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体育场自1933年落成,就成为青岛建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青岛市文登路9号,依山临海。北为太平山,峰峦秀丽,树木参天,红瓦的小楼掩映在山坡的绿荫之中;南临大海,涛声阵阵,水天一色。市立体育场落成之前,汇泉就有始建于1924年的万国体育会(曾叫青岛竞马俱乐部后称青岛赛马场)。 青岛能拥有这第一个体育场,有两个无法绕开的重要历史人物,一个是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一个是山东大学体育教授宋君复。话说1932年,在张学良的资助下,时任东北大学体育系教授的宋君复作为教练,带领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体育竞赛虽未取得名次,回国时他却带来考察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资料和照片。 宋君复不愿回日本占领的东北,与同在东北大学体育系任教的郝更生夫妇一起来山东大学任教。1932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第16届华北运动会上,作为青岛代表团教练宋君复,还担负着沈市长安排的任务:争取17届华北运动会来年在青岛举办。青岛直辖市政府,想借此机会完善城市功能。可是,主办方把举办权交给了山西太原。 但是,到了1933年10月,华北运动会却是在青岛拉开了帷幕!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机缘巧合:原来,1933年夏天,山西突然发大水,到了7月份,太原城的大水还是没有排出去。一场洪水把太原的承办权冲掉了,青岛市政府特批了760公亩土地建体育场,目标锁定华北之最,可容纳观众15000人,限期三个月完成。 当年,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为迎接运动会,召集了教育、工务部门设计人员及体育专家,商议筹建青岛市体育场事宜。宋君复在筹建体育场的商讨会上,展示了洛杉矶体育场图样,几经讨论研究决定采用洛杉矶体育场的样式修建,体育场按此图样四分之一的比例缩建,场址就选在山清水秀的汇泉村前,枕山抱海。 体育场由青岛市工务局郑得鹏、马永祥设计,市政府投资了19. 26万元。于1933年3月正式动工修建,6月底全部建成,4个月竣工。田径场是德国人地姆博士所创,椭圆形400米一周的弯道6条,直道8条,弯道由三个半径组成,离心力小,同时因弯道半径短,也便于清晰地观看比赛。 体育场北大门(主楼),由3层门楼组成,设有3个拱形入场大门,内侧顶端设钟楼,雄伟壮观。体育场周围环以15级看台,可容纳15000人。体育场除田径赛场外,还设有排球场和网球场。场内的照明设施、场外的绿化美化都带有西方特色,整个体育场当时称得上是全国一流的。 青岛市立体育场建成后,沈鸿烈在体育场北门楼题名“青岛体育场”,并刻碑石镶嵌在城墙上。“自古盛世之民健而多寿,衰世之民多夭……民积弱已久……市属中小学加授军事训练,以冀贯通德智体三育”,建馆碑石上的字字句句都传达了建体育场的宗旨——“树民族自强之基础”。 这一年7月,第17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沈鸿烈任大会会长,张伯苓任总裁判。青岛的许多运动健儿参加了比赛,在田径、网球、棒球、垒球、游泳等项目上夺得冠军、亚军。从此以后,青岛的群众拥有了第一个体育场,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当有重大的体育赛事就在此举行。 青岛市立体育场,纵340米,横230米;内设田径赛场一区,是篮曲式400米跑道,弯道6条、 直道8条;北建门楼,环以看台,为阶15级,可容观众1.5万人。阶下区为窟室48间,周围有11个入口直通看台。田径场之东,设排球场4个、网球场6个(后改为篮球、排球场各2个)。 建国后,该场更名为青岛市人民体育场。1955年,又更名为第一体育场。1970年9月17日下午,国家队著名跳高选手倪志钦和省田径队在此进行表演活动,引发一场严重的踩踏事故 ,成为青岛体育史上悲惨一日。1986年,增建足球场灯光设备,铺设了塑胶跑道。之后,各类比赛接待不暇,成全国利用率最高的体育场所之一。 2000年,青岛市政府将第一体育场推倒重建列为十二件实事之一,当年10月改建工程拉开帷幕。经过大规模改建后,体育场占地面积10382余平方米,设计使用寿命是一百年,可以保证全年全天候使用,观众看台安装了20525个玻璃钢材料的靠背式座椅,看台20排分为11个区,不同的区域选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 2003年11月,重新建成的体育场更名为青岛市天泰体育场。作为唯一的市级中心体育场,这儿曾为各级运动队甚至国家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而当年的市立体育场,随着城市发展已彻底地掩没于岛城中。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18.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