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冬至,武汉的街巷已有数九寒冬的氛围。早上八点多钟,快递员送来一个圆柱状的硬纸筒,打开一看,是一根我期待已久的颇有艺术感的拐杖。瞬间,一股暖意从心里涌向全身。这是家门老兄邓时玉送给我的。当我仔细观察拐杖时,一幅幅难忘的身边细节的画面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二年下学期,我读高一,邓时玉读高二,我俩同姓,平时我都是喊他时玉哥。因勤工俭学,我班全体同学到汉江的泽口码头挑黄砂,最后一天,我的脚脖子崴了,回校后,他给我弄了一根桑木棍子当拐杖,手柄处还处理成适合手握的形状,见我生活不方便,还帮我打饭打水,帮我晾晒衣物……</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初在新兵连的时候,房东大爷拿着一根拐杖毛坯在加工,动作很笨拙,他就说:“大爷,我来帮您弄吧!”然后,从大爷手里接过拐杖毛坯开始加工。他先用长刨子把直杆部分刨到不粗不细,再用笔在手柄处画一个大致形状,然后,用一字刨一点一点地刨,直至握在手里感觉舒服为止。</p> <p class="ql-block">他不但对房东大爷好,还时时处处像兄长一样关心我、关照我。我和他同年入伍后被分到新兵连同一个班,吃饭、训练等都在一起。当时,地处坝上的围场县是大地冰封,风沙漫天。部队借住在老百姓家里,吃的主食大多是玉米、高粱和小米,蔬菜以土豆为主,我们南方兵很不习惯。他经常问我“吃不吃得饱?能不能适应围场的气候和部队生活?”上山打柴时他尽量让我少背;给老百姓掏粪坑时他抢着拿洋镐刨,不让我干这个重活脏活……</p><p class="ql-block">这根拐杖很合我意:它不长不短、不粗不细;拐杖上端一侧横列写着“赠:南山刍荛 开心的人(邓时玉的网名)”,另一侧竖列写着“愿君平安度春秋!”很有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时玉兄之所以送我拐杖,是缘于今年七月中旬的一次微信聊天。在此之前,我已有半年时间经常出现眩晕症状,发作时即站立不稳,为防跌倒,就想弄根桑木棍权当拐杖,以备不时之需。我问:“时玉兄,你那里能不能找到直一点的带杈的可当拐杖的桑木棍?”“好找!谁用?”他说。我道:“我备用。”他又说:“我送你一根,尽我所能给你弄得好一点,但要四五个月。”</p><p class="ql-block">我只是想随便弄一根桑木棍,能“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清·田侯)即可,而他却当成一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送拐杖很有讲究,在当今社会,一般都是送给老年人或者病人,否则,就会被受赠者认为是对自己的诅咒。</p><p class="ql-block">桑木在农村里是个宝,枝条可做鞭杆、拐杖、箢弓,较粗的木材可做扁担、犁辕等。一般来说,加工前都要将材料埋到淤泥里面沤泡两个多月,然后在阴处自然风干。他告诉我,沤泡过的材料不生虫,不易腐;在阴处自然风干的材料不变形。</p><p class="ql-block">他不是木工,又有手疾,在后续加工时其难度可想而知。拐杖成型后,他又给我发信息,要我再等十几天,说想找人弄点生漆把拐杖漆两遍后就寄给我。这个想法让人感动,在髹漆工艺快要失传的当下,弄到生漆是谈何容易。他退而求其次,用树脂漆把拐杖漆了几遍,上面的几处油漆褶皱明显就是多遍刷漆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么有艺术感的拐杖,晚饭后,我急不可耐地拿起它就去散步。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手握浅琥珀色的拐杖,仿佛自己的夕阳人生有了一座坚实的靠山。顿觉它比市面上所有的拐杖都漂亮,都要珍贵。手柄握着舒服,也不是拼接的;材质是桑木的,结实、有韧性、承重力强;它是用故乡的桑木制作的这一点,于我而言更有意义: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看到它就好像看到了儿时的玩伴和曾经的同事,看到它就好像听到了深巷中的狗叫声、桑树颠的鸡鸣声、农舍烟囱上空的袅袅炊烟和田野里稻谷的芳香。</p><p class="ql-block">这根拐杖像一根锚链,将我无所安寄的心身与故乡紧紧地锚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从高中到现在,时隔52年,当得知我想弄根桑木棍当拐杖后,他又费心费力为我制作拐杖,这份同窗情、战友情、兄弟情到哪里去寻?</p><p class="ql-block">这根祝福拐杖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是今冬难忘的身边细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