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所研,有所思,才能有所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启迪与品德的塑造。如何将思政课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每位教师需要深思并付诸实践的问题。本周数学教研活动将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探寻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融入思政课程,让数学与思政在学生的心中交相辉映,绽放出实践之美。</p> 教研活动安排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组范艳巧老师的课例展示:《组合图形的面积》,授课班级是五(6)班</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将进一步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在这节课中,范老师充分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探讨新知环节,老师给予了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敢表达。随后,通过智慧平台的计时功能给5分钟的同学间问答环节,以及2分钟的组内分享交流,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范老师巧借智慧平台,以直观多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优化意识。</p> 数学素养展示 <p class="ql-block"> 在模拟数学素养大赛的全程中,吕俊杰老师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风采。他台风稳健,清晰的逻辑和独到的见解,将复杂的数学难题拆解得丝丝入扣。他讲述的《粽子中的数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粽子相结合,不仅展示了粽子与数学之间的有趣联系,还融入文化传承与创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p><p class="ql-block"> 更难能可贵的是,吕俊杰老师始终保持着一颗虚心学习的心。他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理念,以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和感动。</p> 课后反思 <p class="ql-block">范艳巧老师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求组合图形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p><p class="ql-block">1.本节课主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结合智慧中小学平台观看视频双师授课,我主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求和法、添补求差法和割补法。</p><p class="ql-block">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p><p class="ql-block">3.问题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在初步形成组合图形概念的基础上,对“组合”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多成功的愉悦。</p><p class="ql-block">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方法多样探究汇报时间有点长,个别方法没有展示给同学们,只是把主要的几种方法进行展示,最后只做一道练习题,随机点名看学生掌握情况,学生们会添加辅助线找出基本图形,但一部分孩子容易找错数据计算错误,不容易发现隐含的数据,练习有些单一。</p> 教材解读及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邢晓丽老师以“拼接智慧,解锁面积密码,深化空间思维”为核心理念,深度挖掘并精彩呈现了“图形的组合与面积计算”这一数学领域的精髓所在。从基础图形的初步认知,到复杂组合图形面积求解,每一步都渗透着对学生空间观念、逻辑推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细致培育与提升。邢老师不仅深入解读了各学段的内容要求与学业标准,更是结合课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妙,同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p><p class="ql-block"> 邢老师所展现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材深度探索与优化之旅,不仅让我们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奥秘与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启示,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教学的。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以及比较反思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深入理解并自主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们发展空间观念,而且还巧妙地融入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陈芬老师:</p><p class="ql-block"> 范老师《多边形面积》这节课的亮点:1.新课引入非常好,课件展示了生活中的多边形,如中队旗,风筝,七巧板等等都是组合图形,让课堂走进生活。</p><p class="ql-block"> 2.小组合作非常好,小组汇报展示也非常好。孩子们说出了多种解答方法。</p><p class="ql-block"> 3.课堂非常开放,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新知,教师引导总结到位。</p><p class="ql-block"> 4.教学流程顺畅,目标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罗彩云老师:</p><p class="ql-block">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掌握简单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组合图形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师利用风筝、少先队旗等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切入学习。</p><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动脑经历参与探究活动,既获取知识,又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课堂上体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了几种方法,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反思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找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成功的探究课。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悟出方法,在讨论辨析中进行方法优化。</p> <p class="ql-block">符文颖老师:</p><p class="ql-block"> 范老师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历组内,班内的分享交流,最后对不同的方法加以对此,寻找三种方法的相同之处一把组合图形变成基本图形,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讨论,优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如:尽量少分,计算要简洁、练习题中沿斜边的延长线分割的易错点。并让学生体会“出入相补”原理的运用,有效渗透了数学文化。</p> <p class="ql-block">符之发教导</p><p class="ql-block">组合图形的面积评析:</p><p class="ql-block">一、范老师通过基本图形的复习,让学生们一起回顾学过的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通过这样的复习,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为后续的组合图形面积求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二、分析组合图形,探索图形奥秘。范老师为学生展示了国旗和小房子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隐藏在图形中的奥秘,分享着自己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理清了图形的构成,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三、讨论求解方法,开拓思维视野。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们讨论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构成的图形的面积,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用分割法,把图形分成几个小部分来求解;有的用割补法,有的用添补法、分割求和法、分割求差法等等…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还让他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四、围绕看图求面积,深化理解应用。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图形,围绕看图求面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学生们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最后课堂展示。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求解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本课主要强化了学生的转化思想,让学生学会把一个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解答能力,达到了巩固、提高与拓展的最终目的。</p> <p class="ql-block">邢增燕教导:</p><p class="ql-block">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无疑是本单元的难点所在。这不仅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多种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需要他们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否则稍有不慎便容易混淆。尤其是面对那些没有直接给出边长或需要通过割补法来求解的图形,更是对学生们的一大挑战。</p><p class="ql-block"> 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可谓下足了功夫。课程伊始,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复习了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后续的新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老师引导学生们探索新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环节,逐步掌握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此外,老师还巧妙地运用了智慧平台,通过双师课堂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这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深入。针对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范艳巧老师的课堂风采与邢晓丽老师的深度剖析,展现了数学与思政教学的独特韵味与内涵,推动了教师间的思想交流,丰富了教学研究的内涵,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数学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期待全体教师继续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成为既有数学智慧又有思政情怀的教育大家。</p> <p class="ql-block">拍照:李晓丽</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小杏</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明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