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8日《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特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我们恰好赶上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分为4个单元,分别为两座宫殿、科学与外交、工艺互鉴与创新、艺术与新知,精选近150件文物,呈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欣赏、启发及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种类多元,包括宫廷肖像、瓷器、珐琅器、纺织品、科技仪器等,当中有8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以及凡尔赛宫珍贵馆藏和近年的新藏品,大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香港亮相。展览以新策展视角和手法,深入呈现中法之间深厚绵长、互相交融的友好记忆,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p class="ql-block"> 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故宫博物院和凡爾賽宮聯合主辦,展品主要來自故宫博物院和凡爾賽宮,香港海事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亦提供部分 借 展 文 物 。展 覽 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資助。國泰為是次特別展覽的首席贊助,承乾基金會與美國運通Centurion為主要贊助。</p> <p class="ql-block"> 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主办的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12月18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近15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收藏的珍贵文物。展现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法在科学技术、工艺、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领域的交流和互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清代皇帝世系图。</p> <p class="ql-block"> 法国君主世系图。</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皇家礼拜堂大门的钥匙。塑模:格雷特平(活跃于1707~1717年;铸造:雅克.德贾丁(活跃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约1710年,铜镀金,凡尔赛宫收藏。</p> <p class="ql-block"> 瑞獸紐“育德勤民”寶 ,清康熙(1662~1722年),檀香木、絲線,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十全記》玉冊,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或以後,碧玉填金,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国王路易十四加冕袍服像》,豆森特、里戈(1059~1743年)于1701~1712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凡尔赛宫收藏。</p><p class="ql-block">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於五歲登基,在位七十二年,是世界在位時間最員的君主。這位“太陽王”强化了法國君主統治,並將凡爾要官改造為法國王權中心。他亦是推動中法交流的重要人物,曾派遣法國耶穌會士前往中國、致信康熙帝,並積極開拓中法贸易。此画像突顯了路易十四的君主形象:他身穿加冕袍服,藍地上繡金百合王室徽章,身佩加冕寶劍,手握倒置的百合花造型权杖,旁邊有國王王冠和象徵統治者司法权威的“正义之手”权杖。</p> <p class="ql-block"> 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死于坏疽。</p><p class="ql-block">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他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p><p class="ql-block"> 在他执政期间(1661年~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战争: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和大同盟战争,和两次小规模的冲突,使他在1680年开始成为西欧霸主;后两场大战对上荷-英-奥的三强联盟,大同盟战争因双方厌战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后由法国王孙继承王位,但战争负担使他亲手缔造的伟大形象和超高名气在晚年丧失殆尽。</p> <p class="ql-block"> 这是路易十五的油画像。</p><p class="ql-block"> 路易十五(法语:Louis XV,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法国波旁王朝第四任国王(1715年~1774年在位)。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路易之子。被称作“宠儿路易”(法语:''le Bien-Aimé'',英语:“Louis the Beloved”)。</p><p class="ql-block"> 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但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p><p class="ql-block">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小时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1774年死于天花。</p> <p class="ql-block"> 云龙纹座屏,清乾隆(1736~1795),屏心为楠木剔红漆,框架为紫檀木,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屏风是紫禁城内常见的家具,可用於分割和裝飾空間,並反映等級秩序。這架屏風屬三屏峰,是較高等級的屏風,多安放正殿明間。屏心採用剔紅工藝,中心圖案為“蒼龍教子”,吉祥富貴。</p> <p class="ql-block"> 明黃色男龍袍,清雍正(1723~1735年),鍛、絲線、金線,故宮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雍正帝半身像,宮廷畫家,清雍正(1723~1735年),绢本設色立軸,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雍正帝喜好眼鏡等歐洲事物,並繼續接納法國傳教士進入清宮服務,甚至重用他們參與外交談判、地圖測繪等重大國政事務。雍正時期,清宮造辦處亦積極向法國傳教士學習鐘錶、琺琊、玻璃等技藝,不斷精進。畫像中,雍正帝之姿態頗為令人矚目,突顯其豐富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乾隆帝朝服像,宮廷畫家,清乾隆(1736~1795年),绢本設色立軸,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精力充沛,具有好奇心和開放思想,尤其酷愛歐洲繪畫、建築和鐘錶。其統治期間,清朝國力強盛,通過傳教士和商人群體與法國交往頻仍。隨着法國大革命爆發和乾隆帝駕崩,中法宮廷主導的文化交流暫告中斷。此朝服像中,青年乾隆帝正面端坐於寶座之上,以示威嚴肅穆,顯示出與法國國王官方肖像不同的藝術品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七、十八世紀,中法兩國的宮廷文化輝煌鼎盛,紫禁城和凡爾賽宮分別是兩國宮廷行政、生活和藝術中心,亦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p><p class="ql-block"> 作為紫禁城和凡爾賽宮的主人,清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雍正帝(1723~1735年在位)、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以及各自的宮廷成員,不僅以其品味與喜好各自主導兩個宮廷的各方面,更以寬闊的視野和向外探索的意願,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推動者。他們雖從未謀面,卻在彼此的凝望和想像中,將兩座宮殿、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開光山水花卉紋壺,約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銀錘撲、錾刻,部分鎏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此銀壺是1686年暹羅(今泰國)使節送給路易十四的外交禮物中已知唯一存世的器物,也是罕見的中國銷售海外的早期銀器。此類中國工藝品,見證了法國宮廷對中國的興趣。路易十四和法國大革命時期政府先後頒布兩次融毀銀器的法令,而此壺保留至今,彌足珍貴。壺身有六面,飾有竹子、梅花、寶塔等圖案,工匠運用了高超的錘探、鑿刻和鎏金工藝。壺柄和長流仿竹木肌理,中國風格鮮明。此壺在納入法國王室收藏後,壺底添加了王室盾形徽章。</p> <p class="ql-block"> 南懷仁款渾儀,清康熙八年(1669年),镀金、紫檀木,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沙皮托”款提環赤道公晷儀,路易·沙皮托(活躍於1670~1700年),法國巴黎,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黄铜,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聖方濟各·沙勿略乘船抵達中國 ,約瑟夫﹣瑪麗·維恩(Joseph-Marie Vien ,1716~1809年)于1753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託管於路易﹣聖勒克博物館收藏。</p><p class="ql-block"> 1540年9月27日,耶穌會成立。創始人之一的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年)作為首批前往亞洲的成員,病逝於廣東上川島。一百餘年後,路易十四派遣的首批耶穌會士以“國王數學家”身份抵達中國,開啟中法交流大門。其中的李明和白晉先後在法國出版書籍,介紹中國見聞。這兩部著作全面而扼要地報告了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醫學、物產、工藝等情況,一經出版即大受歡迎,令康熙帝及中國這一國家在歐洲廣為人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巴特菲爾德”款半圓儀,邁克爾·巴特菲爾德(1635~1724年),法國巴黎,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黃銅,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折射望遠鏡,歐洲,十八世纪,銅鍍金、琺琊、玻璃,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清宮中不乏法國及歐洲其他國家製造的地理觀測和測繪儀器,功能各異。例如此件法國製半圓儀可通過角度來測算距離,平板儀則可測量角度並將其結果轉化為圖紙,兩者均搭配三腳架使用。望遠鏡在清代稱為「千里鏡」,此款屬歐洲製作的折射式望遠鏡,主要用於地面觀測。其製作相當精美,鏡身上镶嵌有蝴蝶、花草等圖案的椭圓珐琅画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比例規,清康熙(1662~1722年),黃銅,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左为 “巴特菲爾德”款量角器,邁克爾·巴特菲爾德(1635~1724年,法國巴黎,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黃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右为繪圖儀器套装,清康熙(1662~1722年),盒:黑漆;儀器:黃銅、紅銅、鋼;水丞:玻璃,故宮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轉花變字水法問樂鐘,清中期,十八世紀,銅鍍金、琺琊、玻璃,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作為歐洲傳教士入華口岸和對外貿易中心,廣州自康熙年間就發展出造鐘技術。乾隆年間,廣東地方官員常向清宮進貢廣州製鐘錶。廣州鐘錶的特點之一是多裝飾有色彩鮮豔的各色琺琅。此即為一例,鐘身兩側飾詢麗多彩的幾何紋飾琺琅嵌片。</p><p class="ql-block">As</p> <p class="ql-block"> 黑漆彩繪鐘,機芯:巴爾薩扎·馬蒂諾(1636~1714年);漆板:內務府造辦處,製造於十七世紀末或十八世紀初,銅鍍金、漆、顏料、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洋仕女圖畫琺琅插屏(一對),清中期,約十八世紀下半葉,銅錘胎琺琅;框架:紫檀木,故宮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鐘錶是清宮乃至清代中國瞭解歐洲文化的重要窗口。這對碩大的屏風以鐘錶為視覺元素:屏心共描繪四件鐘錶,包括一隻懷錶、一座小型座鐘和兩座巨大的落地鐘。如此巨幅的錘胎琺琊屏,燒製難度相當高,可能是廣東專門為清宮製作。</p> <p class="ql-block"> 《亨利.贝尔坦像(Portrait of Henri Bertin)》,压力山大.罗斯林(Alexander Roslin,1718~1793年)于1768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亨利·貝爾坦(1720~1792年)在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時期是舉足輕重的政要,先後出任財政大臣和國務大臣,掌控法國東印度公司和農業、瓷器生產等眾多產業。貝爾坦對中國興趣濃厚,憑藉社會地位成為引領中國風潮的核心人物。他認為中國領先的農業和技術是法國可資借鑒的對象。1764至1788年期間,貝爾坦與駐北京的法國耶穌會士持續往來書信。為了取得貝爾坦的支持,身在北京的耶穌會士不斷向他寄送農業相關的物品和報告。</p> <p class="ql-block"> 開光花卉人物圖兩截瓶(一對),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彩繪:查理﹣尼古拉斯·多丁(1734~1803年)法國,1759~1760年,軟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花蝶紋碗,清雍正(1723~1735年),胭脂紅釉粉彩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珐琅彩傳至江西景德鎮,又衍生出“粉彩”。西方陶瓷史界則命名為“famille rose”,為1862年法國學者阿爾拔·積馬(1808~1875年)所提出。胭脂紅釉則創燒於康熙晚期,為歐洲傳入,屬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種之一。這件雍正瓷碗以胭脂紅釉色地結合粉彩,瓷胎體極薄,釉色粉嫩嬌變。</p> <p class="ql-block"> “康熙御製”款開光折枝牡丹紋碗,清康熙(1662~1722年),釉上珐琅彩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康熙御製”款花卉紋碗,清康熙(1662~1722年),釉上珐琅彩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弗朗索瓦絲﹣阿泰奈斯·德·羅什舒阿像( Portrait of Françoise-Athénaïs de Rochechouart)》,亨利·博布蘭(1603~1677年)、查理·博布蘭(1604~1692年)約1663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 收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花松鹿圖棒槌瓶,清康熙(1662~1722年),青花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彩繪描金徽章紋盤(路易十五的凡爾賽宮餐具套裝),中國景德鎮,約清乾隆三年至五年(1738~1740年),青花、釉上彩繪描金瓷,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這套餐具由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於1730年代委託製作,在中國景德鎮燒製。盤上繪有法國王室紋章,其造型為歐洲風格。為了加強法國在亞洲的貿易地位,路易十四特許成立法國東印度公司,之後,路易十五通過該公司將訂貨單發至廣州,並把設計和裝飾要求帶到中國。這套是凡爾賽宮使用的第一套中國製作的瓷餐具,也是中國製作的第一套帶有法國王室徽章的餐具,見證了十八世紀中法文化和貿易的密切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繪描金徽章紋袋蓋罐(路易十五的凡爾賽宮餐具套裝),中国景德镇,約清乾隆三年至五年(1738~1740年)青花、釉上彩繪描金瓷,凡爾賽宮收藏。</p> <p class="ql-block"> 開光花果圖潘趣酒碗,製造:法國文森瓷廠,器型設計:讓﹣克勞德·迪普萊西(1699~1774年),彩繪:皮埃爾﹣路易﹣菲利普·阿爾芒(活躍於1746~1788年),1753年生产,軟瓷、彩釉描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路易十五於1751年向法國文森瓷廠(塞弗爾瓷廠的前身)訂購1,749件晚餐及甜點成套餐具,其中就有這隻用來盛放潘趣酒的碗,此次訂製也是法國首次燒製潘趣酒碗。此時,法國尚未破解中國傳統製瓷工藝,文森瓷廠所出品的“軟瓷”硬度低於真正的瓷。此碗雅稱“天藍”的綠松石藍地色引人矚目,為文森瓷廠首創,釉料由銅和極其昂貴的钴混合而成。十八世紀歐洲稱清朝為“天朝”,故“天藍”可能是對中國的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彩繪描金花卉碟,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1786年,硬瓷,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1756年,陶瓷製造廠自文森遷至塞弗爾,在法國王室的贊助下,匯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工匠、畫家和鍍金師。有趣的是,此瓷碟及其他多件塞弗爾瓷遠渡重洋,為清宮所收藏。造辦處還為它量身訂造了一個木盒,正面刻有描述來歷的字樣“乾隆年製洋瓷五彩碟一對”。這些法國瓷器進入紫禁城的途經仍是一個謎:也許是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外交禮物,或傳教士所饋贈,亦或是中法貿易商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開光花園圖獅首耳高足瓶(一對),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彩繪:安托萬﹣約瑟夫·沙皮伊(1743~1787年)、熱納維埃夫·塔揚蒂耶(活躍於1780~1798年),鍍金:亨利 ﹣馬丁·普雷沃(活躍於1757~1797年)于1780年制作,硬瓷、銅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1760年代,法國塞弗爾瓷廠破解製瓷技術,引入高嶺土的胎體配方,成功生產高溫“硬瓷”。塞弗爾瓷廠的製瓷過程分工清晰,並鼓勵工匠参與創作,其產品深受中國風格影響,如這對瓷瓶,瓶身以高超的技巧繪中國花鳥。歐洲王公貴族是塞弗爾瓷的主要客戶,在1780年凡爾賽宮舉行的售賣會上,路易十六購買了這對瓷瓶,後將其放置於凡爾賽宮的大臥室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龐巴杜夫人像 (Portrait of Madame de Pompadour)》,弗朗索瓦﹣休貝特·德魯耶(1727~1775年),約1764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龐巴杜夫人(1721~1764年)是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及紅顏知己。作為一位藝術贊助人,龐巴杜夫人給予法國陶瓷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她亦引領潮流與品味,特別是風靡十八世紀的中國風尚及可可風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香水噴泉,仿哥釉瓶:中國景德鎮,金屬飾件:(傳)斯洛德茲兄弟(活躍於1720~1750年代)設計,1736~1743年,瓷、銅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中國陶瓷深受法國王室的喜愛。此瓶是法國宮廷收藏並裝飾中國瓷器的代表之一,也是當今已知唯一一件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擁有的中國瓷器,此瓶被放置在他的衣帽間內。這件仿哥釉瓷瓶由中國景德鎮瓷工製作,而精美的銅鍍金飾件則可能根據法國工匠斯洛德茲兄弟的圖紙在法國製作,展現華麗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中法技藝合璧讓這件瓷瓶成為兩國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纏枝蓮紋獅首耳桶式瓶,琺華瓷:中國,約十六世紀金屬飾件:法國,約1770年,瓷、銅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此琺華器原為繡墩。法國添加古希臘風格的金屬裝飾後,將其變為用於觀賞的陳設。金屬飾件原本是歐洲對珍貴禮物或異寶珍奇的附麗,為東方瓷器增裝金屬附件的目的包括保護脆弱的陶瓷器,遮蓋瑕疵,提高實用性,和更貼近歐洲的文化審美習慣等。此風在法國尤盛,豪華繁複的金屬飾件造價不菲,反映主人對中國瓷器的錘愛。尤其富巧思的是,繡墩兩側原本有一對陶瓷獅首耳,後來亦以金屬銜環的獅首裝飾包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宮造辦處於北京西安門法國天主教堂旁開設玻璃廠,單色玻璃為主要品類之一。玻璃八棱瓶通體為透明寶藍色,器壁極薄。渣斗表面磨製六邊形幾何紋,呈現出寶石般玲攏剔透的效果。撇口瓶在單色玻璃基礎上加以創新,巧妙組合白、淺棕、天藍等單色玻璃,製造出獨特美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嘉穀安和圖掛屏,清中期,十八世紀,套料蝕花玻璃,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乾隆時期,尤其是在法國耶穌會士紀文和湯執中擔任技術專家期間,清宮燒製玻璃的工藝日益精細複雜。如龍鳳紋瓶以單色玻璃為胎體,在表面套滿另一顏色玻璃,再以琢玉的方法雕琢紋樣。嘉穀安和圖掛屏則是在塗蠟的玻璃上雕琢不同的圖案,再以酸性溶液浸蝕需要剔除的部分。當時大塊平板玻璃均為歐洲進口,故此玻璃艺术品珍稀異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刻纏花紋撇口瓶,龍泉窯瓶:中國,十四世紀,金屬飾件:(傳)讓﹣巴蒂斯特·瓦蘇(1739~1807年),約1770年生产,青釉瓷、銅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法國為中國瓷器增添的金屬飾件風格隨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這件元代(1271~1368年)龍泉花瓶曾屬於路易十六,所讓嵌的底座為新古典主義風格,此藝術潮流推崇理性中立,強調幾何線條感。金屬飾件使瓷瓶更貼合當時法國流行的室內裝潢,精良的设計亦可提升其價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宮殿裏的英式茶會》,米歇爾﹣巴泰勒米·奧利維爾(1712~1784年),于1766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託管於羅浮宮。</p><p class="ql-block"> 前面为彩繪描金人物圖茶具,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彩繪:路易﹣弗朗索瓦·雷科(活躍於1763~1765年與1772~1802年)与1774年生产的硬瓷,凡爾賽宫收藏。</p><p class="ql-block"> 中國茶葉外銷歐洲,在歐洲掀起了一股飲茶風尚,亦帶動成套瓷器茶具的需求。油畫所描繪的是九歲的莫扎特在音樂沙龍表演,法國貴族一邊欣賞音樂,一邊以瓷質茶具品茶。這套瓷質茶具曾為路易十六珍藏·由塞弗爾瓷廠製造,在潔白的胎體上,以金色勾畫帶有濃厚中式風格的人物圖案。當時法國已能夠生產硬瓷·即使注人滾燙的茶水亦不會輕易破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纏枝花卉紋盆,中國廣東,清中期,十八世紀,銅胎透明琺琅,故宮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透明琺琊,是在貼花或錾花金屬胎體上施透明琺琊料燒製而成,視覺效果具有透明感,主要呈現藍、綠雨種釉色。目前所見,清代透明琺琊均產自廣東,故又稱“廣琺琅”。透明琺琅工藝複雜,產量極少,相當一部分作為珍品進獻清宮。據最新研究,其誕生或與乾隆四十年(1775年)向法國訂製琺瑪器有關。</p> <p class="ql-block"> 菊花紋壺,彩繪:約瑟夫·科托(1740~1812年),胎體:讓·丹尼爾·多爾弗(活躍於1780年代),法國,1783年,金胎畫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缠枝莲纹执壶,法国,1775~1783,金胎画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牡丹紋海棠式花蓝,法國,1775~1783年,銅胎畫琺琅,故宮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年(1775年),皇帝下令將十件康熙至雍正(1662~1735年)時期的銅胎畫琺琊器送至粵海關照原樣複製。粵海關官員除在廣州本地複製,更將樣本送至法國訂製。這二件很相似的海棠式花籃,一為廣州複製,一為法國製作。比較而言法國製花籃的花卉紋樣更為立體,顏色過渡自然、釉質瑩潤,此執壺亦為法國製造,畫工精湛,但底部年款卻缺筆畫,或因法國工匠不熟漢字所致,科學檢測顯示其為金胎,有別於清宮常用的銅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牡丹紋海棠式花籃,中國廣東,清乾隆四十至四十八年(1775~1783年),銅胎畫珐琅,故宮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鞍鞘,清乾隆(1736~1795年),金銀線錦,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鞍驢用於墊在馬鞍之下、垂於馬背兩旁,以擋泥土。此鞍驢中心所用布料為花果圖案,色彩層次豐富,過渡自然,呈現繪畫般的立體效果。這是典型的歐洲“自然主義”絲織品圖案,流行於1730至1740年代。法國里昂織造商兼設計師讓·雷韋爾(1684~1751年)是此風格的先驅。清代以騎射為國策,清宮亦格外重視馬具。剪裁這類或為法國舶來的布料製作鞍籍時,工匠特別注意到花紋的對稱性,以確保美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洋花紋錦,清中期,十八世紀,絲、金銀線,故宮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清宮亦嘗試仿製法國及歐洲絲綢布料,此即為清宮仿製的“奇異風”錦。故宮博物院有一圖案相似的殘片,或為當時宮廷發至地方織造進行複製所依據的樣本。“奇異風”錦1695至1720年風行於法國,設計複雜而充滿張力,在螺旋形圖案中呈現奇幻的異獸與花朵,為清宮紡織品帶來新穎的視覺語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七、十八世紀,法國王室和精英階層對中國文化推崇備至。凡爾賽宮及其附屬宮苑多有以中國為主題的藝術創作,並在其裝飾和陳設中融入了許多來自中國的材料、工藝和圖像。法國藝術家與工匠在油畫、瓷器、家具、漆器等領域,不僅大量汲取中國元素,還在創作中加入了對中國的想像,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潮。</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阿德莱德公主執扇像(Marie Adélaïde of France with a Fan)》,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1685~1766年)于1748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 收藏。</p><p class="ql-block"> 隨着中國外銷摺扇在法國大受歡迎,法國本土亦大量製造摺扇。法國製扇藉鑒中國風格之餘,亦形成自身華貴典雅的藝術風格。摺扇成為法國宮廷女性搭配服飾的時尚配飾,亦發展出嚴格的用扇禮儀規範。油畫上的阿德萊德公主(1732~1800年)是國王路易十五和王后瑪麗·萊什琴斯卡的女兒。她身着灰色絲綢裙,手持一把收攏的摺扇。</p> <p class="ql-block"> 摺扇,法國,1776~1800年,油紙水粉、鐵空象牙,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集 》,瑪麗·萊什琴斯卡(1703~1768年)、與亨利﹣菲力浦﹣邦·科克雷(1735~1807年)、讓﹣馬夏爾·弗雷杜(1710~1795年)、讓﹣菲力浦·德拉羅什(1710~1767年)、讓﹣路易·普雷沃(1745~1827年)合作,由艾蒂安·若拉(1699~1789年)指導,于1761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瑪麗·萊什琴斯卡(1703~1768年)為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的王后,她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錘,推動中國風尚在宮廷內外流行。1747年,她在凡爾賽宮的私人套房內設立了“中國廳”,廳內貼滿東方風格的花鳥壁紙。1761年又再度進行裝飾,《南京市集》是廳內八幅中國題材的油畫之一。此畫根據十七世紀荷蘭使節團訪華紀錄的插圖繪製,描繪了南京繁榮的商業街道、商鋪建築以及民眾。人物的衣着神態、陽傘、建築的屋脊可能有一部分來自畫家對中國的想像。畫面採用歐洲線性透視繪畫技法,房屋和人物在遠景逐漸縮小。熱衷繪畫的瑪麗王后本人也親身參與了這幅畫的創作。</p> <p class="ql-block"> 《瑪麗·萊什琴斯卡, 路易十五王后像(Portrait of Marie Leszczyńska,Queen of France)》,讓﹣馬克·納蒂埃工坊(Studio of Jean-Marc Nattier,1685~1766年)于1748~1762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路易十五王后很喜欢画画,根据吕伊内公爵(Duke of Luynes)的说法,玛丽王后并非天生就有绘画天赋,但是她可以画得很好。他写道:“她从(绘画)中获得了很多乐趣。”宫廷的画师经常指导王后画画。</p> <p class="ql-block"> 法国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Marie Leszczynska,1703~1768年)在位42年,是法兰西在位最长的凡尔赛宫女主人。这位波兰王室出身的王后忠实而虔诚,对法国的影响很大。她的影响不是政治上的,而是在法国人生活层面上。</p><p class="ql-block"> 玛丽王后以身作则,无条件地献身于丈夫路易十五世(1710~1774)、她的孩子们和法国人民。她忠于自己的信仰,每天参加两次弥撒,一次忏悔。巴黎议会主席、玛丽的顾问查尔斯让弗朗索瓦汉诺(Charles Jean-Francois Hénault,1685~1770)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她以自己的榜样,把放荡的宫廷变成一个遵守宗教仪式,同时又不减损其欢乐或威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在宫廷履行王室职责后,玛丽回到她的私人公寓,在那里她与家人及密友相伴,她的密友小圈子中包括作家、哲学家和大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路易·斐迪南9岁的画像(Louis Ferdinand,1729年9月4日~1765年12月20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Louis Ferdinand</span>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与他的波兰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被册封为“法王之子”。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路易成为了法兰西王太子。然而他在继承王位前就已英年早逝,他有三个儿子在日后成为了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八以及夏尔十世。</p> <p class="ql-block"> 福壽盒,清中期,十八世紀,朱漆描金,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假髪盒,法國,約1700年,漆木(馬丁漆)、銅鑿刻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 <p class="ql-block"> 人物故事圖角櫃(一對),貝爾納二世·范·里森·伯(1700~1765年),約1765年,框架:橡木;面板:大漆、烏木、椴木;銅鍍金;大理石臺面,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中间的是“中國人物圖寫字桌”,(傳)大衛·倫琴(1743~1807年),1775~1780年,梧桐木、镀金,凡雨賽宫收藏。</p> <p class="ql-block"> 山水圆香几,清乾隆四年(1738年),黑漆描金、木,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山水圖雙層長方几,清乾隆(1736~1795年),黑漆描金、木,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中國漆藝歷史悠久,舉世聞名,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日本在借艦吸納中國漆藝的基礎上發展出“蔣繪”技法,即以金粉播撒成圆案纹様,再拭漆、研磨而成。由於薛繪工藝精细、繁複,日本漆器在雍正、乾隆時期的清宮中備受喜愛。中國工匠又加以仿造,稱之為“洋漆”或是“仿洋漆”,這件雙層長方几是中國仿日本風格漆器的典型作品,几面為中國傳統山水樓閣圖,底層正、背面則裝飾日式花卉元素,日本漆器也受到法國宫廷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彩繪描金中國人物圖鍍銅鍍金高足蛋形瓶(一套),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彩繪:路易﹣弗朗索瓦·雷科(活躍於1763~1765年與1772~1802年),金屬飾件:讓﹣克勞德﹣托馬斯·迪普萊西(1730~1783年),1775~1776年,硬瓷、顏色釉、金、銅鍍金,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這三件瓷瓶曾為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妮(1755~1793年)所有。瓶身圖案描繪了人物奏樂飲酒、遊戲、搭建紙牌屋等情景。畫面中的園林、建築與人物衣着,深受多位法國藝術家作品的影響,如弗朗索瓦·布歇(1703~1770年)為《中國人物像續篇》所作插圖。這些圖像代表了十八世紀法國人對中國的想像。法國皇家瓷廠塞弗爾的工匠路易﹣弗朗索瓦·雷科在其中一個瓶底署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贲鹿圖,賀清泰(1735~1814年),清乾隆(1736~1795年),紙本設色立軸,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法國耶穌會士賀清泰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來華,以漢譯聖經的成就而聞名,又擅長繪製花鳥、走獸。此幅繪畫描繪了深山流泉、紅葉續紛之秋,一隻白色馴鹿行走在石坡之上。畫面尤其注重捕捉動物身體立體感與神態。中國古來素將“白毛”動物視為祥瑞,1745年寧古塔將軍曾進獻乾隆帝白馴鹿一頭。那次進鹿後所繪的白馴鹿圖,或成為賀清泰創作的靈感來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伏爾泰像( Portrait of Voltaire)》,尼古拉·德·拉吉利葉赫(</p><p class="ql-block">Nicolas de Largillière1656~1746年),于1724-1725年创作的布面油畫,凡爾賽宮收藏。</p><p class="ql-block"> 伏爾泰(1694~1778年)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百科全書編寫者、歷史學家、劇作家,亦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通過法國入華傳教士的著作及翻譯,伏爾泰對中國有了較深入的了解。他撰寫的《哲學書簡》表達了對中國的仰慕,並稱護乾隆帝是一位開明、理性的君主,身邊有精英顧問輔佐。他描述乾隆帝時期的清朝,是一個仁義、公平、奉行法制的國度,為歐洲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提供了理想化的典範。</p> <p class="ql-block"> 開光題詩西洋仕女圖方筆筒,清乾隆(1736~1795年),黑漆、畫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西洋人物圖雙耳高足杯,清乾隆(1736~1795年),銅胎畫琺琅,故宮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開光西洋人物圖瓜棱式盒,清乾隆(1736~1795年),銅胎畫珐琅,故宮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 展厅。</p> <p class="ql-block"> 将中国画与西洋画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乾隆款畫琺琊花卉開光西洋仕女圖執壺,清乾隆(1736~1795年),铜胎畫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万曆款靈芝纹圓盒,明萬厝(1573~1620年),掐絲珐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万曆款勾蓮紋朝冠耳爐,明萬曆(1573~1620年),掐絲琺琅,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明代(1368~1644年)琺琅器主要採用銅胎掐絲琺斑工藝,以銅絲掐出圖案並焊接在胎體上,然後填彩燒製。清康熙時期(1662~1722年),皇帝對歐洲傳的畫琺琅器青睐有加,經多年試驗後,終成功研發在胎體上直接畫出設計的技術,稱之為畫琺琅。乾隆時期(1736~1795年),畫琺琅器的製作漸趨大膽創新,風格更加豐富華麗,並且多飾有西洋花卉與西洋人物。</p> <p class="ql-block"> 万国来朝图(复制品),清乾隆(1736~1795),立轴,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從遠處的景山可以判斷,畫中所描繪的是位於紫禁城東北角的寧壽宮建築群。它和紫禁城前朝後廷的怖局相同,前半部分用於典禮活動,後半部分為寝居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