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临汾市襄汾县</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11.30(周六)</p><p class="ql-block">出行方式:岩羊户外两日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黑神话:悟空》取景地汾城古镇</b></p> <p class="ql-block">受益于大火的《黑神话:悟空》,山西文旅终于出手。不过因为汾城古建筑群本身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的条件,所以目前只开放了部分文庙和城隍庙。至于明伦庙、鼓楼等更多区域,目前还在维护当中。</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汾城16公里处,原为太平县城,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古太平县城在唐贞观七年,由古城镇迁于此地,经历朝历代建设,在汾城留下大批古建筑,被誉为 “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因大多建筑都处于封闭状态,此行只浏览到鼓楼、学前塔、城隍庙以及文庙。</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庙内影壁、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文庙始建于唐,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复。和城隍庙一样,这里的文庙从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殿等建筑一应俱全,难得的是不仅古建筑保存完整,连院内数百年来的古树都依旧保留了下来。文庙大成殿西侧的明伦堂也始建于元代,曾为明清府学所在地,现内收藏石碑几十通。文庙供奉的是“万世师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教育家孔子</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传统的斗拱、檐口、门窗等元素,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古代建筑史、艺术史、宗权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城因城隍庙做了粮库,文庙做了学校而得以保存下来,又因无资金拆迁而幸存,襄汾建筑群是最值得看的是,原汁原味的古街道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汾城鼓楼为方座双层、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5米左右。方形底座中以十字券洞式拱门通向街道,四角飞翼高挑,威严而壮观。</p> <p class="ql-block">学前砖塔,是一座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高约24米,塔基周长20米,始建年代不详,但现存结构完好。</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镇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古老建筑之美,更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与生活气息。如果你厌倦了那些商业化严重的旅游景点,不妨来汾城走一遭,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真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陶寺遗址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该博物馆占地面积74.4亩,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展示节点。</p><p class="ql-block">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陶寺遗址对探索早期国家的起源及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以“自然与文明之光”为主题,分为“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三个基本陈列单元,以及“陶寺考古”和“临时展陈”两个专题展览。此外,还有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广泛运用数字化复原、现代化展陈与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的交互场所 。</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出230件(套) 珍贵文物,包括彩绘蟠龙纹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等。这些展品涵盖了陶器、铜器、木器、玉石礼器等,展示了陶寺文化的所有文物类别 。此外,博物馆还利用裸眼3D、智慧屏、电子互动沙盘等科技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陶寺先民的生活面貌和早期国家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一村两国宝——襄汾县丁村</b></p> <p class="ql-block">丁村,拥有丁村民宅和丁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丁村民宅,是我国北方现存较完整的明清民宅,被誉为“封建社会农业庄园”的活化石。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丁村古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再次更新入列该名单。丁村民宅呈东北、西南向长形分布,自东北至西南依次分成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保存较好的院落40余座。丁村明清民居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格局的民宅,其建筑艺术不但风格典雅、独特,布局错落有致,工艺精巧,而且在建筑装饰艺术上更具有特色,其无论是檐枋花板、雀替斗拱等构件的木雕艺术,还是柱础、门墩石、踏步石的石雕艺术方面均赋予审美的情趣和寓意深刻启迪后人的理念,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是家风家教文化宣传与传承的活教材。</p><p class="ql-block">丁村遗址是1953年发现,1954年发掘,是我国解放后首次发现的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发掘近万件石器,28种动物化石,更主要的是获得了三枚牙齿化石和一个幼儿右顶骨化石,大概距今十多万年。在丁村遗址发现之前,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早期的只有周口店北京猿人为代表,晚期的也只有萨拉乌苏、水洞沟和周口店山顶洞人等数处,中期文化遗址是个空白点。“丁村人”及其文化的发现,填补了这个中间环节上的空白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我国自己的专家发掘、研究的重要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旧石器考古学的里程碑,对我国古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古代气候及动植物等领域都有其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及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