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圣诞节”与西方“圣诞节”之异同及儒释道思想精髓》<br><br>作者:沈建昌<br><br>今天上午去图书馆学习,朱老师一开课就讲了中国圣人及西方圣诞节的源头,我比较感兴趣——在我朋友圈里面也有不少信耶和华(耶和华是上帝的圣名,创造宇宙万物,是全能的神;耶稣是耶和华的儿子,救赎人类,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br><br>每年的 12 月 25 日,西方的圣诞节热闹非凡,而鲜有人留意到中国古代也曾有“圣诞节”。<br><br>在中文语境中,“圣诞”意味着“圣人的诞辰”。中国古代,皇帝被尊为“天子”,其生日成为全国性的重大节日,自唐朝起正式定为“圣诞节”,朝廷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和庆贺活动,百官纷纷上表祝寿,各地也纷纷进贡宝物欢庆,有时还会大赦天下,这一传统历经千年,一直延续至清朝,充分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等,他的生日也被定为“圣诞节”。从汉朝开始,历代帝王就对孔子进行祭拜,明清两代孔子的地位达到了顶峰,各地州县、学校都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这反映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除了皇帝和孔子,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以及民间信仰的关公等,他们的生日也被称为“圣诞”,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多元的信仰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br><br>西方的圣诞节最早由明末清初的耶稣会传教士提及,它是一个宗教性节日,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才开始在中国沿海城市流行起来,起初被称为“外国冬至”,到了民国时期才正式定名为“圣诞节”并逐渐走向世俗化和商业化。<br><br>如今,西方圣诞节已成为全球性的节日,中国也有很多人参与其中,但极大部分人坚守传统或持批判态度(称呼为异教徒)。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珍惜自身的文化传统,既不盲目追捧,也不盲目排斥。<br><br>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的“圣诞节”内涵极为丰富,体现了对皇帝、孔子等神圣人物的敬仰以及社会的多样性;西方圣诞节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背景,反映了西方人民对耶稣的信仰以及社会的消费、娱乐和全球化趋势。<br><br>总之,这两种“圣诞节”都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圣人之道源远流长;<br>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br><br>而欧美国家只有几百年的发展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才有了西方圣诞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祖先的文化智慧和有抄袭嫌疑。<br><br>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br><br>儒家强调修的是正气,浩然正气,天地长存。注重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以正心修身则能造化苍生,反之则会生灵涂炭。<br>道家追求修大气,养清气,无上无极,清净无为。重在治身、养生,遁世穷万物,练心见性,认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br>佛家致力于化怨气,养和气,心具无上正等正觉,慈悲入定,重在治心,明心见性,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信因果,渡人渡己,断烦恼,了生死,解脱世间一切痛苦。<br><br>“儒释道”思想各有侧重,其精髓可分别概括为三个字:<br>儒家——拿得起,以才学做事;<br>道家——想得开,以规律行事;<br>佛家——放得下,以善心待人!<br><br>结束语: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理性看待不同文化的“圣诞节”以及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