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欢听流行歌,总感觉王洛宾先生的西北民歌《一江水》,是穿越两千多年,中国最早民歌总集《诗经》里的那一棵摇曳的蒹葭。</p><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诗经》里的《秦风蒹葭》,是秦地的民歌,两千年后的《一江水》是新疆民歌。两首民歌都在西北,都离不开一条河,河边的蒹葭在秋风的撩逗下,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像蒹葭一样摇曳。</p><p class="ql-block">同样在一个秋天,两千年前那个秋天的早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用深秋的景色起兴,引出诗人的情感。两千年后,“风雨带走黑夜,青草滴露水。”《一江水》这首民歌,也用景色来起兴。</p> <p class="ql-block">《蒹葭》时间依然深秋,芦苇枯黄,苇叶苍苍,芦花似雪,风吹过河面,芦苇在水中荡起层层涟漪。《一江水》时间是初秋,芦苇翠绿,苇叶修长,芦花初开,风吹过两岸,一颗颗露珠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像蒹葭一样摇曳。</p><p class="ql-block">同样随时间推移,《蒹葭》中芦苇被风,摇曳的画面越来越清晰。美好的爱情故事,也缓缓展开。</p><p class="ql-block">“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间大概是深秋的六七点,河边的芦苇苍黄一片,芦苇上的白露颗颗微霜。而在苍茫的芦苇掩映下,河边的诗人眺望河对岸的伊人。夜色还没有消散,只有模糊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时间大概是深秋的八九点,夜色已经消失了,晨曦初上枯黄的芦苇多了一份褐色,芦苇叶子上的霜已经化成了露水。此刻的河对岸,诗人眺望的伊人似乎更近了,更清晰了,就在芦苇丛中。</p><p class="ql-block">“蒹葭采采白露为未已”,时间大概是深秋的十点十一点,太阳已经升到半空,芦苇上的露水已经蒸发完了。暖阳给河两岸茫茫的芦苇涂上了一层金黄。诗人在明亮天光中满怀希望的眺望对岸,似乎伊人的脸庞在芦苇丛中或明或暗。</p> <p class="ql-block">同样随时间推移,《一江水》中芦苇飘逸,摇曳的画面多彩生机。少男少女相亲大会热闹而隆重。</p><p class="ql-block">“风雨带走黑夜,青草滴露水。”秋天早晨,一场风雨带走了黑夜,青青芦苇上的露珠在晨曦中金光闪闪。人们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而诗人的生活和希望却总是相违背。</p> <p class="ql-block">“波浪追逐波浪,寒鸭一对对。”秋天正午,阳光拂过河面,一对一对大雁栖息在芦苇丛中嬉戏,看着让人羡慕。而河边的姑娘都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只有诗人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个。</p><p class="ql-block">“黑夜过去到黎明,像飞鸟身影。”秋天傍晚,天光开始昏暗下来,一天就这样转瞬消失,鸟儿已经从河面起飞,飞向芦苇丛深处。而诗人还在等待,等的自己的心都破碎。</p> <p class="ql-block">像蒹葭一样摇曳。</p><p class="ql-block">《蒹葭》在回环往复中层层铺陈,在铺陈中表达自己的求索。</p><p class="ql-block">从早晨六七点天蒙蒙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八九点晨光熹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到十点十一点阳光温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诗人一直追寻哪位河边的伊人。</p> <p class="ql-block">逆流而上道路险阻且漫长,顺流而下伊人似乎在水中央。逆流而上道路险阻且陡峭,顺流而下伊人似乎在水中高地上。逆流而上道路险阻且弯曲,顺流而下伊人似乎在水边芦苇中。</p><p class="ql-block">芦苇摇曳,好似一层薄纱。似隔非隔,似挡又没挡。寻找伊人良苦用心的过程,寻找伊人的坚定信心从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一江水》在写作手法上,明显学习了《蒹葭》的技巧。诗歌共三小结,而公用的尾声回环往复,铺陈自己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风雨带走黑夜,青草滴露水。”昨夜的一场大雨,送来一个晴朗的早晨,芦苇叶上露珠滑落。“波浪追逐波浪,寒鸭一对对。”秋天正午,风吹河面,芦苇起起伏伏,寒鸭成群成对。“黑夜过去到黎明,像飞鸟身影。”天光昏暗,芦苇丛在夕阳下显得神秘而凄清,一直到傍晚,诗人还在苦苦等待。</p> <p class="ql-block">芦苇是自然环境,更是社会环境,烘托氛围。</p><p class="ql-block">“等待,等待,再等待,心儿已等碎。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直接把一句话不断重复,写出自己从早晨一直等到傍晚。从“青草滴露水”的早晨,到“寒鸦一对对”的中午,到“像飞鸟身影”的傍晚。等人儿心碎,却没有等到心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像蒹葭一样摇曳。</p><p class="ql-block">这一棵摇曳的芦苇,是《蒹葭》的灵魂。诗人去寻找河对岸的伊人,一遍一遍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就是可望而不可即,充满了忧伤之情。</p><p class="ql-block">或者这是一个隐喻,秦国的国君去寻找一位能匡扶社稷的“贤士”,一次次寻找一次次被拒绝,君主开始反反思自己到底是那里做得不够好。</p> <p class="ql-block">也或者,在河边诗人追求伊人的过程,就是儒家对一种理想大道的追求,一次次追求,总感觉就在眼前,却又飘忽不定。</p><p class="ql-block">这一棵摇曳的芦苇,是《一江水》的巧喻。诗人和自己心爱的女子的关系,巧妙地比作河的两岸,可以远远望到彼此,却不能相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这种美妙的比喻,颇有西北民歌语言质朴特点,在质朴中见真情,同时写出了少数民族相亲大会,有人有所得,有人有所失。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们。</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一江水》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希望和生活之间还有差距,这种差距让人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当下,重新抬头求索。</p> <p class="ql-block">像蒹葭一样摇曳。</p><p class="ql-block">《一江水》就是对《蒹葭》的传承,赋比兴的手法,质朴而深刻的语言,使这株芦苇鲜活而多情,摇曳生姿。《一江水》齐秦演唱伤感无限,民歌或者美声就显得高雅豁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