾践航也。”由于当时的船皆为木制,“杭”就是“航”的意思,“坞”则为泊船之坞,说明杭坞山曾经是春秋时期古越国的生息之地。</p><p class="ql-block">此房为清代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宣侠父是首个被黄埔军校开除的学生,1938年遭到暗杀,13年后才被揭露。</p><p class="ql-block">侠父村:纪念革命烈士宣侠父的小村庄在浙江诸暨店口镇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叫侠父村。这个名字听起来很豪气,也很有故事。它是为了纪念一位革命烈士宣侠父而命名的。宣侠父是黄埔军校早期的名人,他的故事充满了英勇和牺牲,他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生命却因为蒋介石的嫉妒而被终结。</p><p class="ql-block">宣侠父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清末时期的拔贡生。他从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曾经还充当“枪手”替别人中过举。他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以实业救国。因此,他考入了浙江省立特种水产学院学习渔捞科学,并获得政府的奖学金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宣侠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被这个思想深深吸引,认为中国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革命。于是,他开始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p><p class="ql-block">然而,宣侠父的革命行为却引起了浙江水产学校的不满,导致他的留学经费被停止。他只好放弃学业,回国继续投身革命。1923年,宣侠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组织派遣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在军校表现出色,被誉为“黄埔怪杰”。他勇于言辞,敢于据理力争,甚至面对校长蒋介石也毫不退缩。然而,在校内成立国民党支部的问题上,宣侠父与蒋介石产生了分歧。宣侠父公开反对,并写了报告递交给蒋介石。蒋介石因此怒不可遏,将宣侠父开除出校。宣侠父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了离开。</p><p class="ql-block">这一事件让他成为黄埔军校唯一一个被开除的学生,但也证明了他的坚定和勇敢。之后,宣侠父先在李大钊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经李大钊的推荐前往冯玉祥部做宣传工作,他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了广大的西北地区。冯玉祥非常赞赏宣侠父的能力,称赞他的口才能媲美两百门大炮。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接连背叛革命的年代,宣侠父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离开了西北地区,选择进入西北军做兵运工作。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创办了统战刊物,为红军在西北地区争取了更多的支持。</p><p class="ql-block">他还自己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用自己的笔杆子与反动派斗争。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宣侠父被调到西安协助周恩来开展工作。在西安,宣侠父与黄埔同期同学、驻守西北的国民军高级将领胡宗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胡宗南多次邀请宣侠父去部队中做演讲,给予他面子。宣侠父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许多国民党高官保持联系,多次公开宣扬共产党的思想。这引起了蒋介石的忌惮,他下令制裁宣侠父。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被军统特务秘密杀害。</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一开始被隐瞒,直到13年后才被揭露。宣侠父的牺牲是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他的坚定和勇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然而,他的故事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政治的残酷。蒋介石的嫉妒和恶意导致了宣侠父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看着那么好的村民住寨,答案就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诸暨市还是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首批教育强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p><p class="ql-block">诸暨市历史</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诸暨地区属于越国,是越国的古都之一。越王曾在此建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22年(秦王政25年),设立了“诸暨县”,隶属于会稽郡。</p><p class="ql-block">唐光启年间,诸暨县改名为暨阳县。</p><p class="ql-block">公元908年(五代梁开平2年),暨阳县恢复为诸暨县。</p><p class="ql-block">公元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诸暨县升格为诸暨州。</p><p class="ql-block">公元1369年(明洪武2年),诸暨州改为诸暨县。</p><p class="ql-block">1989年9月27日,诸暨县撤销,改设诸暨市,归绍兴市代管。</p><p class="ql-block">诸暨市部分历史古迹</p><p class="ql-block">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是一处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宗族建筑群。现存民居建筑多为清代所建,共有十四处之多。代表性建筑包括斯盛居、发祥居、华国公别墅等。</p><p class="ql-block">文字大部来自网络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