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潮州广济桥

黄少群

<p class="ql-block">试谈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一一黄少群</p><p class="ql-block">儿时就听大人像诵读古诗一样,唸着“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生牛一只溜”的潮汕民谣,十分悦耳动听,因为用潮州方言朗读押韵的古诗文简直就是绝配。那时虽然连湘子桥的影子都没有见过,不知道湘子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更不知道它是世界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但远方的湘子桥还是颇令我心生向往。</p><p class="ql-block">民谣中的”潮州湘桥”即湘子桥。韩愈曾被朝廷贬为潮州刺史,来潮途中写了一首诗一一《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的侄孙韩湘,便是中国民间所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民间传说韩愈让他的侄孙韩湘与广济和尚,分头于韩江东西两岸进行斗法修桥……。在这传说中,我们依稀见到了湘子桥(民间俗称)和广济桥两个名称的影子,一个来源于韩湘子,一个来源于广济和尚。但我发现,韩愈(768一824年)生活于唐朝,湘子桥则初建于唐朝之后的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在时间上距离好几百年,民间将韩愈、韩湘子俩人与湘子桥结合起来,可能是出于对韩愈之爱戴极深。而将桥称之为湘子桥,似乎是为了让本地之名桥沾上点仙气。</p><p class="ql-block">我也更喜欢湘子桥这个民间俗称,本文也用“湘子桥”指广济桥。我估计潮州的老百姓,现在仍在称广济桥为湘子桥。未往潮州旅游之前,广济桥这个名称,对我来说也还是陌生的。好像说的是别处的桥。</p><p class="ql-block">湘子桥三个字朗读起来显然更为动听悦耳,是广济桥三个字所无法比的。</p><p class="ql-block">湘子桥民谣中有“二只生牛一只溜”之句,但生牛之生字用哪一个字,現在似难统一。有的则写成”牲牛”和”钅生”牛(该字为金字旁加一个生字,在这里手写输入无法显示,故分两次),形成了三种写法。我认为“生牛”中的”生”字应是指该铁牛的的材料,而在潮汕话中,对于铁常以“生铁”、“熟铁”进行区分,例如生铁做的锅便称为“生锅”,生铁铸造的牛,自然是称之为”生牛”。又有可能从前一般人对于生铁熟铁不甚了然,用“生铁”泛指铁类金属,因此铁牛便称为生牛。故我觉得用“生牛”更为可取</p><p class="ql-block">据说二只生牛铸造于1724年,分置于东西两岸,乃为镇桥御水保平安而设。但后来一只被洪水冲走,故有民谣曰:“二只生牛一只溜”。据说水中的生牛后来已被打捞上来,但碍于家喻户晓的民谣早已宣布说一只生牛溜走了,便没有让它重返湘子桥上,而是移至潮州博物馆存放。</p><p class="ql-block">作为粤闽两省的交通要道,在湘子桥的近千年历史上,历代地方官员不断对她进行维修完善,使她在兵火洪水破坏之后屡获新生。东西两岸伸向冮心的桥墩数量逐步增加,曾达到“廿四洲”(洲在此处是潮汕话对桥墩之称。听说后来少了三洲,因为有三个桥墩已与江岸连成一片)。搭起浮桥的船只则最终定格为十八只。历经359年之后,湘子桥在嘉靖9年(1530年),终于形成如民谣所世代传唱的”十八梭船廿四洲“格局。历史上,湘子桥用过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等名称。在公元1435年,更名为广济桥,其义为“广济百粤之民”也。</p><p class="ql-block">湘子桥至解放前又是残破不堪。21世纪初,地方报请国家文物总局批准,于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力求以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此次各方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于20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今天回头看来,当年作出重修湘子桥的决定,并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韩江上已建有现代化的跨江大桥),堪称高瞻远瞩之举,湘子桥在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新时代荣膺AAAA级景区,成了潮汕地区的热门景点。</p><p class="ql-block">至此,不由使我连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越明年,政通人和,乃重修岳阳楼”的句子。但岳阳楼有幸遇上范仲淹,因他的《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湘子桥则未知何时能遇卓越文豪,获如椽大笔之礼赞而声名远。</p><p class="ql-block">湘子桥本应是潮汕游之重点,但旅游团安排在次日下午游韩文公祠后,由团员自费登桥。可是大巴来到湘子桥头时,距离关门的时间已不多,排队等待入门的人龙却長得甚为夸张(因时值暑假的出游高峰期),全车的人都望而却步。所以我与湘子桥擦肩而过。桥头的大门亭和近处桥墩上的亭台较清楚地看到了,其余则是远观。中国亭台乃至古建筑所在之处,必有匾额楹联与书法结合之佳作,此乃我之至爱。很遗憾这次未能上桥观赏,使我与其失之交臂。参团游从来都是走马观花,你被某一东西吸引迷住之际,便到了不得不与之匆匆作别之时。</p><p class="ql-block">聊以安慰自己的是,头天晚上在岸边观赏了湘子桥的灯光秀,在人头攒动的岸边,目睹了千年名桥换上绚丽多彩的晚礼服,引来万众瞩目。但此类东西外表华丽,内涵不多,有时会令人产生“如今已觉不新鲜”之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