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幼儿阅读(10):两则有趣的对比

阿福

<p class="ql-block">就像走一条缓缓上升的木栈道,民国新国文于文言文的引导,是从最低处起步的。然后一步一个台阶,而且每一个台阶都很低,小孩抬腿蹬脚不费力。而且,频繁出现一段好走的平路,小孩于不知不觉中,便登到了高处。最关键的是,课文内容跟小孩生活高度吻合,就像塞娃阿编美国小学课本一样,全是小孩一听就明白的事,这跟我国现行小学语文中的文言文课文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现行课本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司马光”,兀然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上册里面,是它的第24课。全文是一字不差地摘自《宋史·司马光传》的古文言文。凑巧的是,新国文也有同名课文,出现在第三册里面,是它的第15课,这相当于现行课文系统的二年级上册。它早于现行课文一个年度,且此前已经有114课的铺垫,其根基打得早且打得扎实。</p><p class="ql-block">现行课本是直接引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文字,而新国文则对《宋史》原文有较大幅度的改动,以便容易让小孩接受。现在,我们不妨在此把这两篇同名文言文课文一并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现行课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有一儿,误堕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光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新国文)</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者30字,后者42字。同是文言文,前者简古粗犷,后者平易细腻。前者没讲司马光当时多大年纪,你可以认为他是群儿中的一个,也可以把他排除于群儿之外。所以,后者加“司马光幼时”一句,是对前者的疏漏来一个补救。当然,这不是宋史的错,因为它于此前有“光生七岁”的交待。问题出在编课本上,编者拘泥原文,怯于改动,若从“光生七岁”起摘用,觉得字数太多,而且前面有艰深词语“凛然、左氏春秋”等,很难给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孩讲,所以糊涂编排。</p><p class="ql-block">底下有“庭”与“庭前”之别,显然后者更容易让小孩接受,也便于朗读。后面一句分歧最大,即后者对前者的改动幅度相当可观。后者给“一儿”前加了个“有”字,读起来更顺;前者讲这个孩子往瓮上爬,瓮是口小腹大的陶器,可能宋朝的瓮比较大,收口也比较缓,就跟现代的缸差不多,小孩掉得进去,后者直接把瓮改为水缸,因为小孩能看到的瓮多数连一个头都塞不进去,这一改,就让前者的“没水中”变得多余,而“误堕”比“足跌”更平易,更容易让小孩理解。也由此可见,新国文的编者其文字功夫之深。</p><p class="ql-block">下面,前者的“众皆弃去”,只说别的小孩都跑掉了;后者的“群儿狂叫,皆惊走”,则生动起来,小孩惊骇、恐惧、尖叫,场面感强烈;前者拿“众”字替代前面的“群儿”,而后者连用两个“群儿”,却没有死板感觉。再往下看,前者的“光持石”是讲司马光手里拿着石头,接下来的“击瓮破之”“水迸”,也讲的是事件本身,这里虽用词准确精到,但流于浅表,而后者的“光俯取石”则强调动感,接下来的“急击缸,缸破水流”,则有紧张场面以及其后的松了一口气,故后者对人的描述是强于对水的描述的;前者的“水迸”比后者“水流”更有文学色彩,但读起来多少有点造作感觉。</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句是关键,“活”与“不死”,粗看没啥区别,其实大有讲究。通常认为,人若死而复生,才算“得活”,人没死的话,本来就活着,“得活”用在此处是用词不当;“不死”才是真实情况,因为当时掉入缸中的那个小孩正在往死的方向去,司马光砸了缸,终止了这个死亡过程,救了这个孩子。</p><p class="ql-block">另外,跟白话文一样,文言文的好坏,也能靠朗读辨得出来。你不妨把这两篇小学课文连读五六遍,仔细品评,慢慢感觉,体会其文字的声调、节奏及现场感,这就容易让你分出它们的高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行小学课本的第二篇文言文课文,出现在三年级下册里面,是它的第5课“守株待兔”,这也是一字不改地摘自《韩非·五蠹》。阿福有幸找到另一套文言文小学课本《最新国文教科书》,它是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小部分全十册,其第二册第41课,也是“守株待兔”。同样,我们在此也把这两篇同名文言文课文一并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现行课本)</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田中有古木一株,兔误触之,折颈而死。田夫得兔,喜甚,遂置其田器,不事耕种。日守株下,冀复得兔。久之,田亩荒芜,兔终不可得,为邻人所笑。(最新国文教科书)</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者39字,后者54字。就跟上则对比一样,后者更注重小孩的接受程度,所以对战国时期的古原文有改动。你的目的是让小孩学文言文而不是一味保持古文的原汁原味,研究战国文字或宋朝文字是专家的事跟小孩没关系,所以,后者对原文的改动很有必要,而且改得好。老话讲,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我们看不懂现代的抽象画,也看不懂古代的文言文故事,但我们可以把主题接近的两幅画摆在一起细看,可以把同名故事一字一句对照着慢读。</p><p class="ql-block">前者讲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国,后者单刀直入,直接讲田地里的事,先说“田中有古木”(原文的“株”字,并无“古木”之义,虽然小孩容易懂,但有篡改之嫌,这是该文的一个小瑕疵),后说“兔误触之”(一向动作敏捷的兔子,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并把当事人由战国习称的“耕者”,改为清朝习称的“田夫”。底下的“喜甚”二字是编者添加的,高兴得不得了,把得兔田夫的心情写出来。然后,又把翻土农具的“耒”改为“田器”,可能编者认为这个耒字太过古老,民间不说这个字(恰恰江西话,赣语,保留了这个古字的古义古音),就拿笼统的“田器”取而代之。其后的“不事耕种”“田亩荒芜”,都是编者添加的,这是对“释其耒”的进一步解释,让小孩明白它的前因后果。</p><p class="ql-block">最后,后者的编者把“宋国”改为“邻人”,因为前面没提宋国(这怕是编者担心二年级小孩还没有国的概念,跟他们讲不了战国时代的七国纷争);前者的“身”字,小学语文老师把它解释为自身或自己,这没错,可能这样的战国词语,不为清代人常用,后者把它删除,甚而干脆拿掉主语。</p><p class="ql-block">全文中,后者保留了两句原文“折颈而死”“冀复得兔”,并把“兔不可复得”,改为“兔终不可得”。这里去掉一个“复”字,是因为前面有个复字了,并加了一个“终”字,一是讲明这是最终的结果,二是读起来更顺。</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给小孩读文言文,若照搬古代原文,小孩读起来吃力,老师也教得吃力。新国文和最新国文对《宋史》《韩非》的改动,一是有这个勇气,二是有这个文字功夫,三是不怕烦难,其志可嘉,叫人佩服。</p><p class="ql-block">由网上看到,现行课本的“守株待兔”,多被译为如下一段白话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凑巧的是,阿福给自家小女孩编写的自编课本中也有“守株待兔”,其正文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有一块田,这田里有一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来,一头撞到了这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此后,这个农夫就扔了锄地的锄头,成天守着这个树桩,希望再次捡到一只给撞死的兔子。结果,他没有捡到第二只兔子,而他的农田却荒芜了,他自己也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福不怕丢丑,不是打擂台,并非比高低,聊博一笑而已,嘿嘿。</p> <p class="ql-block"><i>(题图为网络撷取)</i></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