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还需重槌

踏雪飞鸿

<p class="ql-block">《响鼓还需重槌》</p><p class="ql-block">~推送徐志摩的《偶然(遇见)》进新诗群后的一些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典终究是经典,历经岁月沧桑,徐志摩的《偶然(遇见)》读起来一下子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思考和喜爱。这才是真正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细品我们新诗群里近期的作品,水准似乎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臃繁重叠、立意不新、主旨模糊、言之无物,品之乏味等问题,依然存在自嗨式、自恋式写作的问题。细思起来,我感觉我们目前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题目太过平庸(淡),缺乏吸睛能力”。这方面我们应该潜心学习,努力改进的。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方面的高手,比如《海定根新诗》第一期特刊中秀儿的获奖作品的题目《一杯槐花酿里的光阴》,这题目就非常“抓睛”,一下子就能挑起读者的好奇心,撩拨起继续读下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一篇作品以10分制考评的话,其题目至少占4分,因为读者对诗作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诗的题目是否有吸引力来实现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诗的题目的重要性。因为诗的题目就是作品的诗眼所在。人无眼难行,一首诗,一篇作品也是如此。诗的“三性合一”中的新颖性在诗的题目中最应该被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二是“立意不新,陈词滥调反复重弹,缺乏新意”。这个问题说白了,其实就是对日常生活缺乏认真观察和深度思考导致的。相比之下,本人比较喜欢这一期中的后来的《冬天的树》。</p><p class="ql-block"> 对于身边的事物大多数人都是熟视无睹的,但诗人却拥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其的“与众不同”并深入其中进行发掘,进而发现新世界。因为普通人是通过眼睛来看世界,很少过脑的,特别是对熟悉的事物;而诗人却是敏感的,会从不同的视角,通过眼睛审视后,用大脑进行深度分析、思考,用心再度掂量,一层一层剥洋葱式地来感知和体会世界的。善于多角度观察和喜欢深度思考是诗人异于常人的地方。后来的《冬天的树》从立意,到细节,再到展开都相对成熟,如果再细细打磨一下应该会更出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天的树</p><p class="ql-block">作者:后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欢看冬天的树</p><p class="ql-block">褪去生命的点缀</p><p class="ql-block">一根根</p><p class="ql-block">棱角分明的骨头</p><p class="ql-block">傲雪临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凸起的树瘤</p><p class="ql-block">皲裂的树皮</p><p class="ql-block">愈合的伤口</p><p class="ql-block">被风扭曲的筋骨</p><p class="ql-block">蚂蚁啃食过的深洞</p><p class="ql-block">一一暴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始终站着不动</p><p class="ql-block">折断的长剑</p><p class="ql-block">指向天空</p><p class="ql-block">等待</p><p class="ql-block">下一个春天</p><p class="ql-block">发出新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篇幅臃肿,表述杂乱,不够精炼”。古有吕不韦千金求删一字的故事(《吕氏春秋》),后有贾岛几年为“推敲”不断揣摩的典故,而现在的我们还在不自知地自嗨式、自恋式的无意义写作,想想,实在令人汗颜。出现这种问题其实是自己对好作品读得太少,研究不透,对自己要求不高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纸媒和自媒体发达,所谓的“诗作”铺天盖地,但鲜有精品。即便著名纸媒大刊上的作品和一些所谓的获奖作品其实也是很臭的,更别提那些自媒体上的了。如果你还停留在从流行的这些媒介上读取诗篇阶段的话,劝你该睁开眼睛,醒醒了。为什么?因为现在很多所谓的诗人和文化人是在附庸风雅,沽名钓誉,实为市侩化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尿尿体”、“口水体”、“自嗨(恋)体”的“作品”出现。另外目前一些所谓的诗评也要谨慎地读,不知你是否发觉现在很多诗评都是在“捧臭脚”。一些人已经把写诗评做为巴结名人,沽名钓誉,讨好权贵的途径和工具了;也有的诗评是“驴啃痒”式的,熟人之间,你吹我一下,我捧你一把。想一想:这样的诗评能有几零几两?</p><p class="ql-block"> 只有历经时间风雨捶打,洗却铅华的经典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所以奉劝大家还是多读经典,细品精品之作,“宁吃好桃一个,莫吃烂桃一筐”。</p><p class="ql-block"> 至于“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这个问题实在是复杂,短时间很难改变,这和个人的知识积淀,社会阅历,个人品味有关,千人千面,不好妄加评说。但“腹有诗书气自华”,既然你喜欢舞文闹墨,喜欢文字游戏,为什么就不能逼自己一下,玩出彩来呢?人的潜能往往都是逼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单就表达精炼而言,相比之下,本期邹晓霞的《母亲老了》堪为典范,寥寥几笔,就把年迈慈爱的母亲形象勾勒出来了,品起来还饶有意味,实在是不容易。其间细节的抓取和运用也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老了</p><p class="ql-block">文:邹晓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头发越来越稀疏了</p><p class="ql-block">像秋风中的</p><p class="ql-block">落叶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p><p class="ql-block">她每次包包子</p><p class="ql-block">都要在里面</p><p class="ql-block">夹上一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以篇幅长短来评判是否精炼,而应要以“表意完整,表述精炼”为标尺。</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自以为其中的“琢”应该是自我雕琢,自我完善。“响鼓还需重槌”,我坦诚不恭地谈了些个人感受,但愿对亲爱的你有所提醒,有所帮助。不恭之处,还敬请谅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傅廉伟作于20241221 冬至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