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探秘:时光深处的广州记忆

二哥

<p class="ql-block">美友:二哥</p><p class="ql-block">图文:二哥(手机创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84095</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的现场教学活动,是走访广州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典型代表之一的永庆坊。永庆坊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建筑与风貌焕新。永庆坊位于广州老城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曾是破败的危房社区。2016年,广州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对其进行微改造,保留了历史风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恩宁路地块的历史环境要素,如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李小龙祖居、詹天佑纪念馆等岭南特色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作为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汇聚了数十项非遗文化,如醒狮、广彩瓷、珐琅等,通过打造非遗项目,让非遗走向市场、走近百姓生活,成为可购可学可参观的旅游项目,实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p><p class="ql-block">三是经济与活力提升。永庆坊导入了新兴产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家,成为广州的网红景点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永庆坊就已接待1087个代表团参观考察。</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之行的启示。</p><p class="ql-block">踏入永庆坊,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回廊,这里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扇满洲窗,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修缮后的新貌与现代元素的融入,又让人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活力火花,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p><p class="ql-block">永庆坊在改造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精心修缮了古老的建筑,保留了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镬耳墙、趟栊门等特色元素,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怀有敬畏之心,珍视先辈们留下的物质遗产,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新与快,应深入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让传统建筑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传承城市的根脉,使后人能从中窥探到曾经的生活图景与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p><p class="ql-block">漫步永庆坊,你会发现传统的建筑空间内承载着丰富多样的现代业态,创意工作室、文艺咖啡馆、潮流手工艺品店等错落有致。传统与现代商业元素的有机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消费体验和经济活力。这告诉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并非让其束之高阁,而是要通过创新的方式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利用现代科技、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转化,能使其在当代社会找到新的价值定位,焕发出新的魅力,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p><p class="ql-block">在永庆坊,无论是街头的粤剧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还是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都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群参与其中。这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当文化活动具有贴近性和互动性,才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通过教育普及、社区营造等方式,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传统文化在民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永庆坊之行,如同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让我们明白在时代浪潮中,只有坚守传统根基,拥抱现代创新,凝聚大众力量,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为城市发展和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与支撑。</p> <p class="ql-block">几点感悟:</p><p class="ql-block">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永庆坊的微改造实践正是对这一讲话精神的生动诠释和践行,通过“绣花功夫”式的微改造,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为老城市注入了新活力。</p><p class="ql-block">文化自觉方面,永庆坊的成功改造体现了广州对本土文化的自觉认知和重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主动挖掘、保护和传承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意识到这些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独特财富,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而不是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文化自信方面,永庆坊将非遗文化与旅游、商业等相结合,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欣赏,这充分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同时,永庆坊作为广州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岭南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自信。</p> <p class="ql-block">完稿于2024年12月21日晚11点。</p> <p class="ql-block">附录:收下内容摘录粤剧艺术博物馆前言。</p><p class="ql-block">“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p><p class="ql-block">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步形成;晚清同治光绪之际,粤剧在声腔、表演、剧目等各方面都呈现鲜明特色,艺术渐趋成熟,队伍也日益壮大。20世纪初至30年代,粤剧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的过程,向大众化、地方化和现代化有更大的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成为中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p><p class="ql-block">2009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