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无论是为了总结一学期的学习收获,还是巩固知识、技能,并进一步促进理解,抑或是为了期末的一张评价卷,复习都是必要的。</p><p class="ql-block">最怕的是一到复习阶段,各种练习、真题齐上阵,把梳理、巩固和提升变成了无休无尽的刷题苦役,效果如何不好说,学生是觉出了语文学习的乏味和煎熬。</p><p class="ql-block">这,自然是得不偿失的。</p><p class="ql-block">在平时下好功夫的基础上,语文期末复习可以简单些,简明些。</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找准复习巩固和提升的点,不做无效功夫</p><p class="ql-block">以字词复习为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看拼音写字词、听写、辨析等过关复习,枯燥乏味,战线漫长,学生不免会出现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既然已经有平时的基础,不妨将全册字词分成两到三次的听写或看拼音写字词摸底,帮助每个学生找出易错的、淡忘的字词,复习巩固就聚焦这少量的字词。</p><p class="ql-block">再以诗文积累和运用为例,先带着学生梳理一下自己熟记于心的有哪些,生疏的有哪些,然后针对性复习。也可以用一份精心设计的纸笔练习来帮助学生摸清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地巩固提升。</p><p class="ql-block">这两样的复习巩固和提升,大概4天就可以完成了。越是那些存在困难的学生,越需要这种梳理后的精准复习,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复习的成就感——对考试来说,也是最有帮助的。</p><p class="ql-block">词句段运用,没有必要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再将语文园地中的题目再练一遍。教师大概都很了解班级学生在这方面的习得情况,有选择地在运用中巩固,做到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第二步:进行阅读理解和作文专项复习</p><p class="ql-block">先说阅读理解的复习。实际上,老师们如果有心梳理整册教材,就会发现,每册教材阅读理解都有侧重点——如果期末检测题的设计者真吃透了教材的话,自然也应该明白。</p><p class="ql-block">例如,四年级上册,主要侧重故事类(写人记事)文本的阅读理解,包括梳理故事的线索(起因、经过、结果)、结合具体表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评价人物的所作所为。其次是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一般都是以提取信息和做出判断为主。</p><p class="ql-block">复习时,一是要针对阅读理解的侧重点,梳理判断学生在这些方面上的已有基础和经验,做到以学定“习”;二是要重视方法策略的运用——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往往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技能。教师可以将平时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进行分类,看看哪些属于信息提取(要学会定位),哪些属于做出判断(要学会综合信息),哪些属于进行评价(要做到有理有据),哪些属于迁移转化(要善于运用联结策略),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动作和程式来帮助自己思考、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再说说作文。实际上,作文是不需要复习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示,靠的就是平时功夫。复习时,没有必要进行每个单元的作文复习,尤其是不需要再写一遍——这种做法很愚蠢。正确的做法,是做好两点。一是玩一玩融一册教材表达训练点为一体的创意写作游戏(链接:作文如何复习:目标理解与操作策略 | 李竹平);二是确保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能够根据要求展示自己的习作水平。</p><p class="ql-block">第三步:做一两次模拟题</p><p class="ql-block">考试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但并不是刷题多了,考试能力就突出了。</p><p class="ql-block">做模拟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再一次梳理一下有没有漏掉重要的复习点;二是让学生习得每一种题目的答题要领。所以,模拟测试后,重要的不是订正错题,而是帮助学生找出错的原因,为下一次避免错误服务。</p><p class="ql-block">如果教师复习的路线图足够清晰,简明也就不是难事。这种情况下,复习阶段,师生都会很轻松,效果也会更好。时间上,大概两周就足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