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半个月前,居住在老家的二姐在下菜窖取菜时,梯子没有扶稳,从梯子上摔下菜窖,造成了脚骨折,打上石膏在家里静养。为了不给亲人们带来麻烦,她没有声张,还是二哥觉得不对劲,和二嫂一起去二姐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于是趁着冬至这天,侄孙子定亲串门这个仪式结束,亲人们在饭店吃过饭,齐聚二姐家看望二姐,好在并无大碍,当然也没有更好办法,只能静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年龄的老人,就怕摔,二姐比我大八岁,也是小七十的人了,因老妹用的是智能手机,通过视频聊天得以看到二姐二姐夫、二哥二嫂、老妹老妹夫,除了老妹略显年轻,其他亲人也都见老,二哥已经七十三了,二姐夫更大一些,能不见老吗?好在身体都还可以,除了有高血压外,他们身体都没有大的毛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而二姐两口子,也从山上搬下来,现居住在火车站,屋里有火炕,还安装有土暖气,进屋都得脱棉袄,很是暖和,二姐夫每月有退休金,虽然不是很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比于农村的老年人,日子还算可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住房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八口人,住五间房子,开始还可以,等大哥二哥陆续结婚生子,住房就捉襟见肘,很是不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哥只能自己另盖新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经济都非常贫困的情况下,盖所房子肯定要拉饥荒、借外债,大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盖起了四间新平房,一家四口搬进新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一晃儿大侄子长大成人,大侄子靠着自己在外打工,用赚到的钱,购买了学校平房,因为后来小学合并,全乡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原来在我们村的小学校舍闲置起来,比较便宜的价钱拍卖,大侄子就购买了半个校舍,地势平坦,面积庞大,宽敞明亮,如今,大侄子又在省会沈阳购买了二手房,老家的这所大房子基本就闲置起来,只是过年回家时住那么几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说二姐家,居住在甘家沟火车站附近,甘家沟火车站是锦州到叶柏寿必经之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锦州到叶柏寿的绿皮火车一直开通行驶,服务辽西山区的农民,那时,我们到县城考学办事、还有后来到外地求学,往返都是坐这趟绿皮火车,并且客车要在甘家沟火车站加水,需要停留十分钟。而往往这个时候,旅客会下来到站台外购买一些应季新鲜水果或者其它农产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个时候火车站是很兴盛和繁华的,农村的大叔大妈会把自己出产的水果、鸡蛋、鸭蛋等农副产品拿到车站叫卖,我小时候就曾跟着我妈到车站卖过鸡蛋,更羡慕那些旅客能坐上火车到大城市,心想,什么时候也能坐上火车,看看火车里面啥样?看看外面世界的繁华。往往这个时候,我妈会说:“老儿子,好好学,有出息了就能坐上火车走出这大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我真的坐上火车,走出大山,见到更广阔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后来,由于公路事业的发展,一天往返一次的绿皮火车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车速慢、车站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到县城办事,只能坐接近中午的火车,而下午办完事已经没有返回的火车了,只能在城里住宾馆,老百姓谁会舍得花钱住宾馆呢,相反,如果早起坐班车,办完事,到晚上坐班车回来,一天妥妥的。这样一来,乘坐火车的人就越来越少,以致锦州到叶柏寿的客车在运行四十多年之后停运了,车站取消,只有货车从甘家沟通过,这样,原来在车站的铁路职工陆续撤走。留下了一批闲置的家属住宅,二姐夫趁此机会从撤走的铁路职工手里比较廉价购买了两处房产,独门独院,屋里还有家具和家电,虽然面积不是太大,但二姐两口子住绰绰有余,职工撤走以后,原来的自来水供应停止,二姐家只好花了一万五千元打了一百米的深井,解决了吃水的后顾之忧,只要一送电,水就自动抽上来,浇地也是绰绰有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其实,自己也何尝不是这种情况呢,八九年举家搬迁到河南之后,开始是住临时房,后来工厂盖集资房,自己集了一套,再后来工厂倒闭,学校和市里学校合并,这样一来,只好又在市里购买了一套住房,原来厂区的住房就基本荒废了。原来的学校教学楼也经过改造,变成了庆华养老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住房的变迁是社会的缩影,它充分体现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住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城市和乡村,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住房只是一个缩影,它的变化是全面的,我国人民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自拍➕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青松岭》(鸣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