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西安到兰州路上的经历和故事</b></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看麦积山) </div><div><br></div><div> 我向往名山大川,喜欢田野郊园,这是喜欢旅游的第一个动因;其次,我从16岁开始玩相机,从胶片到数码,相机换了若干,虽然断断续续,但一辈子从骨子里喜欢摄影始终没变。当我每每脚踏高山草原,身临江河湖海,手持相机忙于捕捉眼前风光美景的那一刻,我总是感到无比幸福和高兴,不知疲倦(有兴趣的朋友可看我2016年写的一个美篇《我与摄影几十年,不离不弃到永远》);再其次,我自幼受父亲教育和影响,喜欢文学,后又读中文系,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对中国历史也粗知几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对这一方土地山河的过往完全无知,总能联想起它曾经的金戈铁马或灿烂辉煌,使旅游更有深度和内容。每每游览归来,还能写点游记感想,分享他人;再再其次,我喜欢开车,且在退休前买了还不错的车,有了奔向远方,自由驰骋的条件。</div><div><br></div><div> 因此,退休后的这十年,这几个因素的促使,我喜欢旅游,乃至旅游成为了我退休十年来最大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方式之一,似乎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麦积山石窟贴在石壁上的雕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5年5月底,我和夫人驱车回到西安,本想实现去年与父亲的约定,带他去兰州,走河西。但因他从去年10月回西安休养半年多依然虚弱无力而只好丢下了他,与夫人和两个姐姐开始这趟往返大约一万公里的旅行,计划走一走以西安为起点,敦煌为终点的这段最古老的“西北丝绸之路”。<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麦积山参观石窟上下使用的栈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们6月30日,那天下着小雨,我们还是按计划离开西安冒雨出发了。第一站游览了天水的麦积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麦积山景区位于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是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而得名。其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旅游景区(详细介绍可参阅我2016年的美篇《麦积山—悬崖峭壁上的“东方雕塑馆”》)。</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天水伏羲庙前公祭伏羲广场)</div><div><br></div><div> 其后,我们游览了天水我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在天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要举办隆重而盛大的伏羲庙庙会,世代相传。自1988年由天水市政府正式举办公祭伏羲大典,其后由甘肃省政府接手,到2013年后,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冠名,天水市政府承办。2014年起,开始与台湾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天水举办公祭伏羲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和全体中国人追思华夏民族遥远历史,怀念人文始祖肇启中华文明的重要平台。 </div><div><br></div><div> 那天晚上,我发微信,难掩第一天出行和游历的喜悦,当晚发微信写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梦依旧,今启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出长安走甘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面雨,一路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麦积山下天晴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绝壁佛龛精雕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惊叹古艺今难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伏羲故里拜始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陇城镇外寻街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时空好惬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晚下榻天水城。</div><div><br></div><div>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会宁三军会师纪念塔)</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离开天水,继续向西,在我兰州堂弟的电话引领下我们到了会宁县和榆中县。</div><div><div> 会宁县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大的会师地。在金一南将军所著《苦难辉煌》一书中曾写到:在长征途中经历了一年多党中央与张国焘主张南下的艰苦斗争后,“10月9日,朱德率红军总部到达会宁,与中央派来迎接的一方面军部队会合。这个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军人如此激动,与红一师师长陈赓谈话时禁不住热泪盈眶”。此后几天里,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到达会宁以东的兴隆镇,至此,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画上句号。我们到达会宁会师广场那天恰逢7月1日建党纪念日,广场上耸立着高大的会师纪念碑,有很多新党员在碑下举行宣誓仪式。</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师广场上的雕塑)</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随后,我们途径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定西,抵达了兰州东南约50公里的榆中县兴隆山景区,为了参观一处坐落于此但鲜为人知的蒋氏行宫。</div><div><div><br></div><div> 这座行宫是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为迎接蒋介石1943年在此召开军政会议特意提前设计修建的。行宫与旁边的优美的西山浑然一体,布局精巧、结构独特、小巧玲珑,可谓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8月5日至7日,张治中、朱绍良、白崇禧、顾祝同等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到此参会会,蒋介石并在这里接见了胡宗南、孙蔚如、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新疆警备司令宋希濂、第三集团军司令赵寿山等人。也是在这座“行宫”里,蒋介石做出了收回新疆主权的决定。</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蒋氏行宫里的会议室)</div><div><br></div><div> 后来获知,兴隆山还曾经是成吉思汗灵柩的暂厝之地,传说成吉思汗1227年病逝于六盘山的清水县,其死后的700多年间其装有衣冠和兵器用物的灵柩几经秘密辗转,路径说法不一。但在1939年因国乱担心被日本人掳走,被秘密运至兴隆山,密藏于此地大佛殿内暂厝。1949年8月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因此,榆中县建有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但我们当时不知道,没有去参观。</div> (俯瞰黄河有100多年历史,德国人修建的黄河铁桥)<div><br></div><div> 到兰州后,在兰州检察院工作的堂弟夫妇热情接待了我们,在黄河岸边一个颇有档次的的滨河饭店安排了丰盛的晚宴为我们洗尘,席间起身便可隔窗看见宽阔奔涌的黄河奔流而下。随后几天里,在他的联络和陪同下,我们代表老父亲拜见了兰州几个尚健在的长辈,向他们转达了我父亲对他们的思念;与已亡故多年叔叔的儿子、女儿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分别相见,共叙亲情,倍感高兴,且分别留影,以便回去后拿给老父亲看。</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是兰州重要地标)</div><div><br></div><div> 期间,堂弟陪同我们重游了白塔山、黄河大铁桥、沿黄河岸边游览了水车博物馆、观看了黄河母亲雕塑,登上了三台阁。夫人是第一次到兰州,所有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新鲜的。</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座于黄河边上的黄河母亲雕塑)</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在兰期间,堂弟几天的陪同省却了我们道路不熟的许多麻烦,为我们能在兰州多玩玩,玩得好一点提供了极大帮助,并节省了大量时间。在堂弟的荐引下,我们还抽空去了了一趟坐落于兰州北山九州台的文溯阁。这是一个仿沈阳故宫文溯阁而建的藏书楼。起因是1966年,基于与苏联交恶,因为战备,为确保《四库全书》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原存放在沈阳故宫将总计3474种、36315册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以及5020册清雍正年间所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拨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先存放在距兰州170多公里的永登县连城鲁土司衙门大经堂内,一直到了2005年7月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后才移至于此。<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立于黄河岸边大铁桥附近的石碑)</div><div><br></div><div>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我国历史上卷帙浩繁,亘古未有的最大一部丛书。1781年第一套编纂完成后贮存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6年后又有6套全书相继缮竣,被分别贮藏在沈阳故宫文溯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等处。200多年过去,历经战乱与动荡,有的全毁,有的损毁不全,现完整保留只有3套,即台北的文渊阁本,北京的文津阁本和兰州的文溯阁本。兰州版本据说是现存各本《四库全书》中收书最多的一部。</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兰州堂弟家小区外夜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兰州是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在西汉初期还是中国西界,那时叫金城。自此以西便是匈奴汗国。直到公元前121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经过大约15年的战争,匈奴汗国浑邪王投降,河西走廊才成为中国领土 。</div>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俯瞰兰州城) <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此后,大约过了6年,到公元前115年,西汉王朝在曾经的浑邪王故地河西走廊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从此纳入中国管制。四郡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是丝绸之路诞生前的基本历史和领土变迁。</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最后说一句,在兰州三天四晚,我们都住在堂弟家,不仅亲切温馨,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至今都难以回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待续)</span></div></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