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秋中亚五国游

嘉岐

<b>202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跟旅游团去了中亚五国,分别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但照片一直放在电脑,最近才有空整理。中亚五国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先后独立的伊斯兰国家,虽然名义上都是民选总统制,也只不过是将广场及街头的列宁雕像换成现任总统雕像,都不同程度继承着前苏联体制的东西,如独裁集权制,个人崇拜,腐败与贫穷等,好在基本上都还实行全民医疗免费及高中以下基础教育免费。</b><div><b><br> 一、塔吉克斯坦印象:</b></div><div><b> 从我国新疆乌鲁木齐飞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仅需3个多小时。塔吉克斯坦总面积为14.31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东南部的内陆国。境内山地和高原占90%,2023年人口为1014万人,主要民族为塔吉克族,占70.5%,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国语为塔吉克语,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首都杜尚别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b></div><div><br></div> <b>图为首都杜尚别伊斯兰教的大清真寺,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b> <b>图为首都杜尚别伊斯兰教的大清真寺,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b> <b>图是这个清真寺内部的祈祷大殿。</b> <b>图是首都杜尚别的总统府,不准靠近拍照。</b> <b>图为首都杜尚别的国家博物馆</b> <b>图为首都杜尚别的国家博物馆的藏品</b> <b>图是首都杜尚别</b><b>的纳乌鲁兹宫,又称春天的宫,曾是上合组织元首2014年第14次会议会场,我国领导人曾到此参会。</b><br> <b>图是塔吉克斯坦青年学生参观纳乌鲁兹宫。</b> <b>图是首都的独立广场,也称索莫尼广场,广场有被尊为塔吉克民族之父的萨曼王朝国王伊斯梅尔索莫尼的金色雕像。</b> <b>团友们在索莫尼广场与偶遇的三个塔吉克斯坦青年女学生合影。</b> <b>首都杜尚别的独立广场。</b> <b>图是首都的鲁达基公园,园内有鲁达基的雕像,鲁达基是波斯人,但被认为是塔吉克文化的奠基者,塔吉克的年青人也很喜欢到此一游。</b> <b>图是离杜尚别25公里的吉萨尔城堡,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群,也是当年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1982年塔吉克斯坦政府将这个古建筑群定为历史文化遗产。</b> <b>塔吉克斯坦现在的20元钞票就有吉萨尔城堡的图案。</b> <b>图为参观吉萨尔城堡的经学院</b> <b>图是城堡内街道有几家售卖塔吉克民族服装的小店,图为店家女老板请我们到店参观。</b> <b>城堡内街道有几家售卖塔吉克民族服装的小店</b> <b>图是在城堡塔吉克青年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游客,主动与我握手。</b> <h1><b>二、土库曼斯坦印象:</b></h1><h3> <b>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充满神秘与独特体验的国家,土库曼斯坦的主要财富来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四,是中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之一。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库曼斯坦的GDP和人均GDP都较高。2023年,土库曼斯坦的GDP为598.87亿美元,人均GDP为9190.67美元。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搞集权独裁和个人崇拜最厉害的国家,</b><b style="color: inherit;">与朝鲜一样,也是世界上最封闭最难签证的国家之一,几乎谢绝各国游客和记者,我们一行办的是商务签证,入土库曼斯坦关时居然还要检验核酸。土库曼斯坦2023年人口是705万,土库曼族占人口94.7%,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历史上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鞑靼人曾在此建立国家。15世纪基本形成土库曼民族。1924年10月27日成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1995年12月12日,第50届联大通过决议,承认土为永久中立国。</b></h3> <b>图是土库曼斯坦独立广场,也叫独立纪念碑,位于首都阿什哈巴德东南。柱高91米,表明土库曼斯坦于1991年独立。</b> <b>广场有现任总统谢·尼亚佐夫的雕像。现任总统是原总统库·尼亚佐夫之子。原来建广场是立的是原总统雕像,新总统上任后就拆了老爸雕像换成自己雕像。</b> <b>图是土库曼斯坦独立广场</b> <b>图是吉普恰克清真寺,在规模上堪称中亚之首,建于2002年,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可容纳1万名朝圣者。有4座柱型的宣礼塔,塔高度为91米,象征着土库曼于1991年获得国家独立。寺内地面铺着八角星图案、面积为215平方米的巨型地毯,墙壁四周雕刻着《古兰经》经典名句和尼亚佐夫总统所著《鲁赫纳玛》语录。尼亚佐夫总统写的《灵魂之书》,也叫《鲁赫纳玛》,有厚厚的三大本。该书的内容是他自己总结的土库曼人神话、历史,他本人对伊斯兰教的理解,以及他认为的土库曼人精神世界的条例,据称该国国民只要通读好这三本著作其灵魂就可以升天。这本书在土库曼斯坦的地位无比尊贵,是每个学生每一学期的必考科目,更是每个公务员要背得滚瓜烂熟的工作指南。</b><br> <b>图是吉普恰克清真寺柱型的宣礼塔,塔高度为91米。</b> <b>因为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认为白色是圣洁的颜色,于是首都阿什哈巴德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白色大理石外墙建筑群。</b> <b>图是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中立纪念碑,高达75米。在纪念碑的巅峰处,还矗立着一尊高达12米的总统尼亚佐夫的金像,以纪念他为土库曼斯坦成为中立国所做出的重要贡献。</b> <b>图是参观首都阿什哈巴德的二战纪念碑,二战期间土库曼斯坦有30万人参加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其中7.4万人牺牲。<br></b><br> <b>图是首都阿什哈巴德的母亲纪念碑,底座上5个图案代表土库曼斯坦的5个州,母亲张开双臂,迎接战争中归来的孩子们。</b> <b>图是参观土库曼斯坦古代安息王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都城尼萨城遗址,位于离首都阿什哈巴德西北18公里的巴吉尔村,距今也有2200年左右了。</b> <b>土库曼斯坦古代安息王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都城尼萨城遗址</b> <b>图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土库曼青年在尼萨城遗址附近拍婚纱照。</b> <b>图是花5美元骑上了土库曼斯坦被称为天马的汗血宝马在驯马场走了一圈。</b> <b>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b> <b>图是土库曼斯坦著名景点“地狱之门”。所谓的“地狱之门”其实是在1971年苏联地质学家在土库曼斯坦进行钻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下洞穴。 钻探装置下的一片泥土倒塌,留下一个直径约50-100米的大洞。为了防止有毒气体外泄,他们决定点燃漏出来的天然气。截至今日,洞口的火焰从未间断过,当地人称戏称为“地狱之门”。</b> <b>著名景点“地狱之门,到此景点的路十分难走,这天一早我们从希瓦赶了两个小时路到土库曼斯坦国门,经过繁琐的过关,我们换上四驱越野车在土库曼斯坦破烂不堪的公路上颠簸了12个小时才到达此景点。国道破烂如此,真不知道土库曼斯坦巨额的天然气石油收入落入了谁的腰包。</b> <h1><b>三、吉尔吉斯斯坦印象</b></h1> <b>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景色最美的国家,尤以伊塞克湖的秋色最优美。吉尔吉斯斯坦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20万人,是中亚的内陆国家。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逊尼教派。首都比什凯克。吉尔吉斯部分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国领土,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吉尔吉斯的碎叶城,直到1876年遭俄罗斯帝国吞并于1936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31日苏联解体后独立,改为吉尔吉斯共和国。</b><div><b><br><br></b></div> <b>图为吉尔吉斯斯坦美丽的伊塞克湖边的陆虎奥尔多文化中心,有世界五大宗教的象征性建筑</b>。<br> <b>吉尔吉斯斯坦青年在伊塞克湖边拍婚纱照</b> <b>伊塞克湖边的雕像。</b> <b>伊塞克湖边一对吉尔吉斯青年在拍婚纱照。</b> <b>伊塞克湖美景</b> <b>伊塞克湖美景</b> <b>伊塞克湖美景</b> <b>我们在伊塞克湖坐游船观日落美景,远处成群的海鸥在湖面飞翔,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b> <b>伊塞克湖观日落美景</b> <b>我们在所住的伊塞克湖边度假村观日出。</b> <b>伊塞克湖边度假村观日出</b> <b>伊塞克湖边度假村观日出,这里风景如画,深秋枫树的红叶和杨树的黄叶给湖光山色涂上令人迷醉的色彩。</b> <b>我们所住的伊塞克湖边度假村</b> <b>伊塞克湖边度假村观日出,朝霞映照在远处白雪盖顶的天山山脉雪峰,日照金山的美景就在眼前。</b> <b>图是参观布拉纳古塔。布拉纳古塔又称诗歌塔,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附近,是卡拉汉国首都和《有益的知识》一书的作者著名的中世纪诗人优素福巴拉萨根的出生地。诗歌塔原是这里清真寺的尖塔,随着时间清真寺完全摧毁,原来的是45米高的尖塔也在十五世纪的地震被摧毁,现在的塔是根据考古复原的,仅25米高。</b> <b>图是我们参观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附近的碎叶城遗址。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在碎叶城遗址我们巧遇到来自中国的敦煌研究院的青年学者,他们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吉尔吉斯斯坦调研计划”的考古人员,正在碎叶城遗址现场考察。</b> <b>图是参观托克马克附近的一个东干人村落。东干村的村民祖先来自中国,距今大约130多年前,来自我国陕西、甘肃的一群回民经由新疆等地,辗转迁徙来到中亚地区,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b> <b>我们在东干村一户农家吃饭。这家女主人仍会讲一点中国话,餐具用筷子,主食除了天天都吃的馕,还有米饭和拌面面条,用羊肉炒韭菜,西红柿和泡菜来拌面,类似陕西风味,挺合口味。</b><br> <b>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的清真寺。</b> <b>一对吉尔吉斯年轻夫妻在比什凯克市清真寺拍照。</b> <b>图是首都比什凯克中心国家历史博物馆后方的列宁雕像, 除莫斯科外,吉尔吉斯斯坦是唯一保留列宁雕像的国家。</b> <b>比什凯克市中心还有马克斯,恩格斯雕像</b>。 <b>比什凯克市的伏龙芝纪念馆,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生的伏龙芝曾是苏联红军统帅,死于1925年。</b> <b>首都比什凯克市中心的杜博维公园里有19世纪初吉尔吉斯杰出的女政治治家库尔曼江的雕像。</b> <b>图是首都比什凯克市中心的杜博维公园,公园的秋色很美。</b><br> <b>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阿拉套广场上有巨大的吉尔吉斯国旗碑,下面有国旗卫兵守卫。</b> <h1> <b>四、乌兹别克斯坦印象:</b></h1><div> <b> 这次中亚五国游,两次入境乌兹别克斯坦,在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卡尔希以及首都塔什干游玩了8天,是这次中亚游玩时间最长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总面积为4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540万,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族占一半以上,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俄语为通用语。历史上的乌兹别克斯坦最早由东伊朗的游牧民族居住,后来他们创立了花刺子模国,1231年花刺子模被蒙古人灭国,14世纪的帖木儿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帖木儿王朝,定都撒马尔罕。进入近现代,被俄罗斯侵占,1927年成为了苏联加盟国之一,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b></div><div><b><br><br></b></div> <b>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的古迹“40个女人”泥墙要塞,是传说是生活在这里的40个女人抵御侵略者并为丈夫复了仇</b>。 <b>参观铁门关遗址。铁门关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是古羯霜那国的坚实屏障,唐玄奘曾途经铁门关并留下详实记述。</b> <b>路上遇到刚放学的乌兹别克小学生。</b> <b>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城的卡舒古桥,是当年贸易商队的重要通道</b>。 <b>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城的琼米纳经学院,名字是四座塔的意思。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曾是9至10世纪萨曼王朝首都。</b> <b>图是在布哈拉古商业街餐馆晚餐时观看乌兹别克舞蹈。乌兹别克的人们能歌善舞,踩着轻快的冬不拉节奏就能随时起舞。</b> <b>图是在布哈拉古商业街餐馆晚餐时观看乌兹别克时装表演。</b>。 <b>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意思是红沙漠。也是古时骆驼商队的必经通道。</b> <b>图为希瓦古城夜景</b> <b>参观古城的清真寺</b>。 <b>图为布哈拉古城的卡良宣礼塔和清真寺夜景。布哈拉古城以夏宫、雅克城堡、萨曼皇陵、卡良宣礼塔为经典代表,整座城市就是一个活着的历史宝藏,据说这里还是阿凡提的诞生地。</b> <b>图是撒马尔罕市的“古勒.艾米拉”陵寝,是帖木儿为其孙子建造,帖木儿死后也安葬在陵寝地下室。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是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之一,曾是花剌子模国的国都,花剌子模国被蒙古人灭国,该城也被毁,后是由帖木儿大帝重建。</b><br> <b>图为参观撒马尔罕市中心的列基斯坦广场,广场上有三座规模宏大的神学院,是帖木儿定都撒马尔罕后倾多年心血打造的顶级学府。</b><br> <b>列基斯坦广场夜景,又是另一番景象。</b> <b>图是在撒马尔罕参观古天文台--兀鲁别克天文台遗址。兀鲁别克是帖木儿的孙子,他是撒马尔罕的统治者,但他热衷于研究天文学。</b> <b>撒马尔罕古天文台--兀鲁别克研究太阳运转轨道的地道,地道上方有一小孔,太阳光从小孔射进地道的不同位置就可观察到太阳运转轨迹。</b> <b>参观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比比汗纳清真寺,该清真寺是帖木尔为其大老婆所建造。</b> <b>撒马尔罕比比汗纳清真寺的附近的集市,集市有售卖各种干果、糖果、调料、蔬菜、水果的摊档。</b> <b>图为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市独立广场的“哭泣的母亲”纪念碑,纪念二战牺牲的乌兹别克青年,碑旁边两条长廊有卫国战争牺牲者铜板名册。</b> <b>图为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尔干市的地铁站,是前苏联时代所建。</b> <b>图是参观塔什干市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帖木儿大帝是该馆的核心内容。</b> <b>图是在塔什干市号称全球最大的“亚洲抓饭中心”吃手抓饭。这是当地招待客人包括国宾的手抓饭店,生产场规模很大,大锅大到可以煮一整头牛。但我认为该店手抓饭的烧烤牛羊肉太重孜然味并不适合我,还是广州的白切鸡、叉烧双拼碟头饭更合我口味。</b> <h1><b>五、哈萨克斯坦印象:</b></h1><div> <b>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达272.49万平方公里,比我国新疆还大106万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人口约2013万人。该国有140多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70.6%。首都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较好,人均GDP达9000多美元,是中亚最大的产粮国。近年中哈经贸联系紧密,两国已实现互免签证。</b></div><div><b><br><br></b></div> <b>图是我们到了离阿拉木图市区25公里外的麦迪奥风景区,坐缆车登顶海拔2260米的高山滑雪场~琴布拉克滑雪场,这里的积雪目前还不算厚。</b><br><br> <b>阿拉木图市高山滑雪场~琴布拉克滑雪场。</b> <b>图是缆车中转站平台,也是热闹的商业街。</b> <b>图是我们到阿拉木图市中心的独立纪念碑广场参观。阿拉木图的“独立纪念碑”,是由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主持下于1999年建成的。碑高28米,顶端是一尊6米高的金色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象征着哈萨克土地上坚强的国家政权。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历史各时段的重大事件。</b> <b>阿拉木图独立广场纪念碑对面是迁都前的总统府‌‌。现是阿拉木图市政府大楼。阿拉木图是中亚第一大城市,曾是哈萨克斯坦国首都。</b> <b>图是我们到恰伦大峡谷游览。恰伦大峡谷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拉木图市以东约200公里处,是世界第二大峡谷,仅次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b> <b>峡谷全长约120公里,最宽处达15公里,最深处可达300米。峡谷由‌恰伦河在漫长岁月中侵蚀而成,具有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峡谷的岩层和颜色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相似,但规模较小。</b> <b>我们坐缆车登上阿拉木图的科克托别山观景台,可俯瞰阿拉木图市全景,可惜当天下雨雾大什么也看不清。</b> <b>图是阿拉木图市“哈萨克斯坦第一总统公园”。这是在2010年建成的,占地73公顷。</b> <b>“哈萨克斯坦第一总统公园”远处就是天山山脉连绵的雪峰。</b> <b>第一总统公园的树林色彩艳丽。</b> <b>广州游友在第一公园合影。</b> <b>图是阿拉木图市《冼星海大街》街心花园树立的“冼星海纪念碑”。 纪念碑上刻有冼星海的简历,下面一行乐谱是他当时创作的歌颂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乐谱第一行。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临行前,毛泽东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次年,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因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后在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b> <b>阿拉木图市《冼星海大街》街心花园附近街道。</b> <b>图是座落于阿拉木图市的《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纪念二战时苏联卫国战争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28位勇士。</b><br> <b>图是阿拉木图公园的升天大教堂,这是一座东正教教堂。教堂外观宏伟壮观,融合了拜占庭和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比较独特。</b><br> <b>升天大教堂附近有不少鸽子,游人在路边摊买饲料喂鸽子。</b> <b>图是在大教堂旁边,两位哈萨克斯坦女学生知道我是来自中国的游客,高兴地与我合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