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神主 民为邦本——读《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p class="ql-block"> 民为神主 民为邦本</p><p class="ql-block"> ——读《左传.季梁谏追楚师》</p><p class="ql-block"> 李千树</p><p class="ql-block"> 《季梁谏追楚师》是《古文观止》的第七篇,记载的是鲁桓公六年所发生的一次诸侯国之间的战事。但文章没有将重点放在战事本身,而是较详尽地记述了随国大夫季梁劝阻随君切莫主动与楚国军队交手,亦即“谏追楚师”。</p><p class="ql-block"> 事情的原委,还必须从楚国的历史说起。楚国,本来是一个居于今湖北西部荆山一带的诸侯小国,由于周成王一度封其国君为子爵,始逐渐发展壮大。经过十数个君主的努力,筚路蓝缕,居然成为了西接巴蜀,东至大别山,南与诸蛮夷接壤的大国。但即使是如此,楚国还是不满足,还要继续往北即中原一带疯狂扩张。而中原则是周天子的腹地,为其核心地带,自然不会拱手相让。周天子就在邻近楚国的地方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以作自己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鲁桓公六年,楚武王趁楚厉王新死,便弑杀行将继位的侄子,自立为王。因为发誓要与周王室抗衡,就瞄准曾一度东征、一统天下的周武王,而自称“楚武王”。周天子当然不会同意。楚武王就悍然出兵,击打北邻申国。可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没有打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楚武王听信大夫斗伯比和熊率且比的建议,放弃攻打北部的申国,转而陈兵其东部的随国,却引而不发,而是派人去要求与随国“讲和”,意图“不战而屈人之兵”。随国国君随侯,就派出了少师前来谈判。斗伯比又嘱咐楚武王令军队假装疲累和羸弱,欲以此欺骗随国君臣上当受骗,麻痹轻敌,轻启战端,以便楚武王好乘机攻击随国,迫使其就范。</p><p class="ql-block"> 果然,随国的使臣少师被楚军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回去就力劝随侯出兵,击打楚军。</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国的大夫季梁,却头脑十分清醒。他极力劝阻了随侯,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有可能会大祸临头,神鬼莫救。</p><p class="ql-block"> 其实,随侯并不想听大夫季梁的劝谏,可也被他所说的楚国军队的诡诈所慑服,由于害怕强大的楚国会碾压随国,于是便没有大动干戈,而是和楚武王“讲和”。其条件就是,楚武王暂时罢兵,随侯则向周天子说项,为楚武王讨得正式封号。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本文中并无涉及。</p><p class="ql-block"> 而根据史书记载,两年后,周天子却并未理会楚武王。楚武王于是勃然大怒,恼羞成怒,就又兴师动众,前来攻打随国。随国自然没有招架之力,只能臣服于楚。当然,这也都是后话,本文并无反映。</p><p class="ql-block"> 那么,单就“季梁谏追楚师”这个节点的事情,季梁又是如何说动随侯,并由其恐惧而没有兴兵的呢?</p><p class="ql-block"> 左丘明在《左传》中是这样说的:“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在此,季梁直接点出了楚国作为大国,诡计多端,假意羸弱,实则欺骗,诱使随国上当的实质。并同时说明,目前楚国正值上升期,方兴未艾,连鬼神似乎都在帮它!我们一个弱小的随国,凭什么还非要主动招惹它呢?</p><p class="ql-block"> 季梁继续说:“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意思是,我听说,小国是可以战胜大国,但那必须是小国要坚守正道,而大国内部则混乱无道。</p><p class="ql-block"> 季梁进一步论证什么才是“道”:“所谓道,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意思是,所谓“道”,就是忠民而信神。如果老百姓还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而国君祭祀鬼神,却用很丰盛的供品,且告神以“国泰民安”,这不显然就是对神说假话吗?这能是对神信对民忠吗?若此,我不知道神鬼还会不会保佑我们随国!</p><p class="ql-block"> 此时,随侯忍不住反驳:“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季梁则斩钉截铁的回答:“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并且大张旗鼓、力正辞严的提出了一个十分超前的观点,即“民乃神之主”。故,圣明的君主,总是先忠民而后敬神!这是很大胆很前沿的提法和说法,可谓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的萌芽!</p><p class="ql-block"> 季梁进一步展开议论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在这里,季梁一一陈述,君主之所以致敬鬼神的目的,无非还是为民忠民,保佑黎民,有利于民,也就是所谓“成民”也。</p><p class="ql-block"> 而正因此,季梁一针见血的指出:“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并为随侯指出了一条忠民信神的光明大道,即:“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也就是奉劝随侯,还是实施仁政,善待人民。并且,和睦邻国,团结一致,或许,还可以幸免于难,防止被楚国这样的大国所攻灭!</p><p class="ql-block"> 季梁劝谏的结果是:“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随侯不是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季梁的建议,而是由于害怕强大的楚国,而不得不“修政”,这才暂时避免了楚国的讨伐和侵犯,真是可笑!</p><p class="ql-block"> 该文的写法亦较有特点。诚如编者的评点所云:“起首将忠民信神立提,转到民为神主。先民后神,乃千古不易之论。篇中偏从致力于神处,看出成民作用来。故足以破随侯之惑,而起其惧心。至其行文,如流云织锦,天花乱坠,令人应接不暇。”可谓点评十分到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0日晚于济南善居</p> <p class="ql-block">南方有蛮夷,自封竟为王。</p><p class="ql-block">骄横何跋扈,嚣张胜虎狼。</p><p class="ql-block">北攻既不成,转头或东向。</p><p class="ql-block">随国存季梁,谏君固邻邦。</p><p class="ql-block">忠民而信神,修政莫轻狂。</p><p class="ql-block">惜哉君主昏,最终犹灭亡。</p><p class="ql-block">百姓常言道:曲子难教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