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花一世界”,同时也看过一本书《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受此影响,我把一堂课比喻成一个国,是想表达类似的一些想法。宁超群老师的课研三问:完美教室完美吗?理想课堂理想吗?卓越课程卓越吗?是能触及教学问题的深处的。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距离往往遥远。一个学生是一个世界,一个班四十个左右学生,并是四十个世界,如何把相同的知识点输灌到不同的世界中去,才是教学工作者的难点所在。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成为一个“骨肉”匀称的人,并是教学工作者一生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如何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呢?家人见我二十多年来每天都在不停地刷题,曾经有过不理解:同几本书,教了这么多年,该是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其实教师刷题不是为了解题而刷题,倒是像庖丁解牛一样,通过刷题来梳理讲解内容的知识点,或启发学生触类旁通。通过对题目的剖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解题游刃有余。我们都知道:一朵花,从胚芽到绽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要过风吹霜打日晒雨淋充满“骨感”的长时间考验 ,才会迎来“丰满”的短暂花开。教学过程也是如此,积累很重要,过程很煎熬,才会有所谓的“完美”、“理想”、“卓越”的瞬间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探究知识点的源头,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比如现在的十进制计数、圆周率、勾股定理、积分与导数等等,我们学的习以为常,殊不知这些的发现与总结是当时非常聪明的人多年研究发现。就简单说说圆周率,祖冲之最先总结出来时是世界级首创 ,能精确到七位是当时世界最高纪录。到现在,通过计算机算到几百亿位,据科学家解释,小小的圆周率蕴藏着宇宙信息,很需要不停的计算下去。我的天啊,有些知识岂是一个国能比喻形容。要明白这些貌似简单的知识点在千年之前是怎样的存在,试想再过千年之后,又该是怎样的一个知识体系。至少可以想象,现在貌似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对以后也只是一个简单问题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