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

老孙(SunYiBen)

<p class="ql-block">皖南,中国的腹地,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看了《皖南事变》丛书以后,就十分向往这里。前几年获知我的同学郑树平的老家就在皖南泾县,并且他每年都要从宁波还乡住上段时间,多次邀请我们同学到他老家游览观光。前几年因疫情关系不能成行。今年十一月初,他又一次邀我们前往,我和黄性祥同学及其夫人欣然应邀前往。</p> <p class="ql-block">11月5日上午,我从宁波出发,黄性祥夫妇从上海出发,我们都乘坐高铁到达宣城,差不多时间先后到达。出站后,郑树平和他弟弟早已在站前广场等候。接到我们后,他们即刻开车带我们从宣城前往泾县。匆匆吃过中饭后,郑树平其大弟郑小平开车带我们到最具徽式建筑特色的黄田村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田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历经元、明两代的发展,在清朝达到鼎盛。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存清代建筑57处,单体建筑135幢,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屋宇高墙巍峨,巷道平直相通,明沟暗渠相连,东水西流,活水穿村。地面用卵石铺成美丽的图案,房屋内外墙和屋顶天花用本地特有的水磨花砖贴面,永不沾灰,崭新如初。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建筑工艺。走在黄田村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那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黄田古村后,我们感到震撼!还是震撼!那红色的灯笼和对联,以及“荣禄大夫”的字样,更增添了这座村庄的历史厚重感。黄田村还是暴红影视作品《大江大河》实地拍摄地点,这也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现代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黄田村后,我们得知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和宣笔均出自于泾县,很想见识一下宣纸的生产工艺。可惜尽管郑小平也是当地局级干部,多次与人沟通,生产宣纸的工厂单位也不让我们参观,原因是重点保密单位。这让我有些遗憾,但也更加好奇宣纸制作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到泾县还有第二大惊喜:诗仙李白所写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原来也在泾县。这个桃花潭自然得去看一看,不虚此行。第二天上午,郑氏兄弟三人开两辆汽车带我们到桃花潭参观。穿过千年古镇,老街大约有一千多米长,街道两边的店铺无不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卖的大多是宣纸宣笔和皖南的特产小吃糕点,更有那本地特产的佳酿,那个又香又醇的酒味,沁人心肺。当过知县的汪伦当年就住在镇街的西头,紧挨桃花潭。汪伦仰慕李白,总想有机会面会李白。于是,写信叫人捎给李白,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来后才知,桃花者潭名也,酒店者,万姓所开也!汪伦善意的谎言,使李白欣然而往。汪伦和乡亲们的纯朴善良加之热情招待,再加桃花潭自然风景,使汪伦与李白情义愈来愈深。李白住了数月,临别时,汪伦与众乡亲恋恋不舍,载歌载舞相送,感动了李白,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由此桃花潭名闻天下。我们在义门楼上眺望着桃花潭,仿佛也感染到李白与汪伦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桃花潭景区后,我们直奔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云岭在泾县的南面,四面环山,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平地,叫云岭镇。新四军军部在此驻扎了三年。参观完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后,我深深感受到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从弱到强,经过多少生与死,革命实在不易,今天的幸福平安就靠无数革命先烈奋斗而来……</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我们要到宣城乘高铁返回了。郑树平的小弟告诉我再好到宣城的敬亭山去看一看。我问为什么?他说:“李白有一首诗叫《独坐敬亭山》。”到了宣城,我马上打的到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城的北郊。敬亭山不是很大,也不是很高,但树木很茂盛,据说,夏天的时候特别凉快。而此刻已是深秋,我感觉不到它的凉快。山脚下是一个公园,公园有很多跳舞唱歌的人。因时间来不及,我也没往山上爬,只在公园里坐下稍息,打开百度查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李白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看了诗意解释,好像是说李白在官场不得志,落落寡欢……本来我到敬亭山来看看,心情很好,但看了诗解释后,心情也沉重起来……真正是为古人担起心来!</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皖南行快结束了,我坐在返程的高铁列车上,我在想:一千多年前泾县汪伦很热情好客,现代泾县的郑树平三兄弟也不差汪伦多少?三天里一日三餐都在馆子里,住宿、车辆交通、门票都是全包了。可惜我不会像李白一样写诗感谢,只能套用李白的诗:桃花潭深深千尺,不及树平对我情。这次皖南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这里的美景和历史,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