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回首知青岁月</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谨献给参建大瑶山隧道的知青战友们</p><h5 style="text-align:center;">(隧道局二处 陈东)</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我来看你啦,你一直都好吧,是不是也想我呀。</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要征集参建大瑶山建设回忆录作品通知的时候,立即勾起了我对那个火红年代的回忆,思绪也带回到了38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那个人声鼎沸的大山中。那一个个铁骨铮铮的臂膀仍历历可数,那一段欣欣向荣的壮丽岁月仍记忆犹新。那一幕幕大干快上、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工作情景、以及知青们的欢声笑语、轶闻趣事,犹如过电影一般浮现在我的眼前。在知青战友的支持鼓励下,我收集整理了当年发生在知青岁月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和片断,谨此献给曾参与过大瑶山隧道建设的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1981年知青张宝军、肖银宝、陈东、牛建利、苏长金、谢德福、肖金茂、宫国庆、王云晋在坪石填照相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1.踏上征程,开启知青集体生活</p><p class="ql-block">(1)、时光的印记:知青岁月之始</p><p class="ql-block"> 回首那段知青岁月,仿佛昨日之事,历历在目。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怀揣着梦想和热情,踏上了大瑶山的建设之路。</p><p class="ql-block"> 时间倒回到1980年9月,那时的我们,刚从高中毕业,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期待,从河南焦作家属基地出发,乘坐轰鸣的汽车,一路颠簸来到了济源留庄。在那里,我们成为了铁道部隧道工程局二处知青队的一员。那一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同时也带着些许的不安与忐忑。</p><p class="ql-block"> 知青队的成员主要是来自焦作和晋城两个家属基地的职工子女,我们共计五十多人。当时由于黄河4501工程的下马,隧道局全体转战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我们知青队也随之转战到了广东乐昌坪石镇。在那里,我们被安排在距离镇子六公里远的二处材料厂,我们称这里为“六公里”。</p><p class="ql-block"> 刚到六公里时,我们的住所是简陋的仓库,大家挤在一起睡通铺。半个月后,随着工作逐渐稳定下来,厂部对面也开始建设起宿舍、食堂、澡堂等临时设施。我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实而有趣。</p><p class="ql-block">在知青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抬元木、挖土方、打二锤、放炮等。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们的心是热的,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知青的集体生活也让我们收获了友谊和成长。</p><p class="ql-block">(2)、知青的岁月:共同奋斗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在知青的岁月里,我们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那些日子里,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欢笑、一起面对困难。那些日子虽然艰辛但充满了激情和活力。</p><p class="ql-block">我们记得那一次次的劳动竞赛,大家你追我赶地工作着;我们也记得那些雨天里依然坚守在工地的日子;还有那些夜晚围坐在篝火旁畅谈理想的日子……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在知青的岁月里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友谊。如今回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那份情谊却依然如初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p><p class="ql-block">(3)、成长的烙印:岁月中的磨砺与收获</p><p class="ql-block"> 在大瑶山建设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许多磨砺和收获。那些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也学会了如何独立生活。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让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回首那段岁月时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的磨砺和困难都已经成为我们成长的烙印。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p><p class="ql-block">(4)、总结与感慨:知青岁月永难忘怀</p><p class="ql-block"> 回首那段知青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那些日子依然历历在目仿佛昨日之事一般清晰可见。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岁月里我们收获了友谊、成长和磨砺也收获了人生的宝贵经验。如今回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那份情谊却依然如初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我们将永远铭记那段知青岁月永远珍惜那份友谊和那份共同的回忆也祝愿每一位知青战友都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5)、再忆知青岁月:岁月如歌,情谊难忘</p><p class="ql-block"> 在知青的岁月里,我们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充满了欢笑和温暖。每当回想起那些日子,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们曾一起在六公里装卸水泥、河砂挥汗如雨,为了大瑶山隧道的建设而努力工作。我们曾一起在食堂宿舍围桌而坐,边听评书边共享简朴却美味的食物。我们也曾一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围坐在篝火旁,畅谈理想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那些日子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共同度过了风风雨雨,也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变化。那些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6)、共筑梦想:大瑶山隧道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 大瑶山隧道作为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它的建设历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包括我们这些知青在内的全体参建人员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为了隧道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建设着这个伟大的工程。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祖国的热爱。</p><p class="ql-block">如今,大瑶山隧道已经成为了祖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每当想起自己曾经为这个工程付出过努力,心中总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二处知青队分组时的原始记录</p> <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一纸调令,知青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广东坪石六公里材料厂</p> <p class="ql-block">部分老知青1980年~1983年各月的出勤工天统计表</p> <h3>八十年代坪石镇的模样</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2、青春萌动,知青队的友情爱情</b></h1><h1> 1980年12月,从四川各地又陆续来了两批近30号职工子女子弟补充进了知青队。还记得当时从汽车上跳下的女知青中一高一低的两人最引人注目,一个是身材娇小、穿着时髦的蔡荣燕,她一头卷发,长着一张洋娃娃的脸,大家都称呼她"小燕子"。另一个叫马桂芬,身材魁梧、高大壮实,很多男知青假装路过她身边和她一比高下,她一米七多的身高让一些男知青望尘莫及。</h1><h1>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处知青队达到了80多人(最多时在册人数106人),重新编组的工作势在必行,董队长在会上宣布了各组正副组长名单:女工班一组(焦作)刘萍莉、王俊兰,二组(晋城)孙兰英、杨宝丽,三组(四川)冯玉蓉、赵萍,男工班一组孙建均、回冠亮,二组肖银保、陈东,三组罗国权、吴敬兵,四组张国梁、席先明。半年后又民主选举张国梁、冯玉蓉分别担任男女工班的班长。</h1><h1> 知青们大多是刚刚离开校门的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都来自城市,在家里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有的甚至连手绢都没洗过,到了知青队后,一切生活都要自理,第一次干这么脏累的活,任何父母见了都会心痛的落泪。但知青队的集体生活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也让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经受了磨练和考验。</h1><h1> 记得第一次装卸水泥,来了好几节车皮,刚开始卸车没经验,男男女女聚在一起,两个人抬一包,一步一步踉踉跄跄地抬到站台库房,抬了不一会,每个人都手脚发麻,效率很低。后来改成了两个人专门负责抬起来,其他人弯腰撅屁股反手扛腰上背起走。有一个叫姚美娟的知青,身高1.5米左右,体重90斤不到,她是第一个背水泥的女工,看到她都能背起走,大家也不再抬了纷纷效仿,这样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后来又改为自己搬起水泥来靠在挺着的肚子上小步快跑,效率不断提高。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狭小的车皮里热的像蒸笼一样,过了不一会大家的衣服就都被汗水浸透了,水泥车上、库房里弥漫着漫天灰尘,一个个知青脸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干活心切的知青们迈着急促的脚步根本无暇抹去脸上的水泥,只露出一双双大眼睛和一排排洁白的牙齿,不说话根本没有办法辨认出谁是谁。临近尾声,看着彼此的脸,哄然大笑,忍俊不禁。</h1><h1> 知青们的装卸任务都是细分到各班组的,分下来的任务,你不干就得别人帮你干,你若不去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当然也会孤立你、鄙视你,而且大家都非常认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观点,任务下达后每个人都会努力克服个人困难,互相帮助、同心协力地去完成。记得有一次,一下子来了十多节火车皮,足足有六百多吨水泥。任务分配给知青队男工班每组两个车皮,女工班每组一个车皮,我所在的班组在卸到第二车的一多半时,焦作晋城的女工已经完成了她们自己的任务,主动地加入到我们组的卸车行列,尽管她们早已经筋疲力尽。平时我们知青队的男工班经常帮助女生干一些力气活,而女生们也时常帮助男生洗衣服、缝被子。王巧凤、关秀芹曾经也帮我洗过衣服,至今我都心存感激。女工班四川组的小燕子个子小、体力弱,卸水泥时,同组的马桂芬、杨玲、尤丽娥等几个姐妹也经常帮助她。知青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蔚然成风,和谐的氛围总能让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友谊的纯洁。</h1><h1> 记得1981年的一天,尤丽娥在宿舍向蚊帐上搭朔料布的时候一不小心踩空了翻板椅,顿时坠落在地,摔成了大出血。鲜血很快染红了裤子,同屋的冯玉蓉、吴德容、温明桂、温明秀、杨玲、马桂芬等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帮忙,有的去医务室叫医生,有的跑厂部摇电话叫救护车。很快救护车疾驰而来,大家齐心协力把她抬上救护车并一直护送到罗家渡的工地医院,姐妹们还帮她换下带血的裤子并清洗干净。住院的一个月期间姐妹们和其他知青也时不时买上罐头水果跑去看望,每当提起这段往事,尤丽娥总会激动不已。</h1><h1>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相互帮助、互相关心,有很多对男女知青从友情发展到爱情并最终结为伉俪:张国梁关秀芹、肖银宝杨宝莉、左鹰周素琼、王志陈明英、罗国权尤丽娥、冯志辉吴德蓉、黄富明杨华、敬孝卫刘文、王超兰春艳、王保成李敏、王保云小李敏、周占岭张兵梅、冯勇邱建萍、赵京泉罗东艳、赵京知周洪艳,张根喜李姣娥、张占群袁娟、李春林伍晓琴……</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3、烈血金风,历经磨难百炼成钢</b></h1><h1> 知青队的工作相对轻松的是卸河砂,一般卸一个车皮只需要两三个小时,最难干的要属卸煤了。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从关村看完电影回来已经夜里十一点钟了,刚刚爬上床准备睡觉就来了通知让我们组去卸煤,因为车皮甩站后是有时间规定的,超时就要被罚款。这节车皮上的煤可能是装车后搁置太久了,日晒雨淋导致煤碳紧紧地凝固在了一起,用铁锹跟本就铲不进去。几个知青跑去找来了十字镐,刨的火星四溅,挖两三镐还不够一铁锹煤,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才卸完,知青们都累得筋疲力尽,一个个都变成了"黑人",好几个人手上还磨起了水泡,卸完后瘫累在地上坐躺了好久才歇过劲来,但总算是在规定时间内卸完并归还了车皮。</h1><h1> 知青们最不喜欢的当属卸水泥了,卸起来又脏又累。每次我们都是自己弯腰把水泥先搬起来用大腿顺势往上一顶,快速地用胳膊把水泥牢牢卡住,挺着肚子再快步搬到库房码好,各自码一行,每十包一墩,累了喘口气再接着搬,自己的任务完成后,也会帮体力稍弱的同事搬。汗水和水泥不断地搅活在一起,日积月累,衣服都变成了硬硬的盔甲,每次装卸车时我们都是把工作服开口朝后反着穿。车皮卸完后人工用撬棍把空车皮撬推到指定地点,再一起回去洗澡,刚开始肚子上的水泥总觉得洗不净,有人用洗衣的刷子在肚皮上刷,刷一下叫一声"哎约"。其实洗澡时最痛的不是肚皮而是胳膊,由于装卸水泥时长时间卡水泥,胳膊上的皮肤先是磨红、再磨破最后被水泥汗水一蜇,直流黄水,痛起来钻心,洗澡时胳膊那段只能用湿毛巾小心翼翼地轻轻沾,根本不敢正常擦洗。但那时候仗着年青,头一天再苦再累,睡上一晚,第二天又满血复活。</h1><h1> 后来知青队装卸车的速度也快得惊人。为了能清楚知道自己装车的速度,在一次装水泥的过程中,我让同事用手表计时。载重4吨的解放汽车,从打开车箱马槽板后开始到最后一包水泥丢到车上止,我一人装车,80袋水泥从站台库房搬上了汽车,并按3包4包3包码好,我一气呵成。很多年后我曾让别人猜:一个人装车4吨水泥你估计要用多长时间?有人猜3个小时以上,有的说至少要半天,计时结果:13分30秒。</h1><h1> 知青队的生活不光是苦和累,对刚刚走出校门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女孩,想家哭鼻子也是常有的事。记得1981年的最后一天,女工班中有几个家在电站的知青本来约好下午下班后一起回去与父母过年的,没想到下午四点多钟,突然来了几个水泥车皮,所有人都不准走,回家的计划被打乱了。空气低沉,乌黑的天空中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哗啦啦的雨衣摩擦声又加重了本来就烦躁的心情。女工班的蔡荣燕、温明桂、游丽娥、杨玲等几个小姑娘走在去卸车的路上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哭出声来,几个人情不自禁地哭抱成一团,年长两岁的班长冯玉蓉大姐不停地劝慰,许久才止住了哭声,大家抺干脸上的眼泪和雨水,又都投入到了卸车的行列。长期装卸,体力大增,没想到尤丽娥、蔡荣燕这样身体瘦弱的女知青竟然也像男生一样一次能抱起两包水泥,那可是超过她们自身一倍的重量啊!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知青岁月所受的那些苦难、那些经历不仅强壮了我们的体魄更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也成为了我们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个人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无论我们调到哪个工作岗位,都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因为无论遇到什么难事相比那段知青岁月都不在话下了,可以说知青队就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培养锻造了大批的优秀苗子,他们在各个领域表现优秀,其中职位最高的是张瑞刚,从处团委书记到局团委书记、又在二处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最后成为了中铁隧道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他是我们的优秀代表也是知青队的骄傲。雷宏亮从处安质科长到局安质处长、最后成为了中铁隧道集团的安全总监,李伟、汤晋治也走上处职领导岗位,王超调北京市政府重大办后也很快提升到正处岗位,还有更多的知青包括赵继忠、杨和新、孙建均、范举、孙建海、肖金荗、左鹰、王伟、敬孝卫、黄富明、牛建利、王艳青、肖银宝、范凯、吴军等大批的知青走上了项目经理、书记、部长、指挥长、副经理、安全总监等科职领导岗位,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h1> <h5>2008年知青张瑞刚、陈东、雷宏广、马桂芬、李菊萍、关秀芹、苏国华、兰春艳、罗小莉、周素琼等知青相聚燕郊。</h5> <h3>2008年部分知青从燕郊、焦作、晋城赶来相聚洛阳</h3> <p class="ql-block">2019.2部分知青相聚焦作</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部分知青相聚在一起</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4、苦中作乐,业余生活绚丽多姿</b></h1><h1> 当年知青养路按计时工资为34元/月,砸碎石和装卸是计件工资,装卸0.56元/吨,40%交集体,个人得60%,合0.336元/吨;砸碎石0.8元/方,多劳多得。当时我任我们组的副组长兼记工核算员,每个人每天装卸多少吨,应该得多少钱,每天核算、账目淸楚、公开透明。距我们三公里远的111仓库是局材料厂的知青队,知青有黎晋兰、王保成、王保云、李敏、王桂琳、徐绍晋、普冬梅、普晋兰、小李敏、任晋生、卢天生、刘跃平、闫兆平、郭建华、王永吉等十几个知青,他们的装卸费是0.71元/吨,而且全部归个人,令我们羡慕不已。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意干装卸拿计件工资,因为计件一个月能挣到六十多元工资,比计时工资高一大截。</h1><h1> 材料厂厂部门前有一块土质的篮球场,傍晚打篮球总能吸引众多的爱好者。女知青袁莉琼、杨宝莉、孙兰英、戴润杰在晋城高中时就是校队的,加上大个马桂芬,她们足以能代表当时二处女篮的最好水平,在男知青中也有几个大个,他们在学校就是高手,不仅球技好、投篮也准。一天,正在坪石集训的二处篮球队在教练张嘉的带领下,来到六公里和二处知青队举行了一场友谊赛,当时我方的队员卿富明、刘奇志、李晓明、二毛、雍胜利、余国林和我都有出色发挥,也可能是主场作战的原因,知青队竟然险胜了处篮球队,围观的知青掌声雷动,欢呼雀跃,纷纷庆祝本队获胜。</h1><h1> 晚上业余时间打"拱猪"的多,输的蹲着打牌,赢的可以坐着打、观众也多、起哄的也多,欢颜笑语,吵吵闹闹、好不热闹。</h1><h1> 有一次肖银宝借来了一个录音机,当时录音机还是稀罕货、奢侈品,重复播放的《军港之夜》我们百听不厌,还会有人情不自禁地跟唱。肖银宝、吴明、谢银太、王艳青他们几个还提着录音机偷偷地跑到山上没人的地方唱歌并录音,自我欣赏,去之前还会把录音机放在被子中抺掉磁带上的原录音,当时谁也不知道磁带再录音时可以覆盖原有录音。</h1><h1> 记得有一个四川来的知青,刚到那天,我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念了两句诗让我猜:"阳光普照日月潭、何来大仙口呑天"。原来他叫吴明,会武术,能打一套漂亮的长拳,动作英俊潇洒,有模有样,令王艳青、谢银太、肖银平几个羡慕不已,连续三个多月他们经常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追随吴明去宿舍后面的空地学练打拳。</h1><h1> 知青队的女孩子们大都爱美,休息时她们会结伴到住地附近的山上采摘杜鹃花回来插在空酒瓶内,放上水,能保持近一周的芬芳。女工班宿舍也时常飘出悠扬的琴声,拉小提琴的是袁利琼一个来自晋城的姑娘,也时常听到有美妙的歌声从女工班飘出:"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帝玛丽亚,那天我在山上打猎骑着马,正当你在山下歌唱婉转如云霄,你的歌声迷了我,我从山坡滚下,哎呀呀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唱歌的叫孙兰英,她歌声优美、婉转、深情、欢快,独特的嗓音和带颤音的演唱技巧已接近专业水准。</h1><h1> 六公里的厕所,离宿舍很远,建在食堂背后的山坡下,地势偏辟,小路崎岖、高低不平,加上大坑上只铺了几排沙木杆,人走上去摇摇晃晃,稍有不慎可能会滑进粪坑,晚上灯光昏暗,对女孩子来说,每次入厕没有同伴陪同都不敢去。</h1><h1> 我们组有一名年长我几岁的知青谢德福,平时我们都喊他"谢哥子",每天无论有多累、多晚,他都坚持睡觉前写一首诗,两年里写满了厚厚的三大本日记。</h1><h1> 知青队的业余生活相对简单,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大家端着饭碗围一大圈蹲在收音机前边吃饭边听长篇评书《杨家将》成为常态。</h1><h1> 那时候还有一件最受欢迎的事就是看电影,当然是露天的,我们曾步行四公里去关春、步行两公里去清洞车队看电影,车队的熟人朋友会早早地在银幕前摆好凳子占地方。记得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卸完一个30吨的水泥车皮已经是傍晚六点,草草地洗了个澡,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直奔车队看电影去了,当时有电影看就觉得幸福。虽然那时收入不高、业余生活也相对单一,但当时的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h1> <h3>八十年代初期录音机还是稀罕货</h3> <h3>一处篮球队员和处领导合影当然也有知青队员参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5、披星戴月,砸碎石造就"女状元"</b></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1981年10月,知青队调一批知青转战到罗家渡,因为雷公尖隧道开挖出来的碴石特别适合打碎石,知青的任务就是把拉出来的石碴砸成碎石供应雷公尖隧道衬砌使用。广东的夏天,酷暑难耐,骄阳似火,温度高达40度,为了防止晒晕中暑,知青们大多是天刚亮就去工地,中午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就在阴凉处稍稍休息,晚上九十点才回来,个人砸好的碎石堆到一起由收方人员量收方后,再装斗车推到指定地方,遇到拉出来的石碴碎的多时,就会省很多事,当然有时候也免不了会为了抢占碴堆和争用斗车而争执,大家一门心思想着多完成任务,四川组的尤丽娥、晋城组的彭改玉和焦作组的于艳梅三个女知青表现尤为突出,砸碎石时特别拼,为了抢占好的碴堆,早出晚归,凌晨3、4点钟就赶到工地,晚上又是最后一拨离开,每天完成任务量比男知青还多。她们都是非常懂事、顾家和孝顺的孩子,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都特别能吃苦,非常勤奋,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一个月核算下来,彭改玉最多,收入达到了170多元,大家也很受鼓舞。后来,彭改玉、于艳梅、游丽娥每天砸碎石更是你追我赶、相互竞赛,也更加拼命,连炎热的中午别人休息时她们也不愿意休息,戴上草帽顶着烈日继续砸,她们仨都成为了各组的高产状元,完成多时一个月都能干到230元左右,三个人相互竞赛创高产的事迹在两个知青队轰动一时并广为流传。但中间吃的苦、流的汗、受的累,经历的苦辣辛酸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最清楚。</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在罗家渡砸碎石的女知青中敢想敢干能说能笑,整天嘻嘻哈哈十分调皮的要属四川组的几个女娃,有一天在去工地砸碎石的路上,她们看到路边老乡的梨树上结满了梨子就随手拿出砸碎石的小榔头往树上抛,将梨子打落后,拿梨子在工作服上擦上几下,边走边吃。第二回同行的男知青秦中慧看到路边树上结着不认识的红色桐子,就问同行的姑娘们:"这是什么果能吃吗?"四川组的杨玲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这是桐子,可好吃啦!秦中慧三下两下就爬上树,摘下桐子,在衣服上蹭了两下就咬下一大口,又苦又涩一脸的痛苦状伴着嗷嗷的叫声从树上跳了下来,逗得姑娘们前躬后仰哈哈大笑。</h1> <h3>女知青彭改玉、候雅妍、兰春艳、姚美娟在知青队大门前合影</h3> <h3>女知青冯玉蓉、尤丽娥</h3> <h3>当年杨玲母女相聚六公里,看着象姐俩似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6、无奈离别,战友情深难舍难分</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1981年夏,一批子弟知青被通知都要退回原籍,并不是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当时的政策所致,要离开的知青包括吴明、卿富民、刘奇志、雍胜利、赵建军、杨文先、王云晋、罗金莉、张培成、乔秀文、曾令彬、佟秋⋯⋯等十多名男女知青,他们带着遗憾、带着无奈、也带着复杂的心情就要离开这个集体了。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了半年多,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听说要离开,知青们心情沉重而复杂,彼此间都依依不舍,平时要好的知青都买上酒菜"打平伙"为要离开的知青饯行,没有桌子就卷起铺盖,在铺板上铺上报纸当桌子,知青们自愿加入围坐一大圈,喝酒当中大家总有聊不完的心里话。特别是要上车的临别时刻,大家一一告别、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一个个眼中都噙满了泪水。那场面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h1> <h3>当年男知青的合影</h3> <h3>当年女知青的合影</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7、小题大做,练字惊动了调查组</b></h1><h1> 六公里材料厂的"三用堂"里放了一块黑板,也有粉笔。1981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们组在"三用堂"干活,用8#铁丝编筛砂的筛子,休息时,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练字玩,自我感觉字写得还不错,走之前也就没有擦掉,黑板上留下了我练字的笔迹,黑板左侧: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右侧:推翻一切黑暗势力和剥削制度是我们神圣的使命。没曾想这练字也差点闯了大祸,那年文革刚结束不久,虽然已经开始拨乱反正,但惯性思维让阶级斗争长期紧绷的这根弦依然没有松懈。不知道食堂的哪个老工人政治觉悟超高,看到黑板上的字后,立马跑去报告了厂领导,说是在食堂发现有人写反动标语。</h1><h1> 写反标属政治问题,那可不是小事,材料厂领导不敢耽误,立即摇通电话向上级报告,当天处里派两名公安和团委的一名干部组成调查组火速驱车来到了六公里。午休时我刚躺下,就听到同宿舍的人说公安来调查写反标的事,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骨碌就爬了起来,三步并走两步走,急忙赶到材料厂部,如实向调查组说明,黑板上的字是我写的。他们问我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当时写时是怎么想的?我回答只是干活休息时在练字,忘记擦了,没任何意思,又问我当时写"推翻一切黑暗势力和剥削制度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时是怎么想的?我如实回答:当时想到了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前不久刚看了电影《神圣的使命》,所以在练字中无意中就写了这些字。调查组了解清楚后,看了看现场再政审我的家庭成份是几代贫农,没什么问题也就作罢了。事后我们都感叹那个年代老工人的警惕性之高、政治敏感之强,无人能比,像这种事若是再提前个五六年,后果不堪设想。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件事的缘故,我在处里留下了略有才华的印象。1984年初我调转二处之前,恰逢一处团委缺人,曾通过我父亲征求意见问我愿不愿留在一处团委工作,但那时的我只想独自去北京闯,所以没有留在一处而是随队来到了北京延庆军都山二处。</h1> <h3>当年女工班宿舍墙上的黑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父爱如山,两本信笺启迪心灵</b></h1><h1> 1980年12月,随知青队调转六公里材料厂两个月后,我利用星期日休息,乘二处的交通车(解放平板车加斗篷改装的),第一次去凃山看望在隧道局二处三队工作的父亲。沿着弯延连绵的施工便道,在车上摇摇晃晃站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的父亲陈竹庭是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战士,后从铁八师转业的"老工人",在参建大瑶山隧道时期,他在队上担任财务主管,是一名党员。他身材瘦小、不善言辞、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每月六七十元的工资要承担全家老小五口人的生活开销,所以平时非常节俭,为了减少个人的支出,很多年前就把烟戒了,衣服破了也是补了又补,平时除留下不到二十元的生活费,其他工资全都寄回家中。</h1><h1> 我父亲简陋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床、一个保险柜、一张办公桌。箱子上还堆着好几撂一本本的空白报表,我看到这么多空白的报表,想到自己平时学习演算时没有草稿纸,于时向父亲提出想要两本空白报表的要求。当时父亲并没有回应,他悄悄地去队上的供应站,用他那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两本信笺纸回来递给我说:"你用这个当草稿纸吧,这些空白报表都是公家的,拿去做草稿纸不合适"。我接过信笺虽然心里有一丝不悦,后来慢慢地琢磨,越来越理解父亲的做法,并佩服他们那一代人的党性觉悟之强,任何时候都决不沾公家便宜的品德,他用行动教会了我在任何时候都要公私分明。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但他高大的形象和话语却一直在我的心中,也无形中影响和校正了我自己的人生观。1987年11月,25岁的我也象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h1><p class="ql-block"><br></p> <h3>父亲的办公室很简陋,箱子上堆满了空白的报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9、私做主张,深夜挖土违规被批</b></h1><h1> 1981年夏的一天,炎热的天气让人无法安然。我们当时的任务是去两公里外的清洞二处车队挖油罐油槽土石方,下班后,部分知青坐在宿舍前乘凉聊天。晚上十点多钟,略感饥饿的肖银保、王艳青、谢银太、牛建利等几个知青支了三块大石头,点上柴火,用洗脸盆煮了一大盆嫩苞谷,那时候也没啥零食吃,煮熟后,把同组的另几个已经睡着了的知青也叫起来一块吃,嫩嫩的糯糯的香香的玉米很好吃。吃饱之后大家都没有了睡意,于是组长肖银保提议,反正这会也睡不着,天也凉快,不如大家这会去挖土方,白天咱们再回来休息,提议得到全班人员的响应。</h1><h1> 晚上11点多钟,月色皎洁,大家用斗车推着洋镐、铁锹、锄头,说说笑笑地来到了白天作业的地方,按部就班,又挖运了不少土方。很快已经是早晨5点多钟,我们也累得不行了,东方的天空中已经亮起了鱼肚白,我们又嘻嘻哈哈推着斗车往回走,一路上大家齐声哼唱流行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h1><h1> 刚走到知青队的大门口就碰到了董队长早晨散步,队长问我们干啥去了,我当时心想,我们连夜干活,领导该表扬我们了吧,于是就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没料到的是竟然被劈头盖脑地训斥了一顿,说我们无组织无纪律,回去后又把组长肖银宝、团支书牛建利和我叫到办公室继续批评,说我们晚上去挖土,违反劳动纪律,现场没有灯光,光靠月亮的光线施工,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还要求我们写检查,当时我们心里一万个不服,认为有正副组长带领、有团支书一起参与组织,怎么会是无组织无纪律呢,我们为此窝火、抵触并郁闷了好几天。现在看来,按相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规定,董队长批评我们是对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名人轶事,绰号"一扫光"的由来</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80年代初我们大都不到20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加上劳动强度较大,能干能吃,每月36斤的定量对男生来说根本不够,都要靠父辈接济,所以打饭时,我们一般都是先打三两四两,吃完后再加一两二两,这样打的饭会多一点。还记得有一次食堂烧芋头,用芋头汤拌饭特别好吃,我先打了四两一份芋头,接着二两米半份菜,连续打了3次,1斤多米饭下肚,第一次体会到吃多了胃撑得痛的感受。广东以大米为主食,面食对北方的知青来说特受青睐和欢迎,材料厂食堂每周只蒸一次馒头,每次知青们都会早早地去食堂排队,食堂蒸再多的馒头都会被抢购一空。知青们都是你10个我20个地买,最多的有人一次买了30个馒头,买了放起来每天早上就着稀饭吃,导致按时来食堂排队打饭的材料厂的老职工基本买不到馒头,所以老职工与知青间多少有点小矛盾。还有的知青买了馒头去罗家渡看朋友时提一塑料袋馒头作为礼物带去。</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男工班有一位叫苏长金的知青,眯眯的眼笑起来就一条小缝,身材瘦小,大家都叫他"苏家娃"。一次他去其他知青宿舍玩,看到箱子上有一斤半挂面,还有两个红烧猪肉罐头,"苏家娃"看到后说:这好东西够一个人吃一顿了。对方回应说一个人一顿不可能吃完,宿舍的其他人也认为吃不完。"苏家娃"说:我能吃完。于是他就和罐头的主人打起了赌:若吃完了白吃不要钱,若没吃完则给对方买四个红烧猪肉罐头。旁边的知青们也在起哄见证,于是 "苏家娃"用煤油炉把面条煮熟后将罐头直接倒到锅里一搅拌,直接端锅吃,硬是被他一扫而光地吃完了,从此 "一扫光"的绰号便流传开来,反而他的真名大家都忘记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1、转正换岗,雷公尖工地的时光</b> </h1><h1> 1982年12月底终于得到转正通知,成为了一名正式职工,1983年元旦第二天我就来到罗家渡雷公尖隧道工地报到,我被分配到隧道局一处五队衬砌分队。到五队的第一顿饭是汤晋治帮我买的。当时隧道局一处二处正赶上合并,原一处有四个队,合并后原二处的一、二、三、四队序号也就改为了一处五、六、七、八队。五队在雷公尖隧道进口、六队在坪石一号隧道、七队在雷公尖隧道出口、八队在白面石建桥。我们五队有700多职工,分为开挖分队、衬砌分队、机械分队、装卸班、大车班、卫生所及队部后勤,每个分队都设有食堂,当时五队的队长是蔡祥富、教导员是张锡良。从知青一二队转正分到五队的知青也不少,包括李伟、汤晋治、范举、梁宝华、冯耀辉、王伟还有一批职工退休后子女顶班来的年轻人,加起来二十有余,都分在了衬砌分队,当然我也在其中。分队有近200名职工,共三个工班,我所在的三班班长李绍连、副班长罗光武对我们新来的年青人也很关照。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三班倒拌合砼衬砌,首先在洞外将碎石、河砂、水泥按配合比倒入拌合机拌合好后用翻斗汽车运到洞内,倒到衬砌台车下的铁皮上,人工再装进斗桶,用卷扬机提升到台架二层,用翻斗车接推砼,之后用铁锹将砼铲进边墙拱部的钢板内,台架上提升系统受空间限制,提升少了斗车推不进去,提多了,会把架子拉歪甚直拉断钢丝绳,中间只有10厘米左右的富余,提升中也曾出过事故,好多二老工人都不太敢去开提升机。我们年青人则不同,都有暴发力但缺耐力,"绵"不过"二老工人"(六十年代入路的一批工人都称二老工人),猛干一会就累了,每天8个小时三班倒,周而复始。头几天手握铁叉搓碎石,干时间长了手指关键不敢伸展,因为握紧或伸直都是痛的,工班都是些卖力气的粗活,没什么技术含量,转正后的激情也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消退。有一天班长安排让我去开卷扬机,那天我心情特别好,感觉终于能干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了,当然也相对轻松,可能是人年轻,头脑相对灵光,利用倒顺开关和脚刹的默契配合,很快就掌握了升降的技巧,升降厘米级的精度都能很自如地控制,基本上能一次到位,相比二老工人操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当时自己也感觉到了莫大的欣慰。那个时候我渴望的工作就是能去搞个机械或开车。<br> 1983年刚实行奖金不久,一般是每人月5元、7元、9元三档,年青人大多是拿5元,9元一般是给特别优秀的职工和家庭困难的职工,我们能拿到7元就很高兴了,虽然我们干活和二老工人比差不多,但对当时的这种分配我们也能理解和认可。由于三班倒,每到上深夜班时常常困倦,夜里12点多食堂会送饭到隧道工地,吃完饭后一般能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有时困极了我们在隧道内找张水泥袋纸一铺就想倒下睡,二老工人总会善意地提醒我们,不要在隧道睡觉,否则会留下风湿等后遗症。现在想起来真得感谢李永高、李永勤、张学六、唐运厚等老师傅的提醒。在衬砌工班干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还担仼过副班长并兼任衬砌分队团支部的工作,经常帮工班抄写黑板报,也和所谓的"后进青年"交朋友,帮助他们进步。1983年5·4青年节,我被局评为优秀团员并应邀去乐昌县局团委参加优秀团员代表座谈会,临行前副教导员张辅泰还叮嘱我要把胡子刮干净再去。由于我表现较好,1983年11月大队领导选派我去处机关定额员培训班学习,回来后就调队部从事定额员工作。我在衬砌工班虽然时间不长,但有两点印象深刻,也值得传承的:一是每天上班前站队,由班长安排工作并对安全、质量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和强调,每周一下班后的安全讨论活动也雷打不动,长期坚持。二是对砼质量的控制能做到每车砂、碎石都严格过磅,多了铲点下来,少了再添一点,铲到斗车的碎石坚持每车都用水冲洗干净,所以那时候的砼质量都有保障。</h1> <h3>雷公尖隧道进口,我战斗过的地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2、重温旧梦,寻找瑶山当年芳华</b></h1><h1> 魂牵梦绕的大瑶山让30多年前参战过的知青们非常想往和牵挂。我们知青QQ群里也有人曾建议知青们一起重返大瑶山,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成功,于是很多知青寻找机会独自前行重返大瑶山。2004年夏天,王伟、席先明曾开车去了趟六公里、大瑶山。</h1><h1> 2010年4月我利用去韶关乐广高速工地的机会终于又踏上了坪石的土地,我从坪石镇、111仓库、职工学校、六公里知青队、凃山车队、一处知青队碎石场,雷公尖隧道,大瑶山进口,沿着当年的施工便道,一路驱车前行,仔细寻找那份30年前的记忆。当年的住房早己满目疮痍,篮球场上也是杂草丛生,我们自建的浴室已改成了修车铺,铁匠铺变成了修理店,看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筑物,站在六公里当年的操场上,我心潮起伏,感既万千,回首峥嵘岁月,思绪泉涌万千,浮现当年历史,品味苦辣酸甜,当年的一幅幅画面顿时出现在脑海,特别感慨怀旧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留有我们青春的回忆,有着知青们的爱情故事,有着我们成长的脚印,还有着我们欢声笑语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总之有着太多的回忆与思念……我将拍摄的照片一一发到QQ空间后知青战友们争相点赞。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路甚至每一棵树的身形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曾经在这里辛勤工作的知青队员心中。往日欢声笑语已经被一茬又一茬的野草湮灭,昔时的红砖瓦房早已物是人非。</h1><h1> 2016年11月,赵继忠、王超、赵晋知等几名知青相约坪石,寻梦大瑶山,从梯子岭到白面石,从坪石一号隧道到武水河大桥,从罗家渡的雷公尖隧道到大瑶山隧道进口,再从上崩塘斜井到班古坳竖井,从当年的坪石机关到111仓库,从六公里双桥到凃山车队,把当年到过的地方又走了个遍,看着青年时代呆过的地方和干过的工程都激动不已,当天晚上赵继忠在坪石宾馆就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心中的感慨并配照片发在了微信朋友圈:</h1><h1>亲爱的,</h1><h1>我来看你啦,</h1><h1>你一直都好吧,</h1><h1>是不是也想我呀。</h1><h1>从矿山法到新奥法开挖,</h1><h1>你是丰碑你是最佳。</h1><h1>当年你第一,</h1><h1>现在二十公里的都不算啥,</h1><h1>三十公里以上的洞子也经常打,</h1><h1>那时庆功百米开挖,</h1><h1>现在月月三百多早已常态化,</h1><h1>你听了这些一定也会夸。</h1><h1>那时的设备现在想想还是挺羡慕的啊,</h1><h1>我们现也已用上了阿里瓦和西卡,</h1><h1>喷浆已经不再爬上爬下用手抓,</h1><h1>你听了这些一定也欣慰吧。</h1><h1>那个时候司机很牛叉,</h1><h1>不是开佩尔利尼就是开太拖拉,</h1><h1>如果你有和他们的照片,</h1><h1>记得给我发。</h1><h1>现在的司机更称霸,</h1><h1>动不动开的设备二亿八,</h1><h1>离开你怀抱的每个人现在都棒棒哒,</h1><h1>我代他们向你问好给你报喜啦,</h1><h1>你听了这些一定也自豪吧!</h1><h1>相识后的你我总是痴痴的,</h1><h1>你未嫁,我一直都在牵挂。</h1><h1>如今我也退二线有大把的时间,</h1><h1>可以经常来看你和你聊天啦,</h1><h1>告诉你我们的事业有哪些丰硕成果,</h1><h1>哪些已是业界大拿,</h1><h1>哪些技能至今无人能跨。</h1><h1>好啦,就到这吧,</h1><h1>你的胸怀,更加博大,</h1><h1>你的文化,我们已经升华,</h1><h1>你的精神,通隧天下,</h1><h1>再来看你时一定多来几个你喜欢过的娃,</h1><h1>送给你最美的玫瑰花。</h1><h1>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岁月只有在记忆中才能遇见。大瑶山隧道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六公里的生活已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一段永恒的诗篇,这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汗水、欢笑、初恋……青山巍峨,壮志凌云,那段曼妙时光中的点点滴滴将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一名知青的心中。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在建局四十周年之际我衷心的祝愿我的企业再创辉煌,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祝愿我的知青战友安居乐业、万事如意、幸福安康。特别鸣谢在此文撰写过程中知青战友提供了大量图片、素材、鼓励与帮助。</h1><h1> </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0年作者陈东重返大瑶山在隧道进口留影</p> <h3>六公里知青队大门</h3> <h3>坪石一号隧道</h3> <h3>女知青彭改玉、侯雅妍、兰春艳、姚美娟合影</h3> <h3>余国林罗国权冯跃辉冯志辉席先明王志在知青队合影</h3> <h3>赵继忠、王超、赵京知重返大瑶山在六公里双桥合影</h3> <h3>知青一队的女知青合影</h3> <h3>武水河畔</h3> <h3>罗家渡渡口</h3> <h3>当年六公里的篮球场如今杂草丛生</h3> <h3>列车通过大瑶山隧道</h3> <h3>三层滩隧道</h3> <h3>当年知青队在六公里卸砂卸水泥的地方</h3> <h3>坪石六公里知青队大门</h3> <h3>铁道部隧道局一处机管站的招牌</h3> <p class="ql-block">罗家渡车站站牌</p> <h3>六公里的炉锅房、澡堂</h3> <h3>111职工学校旧址</h3> <h3>凃山车队前的水渠</h3> <h3>知青一队开山打碎石,爆掉了半边山</h3> <h3>大瑶山隧道进口</h3> <h3>女工班宿舍如今已成废墟</h3> <h3>当年的澡堂如今改为了修车铺</h3> <h3>1987年习仲勋视察大瑶山隧道,此照片来源于甘肃庆阳南梁博物馆</h3> <h3>隧道局一处篮球队,知青队的女队员在其中,你还认得出来吗?</h3> <h3>1981年知青队编组时的原始记录</h3> <h3>当年的运输汽车</h3> <h3>一处篮球双双获奖</h3> <h3>当年的标语</h3> <h3>广东坪石金鸡岭</h3> <h3>坪石一号隧道</h3> <h3>武水河大桥</h3> <h3>罗家渡渡口</h3> <h3>凃山车队住房</h3> <h3>知青兰春艳、侯雅严、回小平在一起合影</h3> <h3>兰春艳、陈明英、姚美娟合影</h3> <h3>女知青罗金莉、兰春艳、李菊萍、刘跃萍、杨宝丽合影</h3> <h3>陈明英、黎晋兰、兰春艳、沈宝坤、王秀英、杨宝丽</h3> <p class="ql-block">坪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金鸡岭</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铁工房</p> <p class="ql-block">知青队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六公里的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队部篮球场</p> <p class="ql-block">当年修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结语:知青岁月,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回首那段知青岁月,我们感慨万千。那些日子里,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收获了成长和友谊。那些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知青的岁月虽然艰苦,但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那些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共同进步。这些经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旅程,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已经离那段知青岁月越来越远了,基本上都已法定退休,但那份情谊和共同的回忆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永远珍惜那段岁月里收获的友谊和成长经历也祝愿每一位知青战友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