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容提要】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型筑路机械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笨重手段,石夯早已不见踪影,退出了当年的舞台,但它曾经辉煌的岁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人间。夯歌远去了,那高昂的夯令声和砸夯的年代,让人们记住了乡音,乡愁。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们有理由怀念远去的石夯,因为它夯实了大地,也夯实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我怀念遥远的夯令,因为它唱红了山河,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工地再无石夯号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十岁以上的人或许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曾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拦河筑坝、兴修水利、蓄水灌溉、平田整地的行动,一到冬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地,那个时候,修筑堤坝主要是土方工程,男女老少齐动员,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架子车、扁担锄头箢箕等简单的工具,从其他地方挖土运到施工的现场上,靠人力一层层把土铺好,然后用沉重的石夯把松软的虚土夯实,从而筑成能够有效抵御洪水冲击的堤坝。石夯就成了当时拦河筑坝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凡有工地的地方,就有打石夯的号子声。</p><p class="ql-block"> 石夯,主要功用是夯砸、拍打填土,以使土与土之间结合致密。据史料记载,夯具从战国、秦汉之际一直到元时期皆有发现。可谓夯的历史久远。石夯是夯土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夯实土壤,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手夯、抬夯、悠夯等,适应不同人数操作的需求。石夯的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施工管理、材料采集供应和施工建造方法等方面的独特创造,如“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科学经验。</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衡阳,常见的是四人抬的四棱柱体石夯,也有少量的悠夯。石夯由夯头、夯把和四根粗麻绳构成。夯头通常用青石碇子作成,石夯的四个侧面都是上窄下宽的梯形。上面的四方形边长三十厘米左右,底部的四方形边长四十厘米左右,高不足一米,重量几百斤以上。夯头上面正中心凿个几寸深的圆孔,用来安装木夯把。在夯头靠下面的四条边棱上,各凿一个圆孔,在每个圆孔上拴一条一米多长的粗麻绳。</p><p class="ql-block"> 打夯要讲穷众人的配合,重在学会听领喊人的口令,打夯的节奏如跳交谊舞一样有快、中、慢三种:如果要速度快打,领夯人一般喊的是三字令,如喊“同志们哪”,夯即快速向上,抬夯人应声“嗨”,夯下落,“加油干哪”,“嗨”……如果要速度中打,领夯人一般喊的是五字令,如喊“小伙加油干哪”,夯即中速向上,抬夯人应声“嗨---哟”,夯下落,“农业学大寨哪”,“嗨---哟”……如果要速度慢打,领夯人一般喊的是七字令,如喊“千斤石夯四方方呀么”,夯即慢速向上,抬夯人应声“哎哎哟呀---哎哎哟”,夯下落,“贫下中农㧓手上呀么”,“哎哎哟呀---哎哎哟”……。当然,五字令拖长也可变为慢速夯,七字令喊快也可变为中速夯。据说当时有懂音乐的人认为,打夯号子作为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调子,是艺术创作不可多得的源泉,有的地方还将劳动夯歌挖掘整理搬上舞台。</p><p class="ql-block"> 打夯是乡村最富有诗意的一道风景,夯地基时,四人各用手抓住夯把,由一人吆喝指挥,大家先屏住一口气,再贯力于手臂,不遗余力地一起举起那死沉死沉的石夯,再撒手任其自然落下,那一吆一喝,一呼一吸和夯锤的一起一落,共同上演最富有力量和最浪漫的集体舞,在当时我们这些孩子们的眼里,打夯的热闹场面仅次于说书唱戏演电影。打夯是一件十足的力气活,挑选打夯的人时,要求个头高低差不多,身体要结实有劲。最为关键的是领夯人,必须是有号召力的人,还要反应灵活、能说善唱、声音洪亮,不但能唱传统的打夯曲调,还能现编现唱眼前的一切人与事,触景生情,临场发挥,唱出的词又要通俗易懂,风趣诙谐,犹如一个乐队的总指挥,领着大家尽情展现他们的歌喉和优美的舞姿。喊夯的人每领唱一声,大家一起高声附和一声,有唱有和,节奏感很强,也会增添更大的力量,举得更高,落得更稳,砸得更实,场面和气势颇为壮观。当喊夯的人手扶夯杆,用洪钟般的嗓子吼出号声: “爷儿几个抄起夯啊!”这是起夯的口令,是让大家准备好,各在其位,同时弯腰,一起伸手用力抄起石夯,“嗖”地提起一人高,又举过头顶,同时喊出:“哎嗨哟嘿!”夯歌音停,笨重的石夯随声落地,发出沉闷的 “咚”声,震得脚下的大地微微颤抖。领夯人在打夯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其他的人,主要是在领夯人的号子中配合用力。打夯号子就是劳动号子,它是人们从事沉重的劳动时,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和振奋精神而唱的歌。它能解除疲劳、激发干劲,使沉闷变得活泼,使沉重的变得轻松。夯号的内容不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它主要是领夯人触景生情、信口编来的,内容都是诙谐幽默、积极向上、鼓舞士气的。</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看见打夯,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的演陂区决定组织全区的强壮劳力在库宗公社修建小沅冲水库,我那时是大队会计,被留守在本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工地送材料,见到了那种万人挖土取泥和百人举石夯土的壮观场面。筑水库大坝的用土是从河两面的山头上挖取的,民工用架子车和箢箕一次又一次的运送到大坝工地上,由工地技工人员用自制的有尺寸且尖头的木“丁”字尺测深㳀找面平,待土层铺好后,各大队的夯工统一上阵,几十盘夯在一个高挂的高音喇叭的统一夯令下开始夯实。喇叭里传出了粗犷悠长、豪迈有力、号词幽默、曲调和谐的号令,听起来像催动千军万马的战歌;工地上代表各大队的红旗迎风飘扬,随夯号的附和声响彻云霄,几十盘沉重的石夯在空中上下翻舞,当夯统一落到地面上时,沉重有力,地动山摇,场面之宏大,气势之壮观,情景之动人,使我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型筑路机械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笨重手段,石夯早已不见踪影,退出了当年的舞台,但它曾经辉煌的岁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人间。夯歌远去了,那高昂的夯令声和砸夯的年代,让人们记住了乡音,乡愁。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们有理由怀念远去的石夯,因为它夯实了大地,也夯实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我怀念遥远的夯令,因为它唱红了山河,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