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问,什么是禅意生活?其实行、走、坐、卧都是禅,学会放下就能远离烦恼,身心解脱便可轻松自由。就像普通人吃饭,专挑爱吃的,而禅者有啥吃啥,处处随缘,处处自在,有车坐车,无车安步,于事无事,不见是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人的心灵变得博大,无分别心、无取舍心、无爱憎心、无得失心,无执着心,便能获得快乐与平和,人生便无烦恼。肩扛重物,喘息艰难,又怎能轻松前行呢。</p> 我常想,最好的生活应是把复杂的事情变成简单。禅修并不需要到深山里打坐,脱离时间与空间的约束。禅意生活更多的是修心,时刻监督检讨自己的内心。只要经过一番修持,生活就能变得简净。 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就是佛家讲的参禅。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生一念,不驻其心,不受影响,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拥有一颗平常心,回归本真,这便是参悟人生,便是禅。所以,人静才能入禅道。 禅也是一种人人可解的生活体验,是锻炼思维智慧的一种方式,因为做事与修行是分不开的。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存在主义者所感到的生活苦闷,在禅家那里体验到的则是禅悟的喜悦。可以说,离开了生活,就没有禅。作为美术家,也有人称我为禅意画家。笔墨干净,俊逸清雅,线条简洁,以画言志,圣洁如诗就是我的追求之一。 我想让作品表达出自身不流世俗的品格、勤奋的修为、空灵的悟性和求索的精神。创作上力求“以物言志,抒己之情,出离脱俗,一画一态,不断创新,绝不重复”。画面虽然简洁几笔,确能看到人生的深邃和清净无染,给观者带来心灵上的宁静与祥和。 生活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思绪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我们的内心被污染得太多,很多人没有洗净自己的灵魂。 中国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清代刘熙载也说:“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德是道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书画,可感悟道不见而德可见。儒家执中贯一,道家抱元守一,佛家万法归一,都是从一不二。 <p class="ql-block"> 画荷,我是用心的。禅画,我也是用心的。在经久勤勉、上下求索、精心揣摩、笔耕不辍、孜孜探求中,以缄默内敛的意志于纷繁浮躁中寻得一方宁静的“乐土”,“出离”于烟火之中。</p><p class="ql-block"> 凡是写“佛”字写“禅”字的书法家,亦应一心清净,不着不染才行。</p> <p class="ql-block">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虑”“思维修”。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让内心安定,集中精神去思考佛法。因此在书画实践层面,艺者必须排除杂念,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书写出洞察本性的作品。用心灵的平静和智慧,体现精神上的修炼与平静。它与正常情况和生活状态下的书画绝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 我想修习成禅意之美,从喧嚣的俗世闹市中,踏入那片宁静秀美的“桃花源”。整理好自己,不念,不怨,以后的日子,各自安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刘纯,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久居北方。大学。工艺美术师、摄影家、主任编辑、美术家、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书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并被国家级协会、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丛林寺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内外著名教授、著名画家、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企业家和美国、加拿大、韩国友人收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