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中的故事

小建

<p class="ql-block">12月19日,去新闻出版博物馆看了一个关于报纸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为建国创业、改革春风、伟大复兴三个版块,遴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号外、特刊、版面,呈现出报纸中的时代记忆。</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头版</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1949年10月2日头版</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9日的《人民日报》和《文汇报》都刊登了五星红旗的图案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人民日报》的歌谱标题只是《义勇军进行曲》,《文汇报》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p><p class="ql-block">仔细看,还有一个有趣之处:《人民日报》的日期“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九月二十九日)”是从左往右排的,《解放日报》的日期“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是从右往左排的,而《文汇报》标的日期还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从右往左排)。</p> <p class="ql-block">1953年--1957年,新中国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全面启动,为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组《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插画和标题——《青年们为积累七万万两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资金而奋斗》,可感受到当时的热气腾腾。</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人们铆足了劲儿建设新中国。那年月出生的孩子,很多人名字里有“建”字:建平、建潮、建华、建中、建国、建成……还有人直接叫建设。建设,出力流汗,添砖加瓦,与共和国一路风雨兼程,是这代人的宿命。</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1964年10月16日号外: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p> <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2001年加入WTO。</p> <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人实现飞天梦。</p> <p class="ql-block">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必须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要介绍了展览的概貌后,还想讲几个在老报纸中发现的旧闻故事。</p><p class="ql-block">先看看这张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p> <p class="ql-block">初看,这份报纸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一看,报头下面有“旅大”二字,左下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文的副标题是“北京人民日报社论”。嗯?莫非那时有好几家《人民日报》?或是各家分社各自为政,版面内容不同?上百度查询“人民日报发展历史”,完全没有旅大什么事儿。再查“1949年旅大人民日报”,找到了一篇题为《珍贵!1949年10月1日的大连日报》的文章,还有图片。</p> <p class="ql-block">你看,就是这样标着“旅大”的《人民日报》。文章介绍了这份报纸的前世今生:1945年11月1日,《人民呼声》报创刊;1946年6月1日,《人民呼声》报改名为《大连日报》;<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9年3月31日,</span>《大连日报》和另一份报纸《关东日报》同时停刊,改出《旅大人民日报》;1956年1月1日起,《旅大人民日报》改名为《旅大日报》;1981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称大连市,《旅大日报》自1981年3月1日起恢复为《大连日报》。</p><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的发展历程中也有类似的插曲。</p> <p class="ql-block">在这份1949年5月31日的《解放日报》报头大字下方,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创刊”。怎么会这样?《解放日报》不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刊于延安吗?莫非又是此报非彼报?还好查百度方便,马上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194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停办三日刊的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将该刊与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在延安出版大型日报《解放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犯延安,3月27日《解放日报》停刊。1949年4月24日,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翻老报纸看“旧闻”,这个细节还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来看看1949年5月26-31日,报纸售价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从上至下:</p><p class="ql-block">《申报》,5/26,售价金圆玖拾万元;</p><p class="ql-block">《新闻报》,5/27,每份售一百万元;</p><p class="ql-block">《大公报》,5/27,每份金圆玖拾万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公报》,5/31,每份售人民币拾伍元;</span></p><p class="ql-block">《金融日报》,5/31,售人民券拾元;</p><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5/31,每期人民币拾伍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从网上进一步查询那段时间报价的变化,竟意外看到了《申报》1949年5月20-27日头版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20-22日的报纸可看出,每天都写明“今日本报一大张”,说明版面没有增加,但售价却大相径庭:20日,每份售金圆叁拾万元;21日,每份售金圆伍拾万元;22日,每份售金圆玖拾万元。此后至27日,皆为每份玖拾万元。上海解放前夕的物价飞涨、金圆券贬值,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5月31日起,报纸的售价改为人民币。这个过程是这样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上海市军管会颁发了《关于使用人民币及限期禁用伪金圆券的规定》,宣布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6月5日以前暂准金圆券在市面流通,过期即严禁使用;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成立,即在全市开始以1:10万元的比例对金圆券实施收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7日《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颇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用放大镜使劲看,内容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合众社华盛顿廿六日电】据悉:美国已要求英、法及菲律宾等国家利用时机,在外交上承认中共政府。美国的代理国务卿韦白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关于承认中共政府的问题,美国正与十二个国家保持接触。……他说:协商正在进行,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能努力做去。……</p><p class="ql-block">韦白又告诉新闻记者们说:美国尚未采取任何步骤去冻结华人在美的资产。华人在美的银行存款,据说有二亿美元。</p><p class="ql-block">关于解放军进入上海的情形,韦白说:美国驻沪总领事卡勃特发来的报告,与报界的消息密切相符。据卡勃特报告:美侨生命财产迄今都没有损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从这篇报道看,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恶意,但事实是,中美关系不久就掰了。</p><p class="ql-block">前几年整理中国唱片业发展历史,在新中国唱片业奠基环节,我做过一个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上海(也是中国)最有实力的唱片公司是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家,百代是英商企业,胜利是美商企业,大中华是国民党政府的国有企业。上海解放的第三天,解放军就接管了大中华;1951年6月,人民政府将处于管制状态的胜利公司的资产作为公股投入,成立了公私合营上海唱片制造有限公司;1952年1月,人民政府与百代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租用百代公司的厂房和设备成立了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公司。后来几经整合,三家公司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唱片厂。</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同是外商企业,我们可以有偿租用英商百代,却对美商胜利实行管制呢?查资料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对英资企业和美资企业并无区别,但美国政府于1950年12月16日宣布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辖区内的公私财产,并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1950年12月28日,我国政务院发布命令,管制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在华的一切财产,冻结一切美国在华的公私存款。而这一切,源自朝鲜战争的爆发。75年前《大公报》的这则报道,为这段历史增添了真实的细节。</p><p class="ql-block">读旧闻,有时比看新闻更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