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香港艾华拍卖公司2024年11月拍卖目录第1427号拍品如上图。西式封预印寄件地址“THE CULTRAL STUDIES INSTITUTE OF NATIONAL KWEICHOW UNIVERSITY/KWEIYANG HWACHI”(贵阳花溪国立贵州大学文学院)。正面贴华东区第二版邮运图100元邮票一枚,背面贴上海大东版飞雁图黔区加盖改值400元邮票八方连,合计邮资3300元。销“贵州/花溪 卅八·十二月·廿八”点线式三格日戳,贴蓝色航空标签,寄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芭芭拉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邮件抵美后加贴杰斐逊像3分美国票一枚,背面销圣塔芭芭拉1950年2月21日机盖波纹式到达戳。</p> 这是一件珍贵的贵阳解放之初的区票国际航空实寄封,其中涉及的亮点及相关疑问非常值得研究解读。 一、关于黔区加盖改值票混贴华东解放区票的问题:贵阳的解放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此封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寄出,贴用十二月一日发行的黔区加盖改值400元票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该套改值票本身有100元面值,为何要混贴华东解放区邮票?笔者的合理推测是:当时的国内平信基准资费是300元,而黔区加盖票没有200元和300元面值,所以导致100元面值消耗特别大从而导致短缺的情况发生。而当时解放贵州的是华东野战军第五兵团的部队,因此用随军携带的华东解放区邮票作为临时替代,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二、关于资费问题:首先,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零二月一日以前,国际国内民用航空已经全部停运,当时不可能提供航空邮件服务,也没有制定航空资费标准,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本邮件不是按照国际航空资费标准贴用邮资,至于航空标签,应该是寄件人私自贴上的。其次,当时的国际平信基准资费是1500元,但又没有规定续重的资费标准,所以即便是超重邮件,也不好判断3300元的贴票金额是怎么来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关于加贴美国票的问题:从正面原收件地址信息被划销,并新加收件地址信息,以及标注“Please Forward”(请改寄)文字来看,邮件有改寄的情况,加贴的3美分邮票,极有可能是收取的改寄费用。 四、关于戳式尤其是年份字钉的问题:解放之初,各地邮局继续沿用民国期间的邮戳(点线式三格戳居多)作为营业用戳,这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年份字钉继续沿用民国纪年的却不多见,本件销票戳年份字钉“卅八”明显就是民国纪年,估计当时距解放才一个多月,一方面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文件,另一方面邮局人员的意识也不够强,所以才导致解放初期继续沿用民国纪年字钉。 此件邮品起拍价4000港币,最终以24000港币成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