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2-13</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三线建设的实施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跨越了三个五年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span></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中的“三线”指的是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这些地区被称为“大三线”,而一、二线地区的腹地则被称为“小三线”。</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为了加强国防备战,中共中央决定将工业重心从沿海和边疆地区向内地转移,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市卫星图:市区由几个分散的区块组成</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期间攀枝花从几个小村庄开始建设,现在成为地级城市。因为是山区,攀枝花市由多个分散的山城区块构成,城市建设不集中,从卫星图中就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 攀枝花市是一个移民城市,城市建设从60年代开始,相当不错,当地居住着全国各地的建设移民以及后代。攀枝花日照时间长,冬暖夏凉是一个旅游、度假、养老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题字:“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的实施对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生产力布局,还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三线建设过程中,数百万名干部、官兵、知识分子和工人从东北及沿海地区迁入中西部地区,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钒钛磁铁矿”</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树:攀枝花~中国第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当时国际形势复杂、严峻</p> <p class="ql-block">一线、二线、三线区域规划图</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图</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者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1964年启动三线建设</p> <p class="ql-block">当时中央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讲解</p> <p class="ql-block">建设工程地点、名称、代码…</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p> <p class="ql-block">当时生产场景</p> <p class="ql-block">生产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时期铁路线建造场景</p> <p class="ql-block">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调到全国数百万建设大军</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劳动之星荣誉墙</p> <p class="ql-block">荣誉墙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全国建设大军汇集</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艰苦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工作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开采的铜镍矿标本</p> <p class="ql-block">当年学习用的毛泽东著作和选集…</p> <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八省一四调整改造投资情况表</p> <p class="ql-block">以攀枝花命名的军舰模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导游讲解视频</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筑房顶</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三线建的详细资料 </p> <p class="ql-block"> 1960年,苏联撤走了在中国支援的1390名专家,撕毁了两国签订的13项协议书,以及300多个合同、200多个科学合作项目。也就是说,苏联对华的支援结束。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援助的突然结束,导致中国许多项目无果而终,损失惨重。不仅如此,苏联还要求中国偿还抗美援朝战争中对苏联的贷款和利息。</p><p class="ql-block"> 到了60年代末期,中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了。苏联在中苏边界屯兵百万,并将全国四分之一的火箭部队和空军力量集中在中苏、中蒙边界。从1969年到1978年的10年间,中苏边界的冲突多达6000多次。苏联还宣称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破坏中国研究核武器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在外交上,苏联和蒙古、印度、越南 、阿富汗等国签订双边条约,并试图和东南亚国家建立一个军事联盟以封锁、孤立中国。中国也展开了反击,支持巴基斯坦、柬埔寨、阿富汗等国的对苏联势力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自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的产业就位于东部地区,受到海上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自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的主要工业布局都位于东部地区,甚至都集中在东北地区。第一个五年计划共投资了156个项目,其中东北就占据了56个。所有的大型项目共投资196亿元,而东北就占据了44.3%,几乎是半壁江山。此后,东北成为了中国的重工业基地。</p><p class="ql-block"> 但东北直接和苏联接壤,受到苏联的威胁是很大的。一旦中苏爆发战争,东北的经济将遭到空前的浩劫,中国的重工业基础也将遭遇重创。不仅是东北,就是华北、西北都直接面临苏联的威胁。当然,美国的在日本、韩国等地岛链的海军也严重威胁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封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势必要将大量的产业迁徙到西部。1964年,三线建设正式开始。从1964年到1971年,沿海有380个项目迁徙到了三线地区,该时期的重点建设地区是中国战略腹地的大西南。1971年到1975年间,三线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豫西、湘西和鄂西。</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战略需要,三线建设的项目大多数都是国防和钢铁相关的产业。整个三线建设期间,西部地区建设了800多个国防单位,总投资270亿元,其生产能力占据了全国国防工业的一半。三线建设后,四川和陕西成为了西部的核武器科研生产基地、重庆则成为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体系;酒泉、西昌则成为了航天发射基地。</p><p class="ql-block"> 在基础工业方面,通过三线建设,西部的机械、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发展了起来,攀枝花、酒泉、重庆、六盘水、渭北等地区成为了重要的钢铁、煤炭生产基地。电力方面,刘家峡、八盘峡、葛洲坝、乌江渡等一大批水电站建成,为工业提供了电力;四川、陕西等地还建成了汽车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 交通方面,建成了成昆、川黔、贵昆、襄黔、襄渝、青藏(西格段)、焦柳等十多条跨省铁路主干线和数条省内铁路。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地区的铁路里程增加了8000多公里,占全国的比例从19%增长到了35%。新建设的公路里程为22万公里,占据全国同期的55%。</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至少从两个方面改变了中国。</p><p class="ql-block"> 一,就是巩固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大量的国防企业西迁,有助于增强中国大后方的军事保障力量。</p><p class="ql-block"> 二、是改善了经济的地域分布,缩小了贫富差距。以前,全国的主要产业都位于东部,西部地区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三线建设后,西部地区的工业崛起,平衡了全国的产业分布,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1980年后,三线建设结束,改革开放开始,全国的经济建设重点就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三线建设期间留下的工业基础依然在推动西部地区继续发展。就比如说贵州,少有的拿得出手的几个产业,例如航天、航空等,都是在三线建设期间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广场</p> <p class="ql-block">退役兵器室外展览区</p> <p class="ql-block">60年代的三线建设是艰苦的、伟大的、有时代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2024-12-22攀枝花的天气预报:暖和!</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