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潮汕吃喝玩乐之二

苟苟.grAnt fox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大晴天,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这样的好天气仿佛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早上在旅馆大堂里等车看到这些赶潮流的东西随手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椅子后面是他们当地的语言,通过导游解释略知一二。</p> <p class="ql-block">在陈慈黉故居旁种了很多芭乐树。看这挂满芭乐的树技,新鲜採摘,格价便宜。</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前美村,距汕头约20千米,由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宅第,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陈慈黉故居是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为讲好华侨故事和汕头侨乡故事,是成为汕头对外的文化展示窗口和连接海外华侨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这个名字在潮汕地区可能无人不晓,但出了潮汕,知道他的人就少了。陈慈黉是汕头澄海隆都前美村的村民,清朝末年著名的华侨实业家。他的父亲早年以红头船经营汕头至曼谷航线及海内外贸易起家,而陈慈黉接手后更是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成为泰国首富。他慷慨出资,为家乡筑桥修路,兴办学校,是老一辈潮籍华侨在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先行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跨入景区大门,眼前是一个麻石铺砌的广场,广场北边修有荷花池,虽然正值初冬,水面仅剩残枝败叶。池的东、西、北三面都是连片的房子,后墙对着池,高达六七米,坚固而结实。墙原是白的,由于年岁久远,灰黑的苔藓把大部分的白都渲染成了各种灰黑的图案,有点像黄宾虹的画。墙身上开着小窗,极具防御性。</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使用的建筑材料汇集了当时中外建筑材料之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饰以灰雕、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楼梯、天桥、通廊与屋顶人行道,里应外合,迂回曲折,扑朔迷离,令初晤者,如入八卦阵,被人盛赞为“岭南第一侨宅”、“潮汕的小故宫”。</p> <p class="ql-block">屋檐口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各式门窗造型及木雕石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吉庆、富贵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英歌舞,这种粗犷豪迈的民间广场舞蹈,可是咱们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呢!它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以及福建漳州等地的潮汕文化区域。表演者们画着梁山好汉的脸谱,手持英歌槌或手鼓,随着鼓声变换各种队形,场面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关于英歌舞的起源,那可真是众说纷纭啊!有水浒说,认为它是从歌颂梁山泊好汉的英雄事迹演变而来的;还有傩起源说,觉得它是从古代傩舞进化而来的,因为英歌舞里有些元素和傩舞挺像的,比如脸谱、服装和动作;另外,还有从山东经莆田再入潮说、外江戏说、练武说等等。它还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p><p class="ql-block">英歌舞演员在化妆。</p> <p class="ql-block">奔向南澳岛。南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属基岩质大陆岛,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团攝影班的同事拍的</p> <p class="ql-block">到南澳岛经过南澳大桥。南澳大桥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在蔚蓝的海面上,为人们带来无尽的震撼。在南澳大桥上岛处的启航广场灯塔,这座灯塔整体呈现鲜艳的红色,是颜值最高的一座灯塔。</p> <p class="ql-block">到逸发渔村体验渔民生活</p> <p class="ql-block">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抓到一只螃蟹</p> <p class="ql-block">在渔村吃过中饭后到青澳湾民宿安排住宿。休息片刻我们大家自由活动都朝南澳北回归线广场观看海和自然之门。</p> <p class="ql-block">“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上,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晚餐由导游安排在饭店里用餐。</p> <p class="ql-block">好贵的鱼胶</p> <p class="ql-block">赶海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三囱崖灯塔,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金交椅”,是一个无需攀登即可享受壮丽视野的免费景点。这里灯塔与山、海、石等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视野开阔到可以远眺海面上的南彭列岛,海浪层层拍打。三囱崖灯塔塔身修长,适合看夕阳。</p> <p class="ql-block">早上去看背影</p> <p class="ql-block">潮州龙湖古镇,这座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的千年古寨,都说是绝对是个值得一游的宝藏地!</p><p class="ql-block">走进龙湖古镇,你会被这里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古寨按照地舆学的九宫八卦设计,形成了独特的“三街六巷”布局。寨中央的直街形似龙脊,环绕着韩江和内塘湖水,因此得名“龙湖”。这里的建筑汇聚了府第、宗祠、商宅、书斋等各种类型,共计100多座,且保存完好。这些古建筑不仅体现了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还吸收了西方的建筑艺术,是潮州建筑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代富商黄作雨为其生母周氏所建。周氏是黄家的妾,按封建礼法死后是不能进祠堂的,但黄作雨出于对母亲的敬重,毅然斥巨资在其宗族祠堂旁建起了这座宽大、气派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侗初师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龙湖古寨的七户子弟为客家人王侗初老师养老送终后集资建造。王侗初是福建人,字侗初,曾在潮安县龙湖寨开馆授徒。他的生活十分艰苦,但甘于清贫,致力于培养龙湖人的子弟。王侗初和他的得意弟子谢姓弟子都没有子女传后,死后由学生“哀其无后,而设专祠以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泰佛殿,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韩江大桥东侧笔架山南麓,风光秀丽、松柏掩映,与新建的慧如公园相对应。开元寺泰佛殿,仿泰国云石寺而建,尽显泰国风情,不仅是佛教朝圣地,更是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吸引无数游客与信徒。</p> <p class="ql-block">潮汕风光,如诗如画。从美丽的海滩到千年古村落,每一步都是风景。游潮州龙湖古镇,总能唤起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感慨与悸动。漫步在石板铺就的小巷中,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历史的深处,与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古建筑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你的每一份善意,无论相识不相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