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国之重器 民族振兴 扬眉吐气

军旅(湖北)王永芳

<p class="ql-block">向“两弹一星”科学家致敬</p> <p class="ql-block"> 独揽“六冠”的“核司令”</p><p class="ql-block"> 文/王永芳</p><p class="ql-block">此文刊载《今古传奇》2024年年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冠”指的是我国科技界的“六大荣誉”。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人民科学家”、“改革先锋”称号。这六大荣誉,谁要是获得一个就了不起,可有这么一位“高人”、“狠人”,他一个人能把这六大荣誉全部得齐。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为国铸核盾”,人称“中国核司令”的“两弹”元勋程开甲。</p><p class="ql-block"> 一个响当当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程开甲1918年8月生于江苏吴江盛泽一个商户之家,他的名字是爷爷为他取的,意思是程门开甲,光宗耀祖。可在上小学时,程开甲这个甲没有开好,成绩总是倒数第一。经常逃学不说,有时还拿上几块银元跑到上海来个几日游。小学二年级连留两级,而且是三年同在一个座位上。流水的老师,不变的程开甲。常言道:“调皮的孩子聪明”,这话不假。后来的程开甲用自己的读书经历验证了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1931年,小学毕业这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狂轰滥炸,程开甲问他舅舅:“日本人真不是玩艺,凭啥欺负咱们,揍他呀!”老舅一句话醍醐灌顶地提醒了他:“说揍就揍呀,你得有那实力,告诉你,不好好学习就落后,落后咱就挨打。 想报仇就得好好学习”。听舅一席话,学好为国家。从此,程开甲奋发努力,胸怀大志。他读遍了秀州中学的图书馆。读伽利略、牛顿,读爱因斯坦、詹天佑,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初二之后,程开甲的成绩飙升,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稳居前两名,人称程BOOK。</p><p class="ql-block"> 193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浙大物理系。1941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在这期间,他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后来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本人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他的名字上了世界顶级杂志。</p><p class="ql-block"> 1945年,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1946年8月,他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玻恩(Born)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1948年,程开甲获得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他的名字与物理学界的璀璨群星同榜齐名。</p><p class="ql-block"> 一颗拳拳报国之心</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程开甲获得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看到解放军敢于向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开炮时,他感到中国有希望了。决心学成回国,报效祖国。他婉言谢绝导师和朋友的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国,回到了浙江大学物理系。</p><p class="ql-block"> 1、报效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我回来就是为国家建设出力的,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的程开甲没有丝毫犹豫,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为了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南京大学物理系决定筹建金属物理教研组。他和施士元两位教授肩扛责任。从搞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研究,马上转入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研究。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刚创建完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又接受新的任务,参加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的筹备。他走马上任,带领几个年轻教师研制出我国一台双聚焦β谱仪,成功地测量了一些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接着又研制出一台直线加速器。1960年,程开甲又调往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从理论物理、核物理、原子弹研制到各种方式的核爆炸试验,10年之内4次彻底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程开甲离自己熟悉的研究越来越远,却与国家利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了他“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 2、培养人才为国家,教书育人作贡献。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期间,为了国家建设,他全身心地投入金属物理教研室的筹建和金属物理专业的建设,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亲自上课讲授。1956年,他参加了国家的《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在教书育人上,他竭力倡导把理论物理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应用于固体物理中。195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该书对我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主持理论讲习班,组织蔡建华、龚昌德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为我国固体物理和固体理论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40多位将军。</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隐姓埋名人</p><p class="ql-block"> “程教授,校长要你去他的办公室。”1960年盛夏的一天,办公室外传来同事的声音。程开甲马上赶到,校长开门见山:“北京有项重要工作借调你。你回家做些准备,明天就去报到。”</p><p class="ql-block"> 一纸命令,到北京报到。程开甲接受任务,拿着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去多久。程开甲没有多问,回到家,让夫人简单准备几件衣服,赶往北京。来到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他才知道,是来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程开甲调入北京,走进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其代价是从此在学术舞台上消失,隐姓埋名。从这一刻起,程开甲不再参加学术会议,不再发表学术论文,隐姓理名、全身心投入研究。在研究所,程开甲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为了帮助课题组掌握必需的理论,他为研究人员开设了相关课程,手把手指导,提高攻关能力。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他第一个采用合理的TFD模型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总体力学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负责原子弹结构设计的副所长郭永怀一见他就说:“老程,你的高压状态方程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p><p class="ql-block"> 程开甲还负责起草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他和他的团队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上百个课题,走遍全国各科研院所和各军兵种许多单位。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全国上下通力合作,很快研制出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1962年上半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闯过无数技术难关,露出了希望曙光。为加速原子弹的研制试验进程,在研制攻关的同时,需组织人马提前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做准备,程开甲又一次挑起了大梁,开始了他最重大、最彻底、最艰难的第四次“转变”。20多年来,他在技术上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地下竖井方式等六个首次在内的几十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67年研究所改制研究院,程开甲任研究院副院长直至1977年。</p><p class="ql-block"> 一种使命 远走罗布泊。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试验基地,在西部大戈壁滩上隐姓埋名20多年。程开甲在坚守中,无私无畏,默默奉献,表现出了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大漠就是我的家。他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参与组织指挥了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等各种类型核试验30多次。20年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为了专心于核试验任务,程开甲把一家人从江南搬到了戈壁深处。程开甲曾回忆戈壁生活:“我住过的地方,有一棵很高的树,抬起头来看看树,帽子都会掉下来。”1969年,高耀珊追随丈夫来到戈壁滩。在大漠深处的干打垒小平房,过起了“罗布泊时间”。她养了鸡,清晨到鸡窝取回新下的蛋、标上日期,每天煮最新鲜的蛋摆上程开甲的餐桌。程开甲感动地说“我所做出的成绩都有耀珊的一半功劳,而我却没能为她做什么。”女儿程漱玉说,“父亲在家管家最少,却是家里最重要的人,因为他是在为国家拼搏,我们都要尽全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爆心好像桑拿房。程开甲带领团队利用历次核试验积累的数据,对核爆炸现象、核爆炸规律、核武器效应与防护等,都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了增强对核爆炸现象和破坏效应的感性认识,程开甲曾多次进入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进入最危险的爆心。据回忆,进爆心就像进入桑拿房一样,温度很高,放射性也很高,对身体有危害,但他仍然亲自进爆心观察。大家劝他里面危险,不用进去,等他们提供报告,但程开甲仍坚持现场考察。“你们听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吗?我只有到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是啊!从北京城到罗布泊,20多年隐姓埋名,程开甲离城市越来越远、离内地越来越远,但与成功的爆心越来越近,与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 匿名二十年,为国铸核盾。程开甲和其他“两弹一星”元勋一样:都有爱国尽忠的祖国情结,都有别妻离子的隐姓埋名。正如程开甲所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需要”。祖国的需要是什么?是国防的强大,是民族的振兴,是“献身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这句经典语录,是一代代科技人的真实写照,也是程开甲院士百岁科学人生的自画像。</p><p class="ql-block"> 2024.1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