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奥鸟巢 —— 国家体育馆重游参观组照

洪哥警影

<b>△首都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以其高端大气的外形与举办的众多国际比赛,成为北京近几年新地标之一。</b> <p class="ql-block">△<b>美轮美奂的首都北京“鸟巢”,是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其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所以从不同方向观看或者拍摄,会捕捉到造型多变的鸟巢。只有亲自站在鸟巢面前,才能真正体会到纵横交错的钢铁枝蔓,编织出的宏伟壮丽。</b></p> <font color="#ed2308"><b>北京</b></font><b><font color="#ed2308">双奥</font></b><font color="#ed2308"><b>鸟巢 —— 国家体育馆重游参观组照</b></font><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洪哥警影 实拍图集 制作美篇</font><br></b><div><br></div><div><b>国家体育场,又名“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也是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鸟巢超越了纯粹的体育或建筑概念,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已经成为国际交往的平台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br><br>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鸟巢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主体建筑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编制而成的椭圆外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最高处高69米。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b></div><div><br></div><div><b>2009年6月、9月,从警在职的“洪哥警影”本人,两次从湖南进京到公安大学高警中心受训,曾参与校方两次组织的前往鸟巢和水立方的参观活动,并用尼康卡片机拍摄了不少的见闻照片。</b></div><div><br></div><b>14年后的2024年10月16日,从警退休后的本人和家人从湖南长沙来首都旅游的第三天下午,再次游览了北京奥运鸟巢与水立方(另作美篇),并手持尼康D810+VR24-70重拍了本篇组照;照片图集的文字注解,摘编百度等网络资料。</b></div> △<b>鸟巢的外观之所以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就是考虑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尽量减少人工的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巢”内使用的光源,都是各类高效节能型环保光源。在行人广场等室外照明中也尽可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b><br> △<b>奥运鸟巢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b> △<b>首都奥运鸟巢设计大纲要求“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用世界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在节省能源和资源、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及光污染的防护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的应用等方面符合奥运工程环保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树立环保典范。”</b><br> △<b>鸟巢内部的金色大厅双奥展区:游客购票后从鸟巢正西入口检票进入,迈步进入鸟巢金色大厅,金色的棚顶与红色的地毯形色交织,典雅华美。</b> △<b>这里的“双奥”火炬、雪花引导牌、和平鸽灯笼,可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丰富多彩的“双奥”文化,受到游客们欢迎,纷纷拍照合影留念。</b> △<b>夜幕降临下的鸟巢,更是美到极致。夜景灯光将整个鸟巢点亮,周边水系波光潋滟,与鸟巢的灯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b><br> △<b>北京奥运鸟巢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其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是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b> △<b>首都鸟巢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以其高端大气的外形与举办的众多国际比赛,成为北京近几年新地标之一。</b> △<b>鸟巢看台坐落在由地面缓缓坡起的基座平台上,观众可由奥林匹克公园沿基座平台到达体育场。基座北侧为下沉式的热身场地,通过运动员通道与主场内的比赛场地连通。</b><div><b><br></b></div><div><b>鸟巢基座以上部分共七层,设有观众服务设施、媒体工作区、贵宾接待区以及商业区等。基座以下部分共三层,设有零层内部环路、停车场和大量功能用房。碗型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并在上、中层看台之间设置包厢及其座位区。</b><br></div> △<b>北京鸟巢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外形,空间结构新颖,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b><div><b><br></b></div><div><b>交错编织的巨大外立面,错落有致、光影斑驳的集散厅,直上云霄的钢结构大楼梯,犹如森林般的钢结构顶棚……不同的欣赏角度将会令游客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美感。</b><br></div> △<b>游客若买了110元的贵宾票,那么除了50元参观票游览的内容、鸟巢空中走廊,另增加贵宾区,金色的大厅,金色的通道,金碧辉煌又不失庄重的休息室,可谓集“高大上”于一体。</b> △<b>流水银厅:流水银厅内,手工绘制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马球、蹴鞠、举重、对弈等古代运动,勾勒出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卷。</b> △<b>祥云金厅:红色的祥云地毯铺地,纯洁的和平鸽点缀,屏风上的《沁园春》气势磅礴。目之所及优雅绚丽,庄重典雅。这里是重要活动时接待各国元首、政要,以及各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场所。</b> △<b>“鸟巢欢乐购”售卖柜台,经由专业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独一无二的正版鸟巢伴手礼,颇具纪念意义的鸟巢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排队挑选,纷纷把“鸟巢”带回家。</b> <b>△鸟巢展柜中在北京奥运中频频升起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b> △<b>奥运文化遗产长廊:乘坐电梯到达鸟巢五层。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奥运文化遗产长廊。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道具及比赛器材缶、古筝、竹简等开幕式表演道具,铅球、标枪、船桨等比赛器材。置身长廊目接不暇,仿佛回到了2008年奥运会,那个火热的夏天。</b> △<b>鸟巢赛后运营展: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双奥”鸟巢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激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多元化经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一份份详实的图文展示资料,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赛后鸟巢。</b> △<b>鸟巢内部密密麻麻将近10万个红色观众席颇为壮观,同时陈列着鸟巢建筑工程相关、奥运主题相关的一些展览,这是购买50元参观票在鸟巢内部能够游览的内容。</b><br> △<b>若买了80元的鸟巢空中走廊(简称“顶美”)票,除了游览上述内容,还能在鸟巢五层北侧坐电梯上顶部——原先祥云火炬塔所在的地方,透过脚下的钢网眼,纵横的钢结构、鸟巢内景观一览无余。</b><br> △<b>在“鸟巢”中足球场地的下面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井。它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b><div><b><br></b></div><div><b>在“鸟巢”顶部装有专门雨水回收系统,被收集雨水最终变成可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诸多先进的绿色环保举措,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b></div> △<b>《伟大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史诗展:往上走来到六层,就能看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道具展”。鸟巢以新颖多变的展陈组合形式,将诸多实景道具进行展示,带你穿越“时空隧道”,重温党的百年辉煌。</b> <b>△钢结构森林:穿过奥运文化遗产长廊,便来到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令人惊叹的现代艺术建筑,鸟巢五层钢结构森林。</b> △<b>空中观光走廊:“顶美鸟巢-空中走廊”位于鸟巢屋面,全程约1000米的旅游新路线,实现了整个鸟巢屋面的南北贯通;游客能俯瞰到水立方、奥林匹克中心园区、龙形水系和北侧奥运瞭望塔,向南可远眺城市中轴线。</b> <b>△北京双奥鸟巢官方纪念品礼品店</b> <b>△北京“鸟巢”最大特点就是钢架铸巢,对于钢材以及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不规则的钢结构构件穿插交织,铸就了“鸟巢”的铁骨钢筋。置身鸟巢钢铁森林中,感受到的设计理念、审美观念和建筑手法,体现出一种环环相扣的“返璞归真”。</b> △<b>场外部由树枝般交错的钢材编织成“鸟巢”的形状,高低起伏的弧形线条使它看上去像律动的生命体,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原先置于鸟巢顶部的祥云火炬塔现在搬到了鸟巢东北侧的火炬广场,在体育场外就能看到它。</b><br> <b><font color="#ed2308">重游鸟巢,感受北京奥运神奇建筑的经典场馆,</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再拍鸟巢,影记首都双奥中华体育的宏伟业绩!</font></b></div> <b><font color="#ed2308">【美篇备注】</font></b><div><b>2009年6月、9月,从警在职的“洪哥警影”本人,两次从湖南进京到公安大学高警中心受训,曾参与校方两次组织的鸟巢与水立方参观活动,并用尼康卡片机拍摄了不少的见闻照片。<br><br>14年后的2024年10月16日,从警退休后的本人和家人从湖南长沙来首都北京旅游的第三天下午,再次游览了双奥鸟巢与水立方(另作美篇),并手持尼康D810+VR24-70重拍了本篇组照;照片图集的文字注解,摘编百度等网络资料。</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