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掠影

海上舞蹈

<p class="ql-block">10月金秋,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划,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新疆南疆地区,前后为时11天。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然而一路走来,方知这一说法不然,南疆除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也非常壮观。行程匆匆,只能浮光掠影,略略记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帕米尔高原之行</b></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古称“不周山”,又称“葱岭”,古代丝绸之路从此经过。地处中国最西端,横跨中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5850米。</p><p class="ql-block">从喀什出发,经过疏附县乌帕尔派出所,办好边境通行证,我们就踏上了帕米尔高原之行。</p><p class="ql-block">汽车在山路上行驶,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道路两旁的植物也渐渐稀少,只剩下一晃而过的光秃秃的山峰,偶尔可以看到维护公路的车辆和人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生物。</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白沙湖,海拔3300米,这里一半白沙一半湖水,被称为帕米尔高原上的“蓝眼泪”。</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白沙湖的湖水呈现出蓝绿色,在风中,轻荡涟漪。远处的高山山顶上白雪皑皑,在山与湖水之间,可以清晰的看到浅色的沙堆,据说,这就是白沙湖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在白沙湖边,有许多当地的人牵着牛角上挂着红色如意节的牦牛,供游客拍照。虽然骑上牦牛的时候胆战心禁,但老实的牦牛在主人的训练下,起卧尚算平稳。天上白云朵朵,身后靛蓝的湖水,远处雪山映衬,留下珍贵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当地高大的新疆小伙子,他和他的牦牛在湖边一天,收入大概在200元左右。湖边很冷,风很大,每个游客坐牦牛拍照一次约20元左右,由于牦牛多,竞争激烈,收入不高。憨厚的小伙子说起这个,一脸的无可奈何。</p> <p class="ql-block">离开白沙湖,我们来到高原上的另一个美丽的湖泊-喀拉库勒湖,因湖水深邃幽暗,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黑湖)。”喀拉库勒湖的周边风景与白沙湖完全不同,湖的东面,是被称之为“雪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型如一个巨大的馒头,白雪覆盖。湖的西面,是连绵起伏的萨尔阔勒山脉,湖南面是一片草原。时已金秋,草色枯黄。可以想见,当春夏来临,碧绿的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盛开,白色的毡房点点,牛羊成群,与清澈的湖水中雪山的倒影相映成趣,这是怎样的一幅令人愉悦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的背面,风巨大。因为海拔较高,我们没有勇气挑战自己。只是在背面看了一下。也算是最近距离的仰望了“雪山之父”。</p> <p class="ql-block">离开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去往塔县的路上,海拔在逐渐下降。塔县全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到塔县,有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就是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维吾尔语的意思是“石头城”。在塔县我们参观了位于县城以北的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遗址已遭到严重破坏,乱石成堆,只能看到城墙片段,还有依稀雕有佛龛的残垣。</p><p class="ql-block">汉代时,这里是西域古代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因为古代“丝绸之路”经此而过,使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色彩。在历史上,唐玄奘在此讲过经,马可波罗也到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渐近傍晚,石头城遗址笼罩在金黄色的柔和的夕阳之下,残垣断壁不再触目惊心,让游客能心平气和地在其中游走,尽力在心中去描摹早已远去的那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山下,昆仑山前,是一片广袤的湿地,蓝天下,草地泛着金黄色,小溪流在其中蜿蜒曲折。从石头城遗址下来,可以深入其中,慢慢游玩。</p><p class="ql-block">人力终有穷尽,原来繁盛的王国,早已成为废墟,而昆仑山屹立万年,金草滩也一如往昔,大自然总是让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晚上留宿塔县。第二天早上9点出发,准备去盘龙古道。出了塔县县城,道路两侧长着梭梭柳,又叫红柳。时值深秋,叶子泛黄,也是道路两旁的一道景。再往远望,两侧连绵不断的山峦高耸,山头积雪,日光照射,泛着金光。山与道路之间,有雪水融化的小溪,有长着梭梭草的戈壁滩,远处山脚下,可见有少数的牧民房屋。</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来之前期待,到之后,感觉宣传过度。汽车在寸草不生的万山丛中,沿着盘山公路不停旋转上升,然后再不停旋转下降。宛如人生一场,年轻时,努力再努力,期望到达高峰,然后再一路缓缓下降。那一道道弯,就是人生之路上的一个个坎坷,波折,期望渡过一个个弯,能平顺到达终点。</p> <p class="ql-block">路口,有一行大字,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今后皆是坦途。希望如此,但是,生活哪能如此简单,只是美好的愿望总是人们向往的。倒是万山丛中的这条天路,和莽莽群山之中那一座座铁塔,让人心生感叹,这一切的背后,有多少的奉献和牺牲。</p>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我高反了。来之前,做了准备,吃了角鲨烯,维生素B。昨天从喀什到塔县,就一路忐忑,还好,玩过了白沙湖,喀拉库勒湖,在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附近短暂停留,海拔有四千多米都没有什么反应,自己还窃窃暗喜。幸好不是太严重,过了盘龙古道后,渐渐地就缓解了。</p> <p class="ql-block">在从帕米尔高原回喀什的行程中,班迪尔蓝湖给了我们此行最大的惊喜。我们的车在寸草不生光秃秃的石头雪山中辗转穿行,不经意间,就看到一汪碧湖。湖水清澈见底,蓝天下碧蓝纯粹。藏在万山丛中这一顷蓝,用任何美丽的辞藻来形容,都不过分。这蓝色的湖,宛若帕米尔高原的眼眸,静静地望着它,只觉得愿在其中一醉不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喀什古城印象</b></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是我们南疆之行的重点。它的独特风情,带着一丝神秘。多年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去撩开它的面纱,去触摸它的城门,去看看那里人们真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点,我们赶到古城的城门前,等待古城的开城仪式。正式的仪式十点半开始,城门前的广场已经站满了游客。刀郎的歌曲《手心里的温柔》在广场上空飘荡,粗犷的汉子,沙哑的嗓音,温柔的语调,万千柔情,竟然与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贴切。</p> <p class="ql-block">开城仪式开始了,音乐响起,城头六位演员演奏着各式乐器,一名演员举手挥向远方,俨然在招呼四方来宾,国之庄严油然升起。</p><p class="ql-block">喀什古称“疏勒”、“疏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交通要冲,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地方。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到过这里。公元前60年,汉朝在此建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这里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东汉时期,班超出使,在西域经略三十年,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熟知的成语“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是来自于班超的这段历史。现喀什城中,建有班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开城仪式中,用歌舞的形式展现了这段历史,体现了“和合与共,和而不同”的文明风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开城仪式的表演中,还出现了“阿凡提”、地毯、骆驼等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演绎。仪式恢宏大气,具有极鲜明的民族风情。遗憾的是,短短的三十分钟,又怎么能道尽喀什的三千年历史呢?</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中游走,我最心喜的是,古城中还有居民居住,能看到有别于我们的不同风情。商业街琳琅满目,各种卖当地特色的小吃,特产的店一个挨着一个,却也没有大声喧哗,不显杂乱。而小巷中很安静,每户门前都种有绿植或鲜花,道路上也很干净。偶尔遇到几个当地人,也都衣衫得体,面容平和。尤其是女人们,个个画着浓妆,高鼻深目,穿着摆很大的长裙,超有范。</p> <p class="ql-block">网红点打卡</p> <p class="ql-block">卖切糕的大叔,用刚学会的维族语跟他打招呼,他的脸上一下笑开了花。货真价实的切糕,没有想象的那么贵,味道是真的好!</p> <p class="ql-block">铜匠老爷爷</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喀什,风情又与白天迥异。</p><p class="ql-block">蓝丝绒般的天幕上,挂着一轮明月。灯光下,古城的小巷,展示出别具特色的美。</p> <p class="ql-block">喀什博物馆一游,算是给喀什古城游结尾。说实话有点失望,几千年的历史,就这么简单的寥寥几片展板。展览着重点在中央集权政府,中原与喀什的联系,管理。喀什本身的历史几乎没有。是没有文字记载,还是确实泛善可陈呢?</p><p class="ql-block">晚上,想了又想,还是跟表妹联系了。表妹跟妹夫2016年到喀什做生意,转眼七八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们只在她回老家时见过一次。虽然不想麻烦她,但是我到了喀什不联系她,有点说不过去。</p><p class="ql-block">这一联系,我看到了一个落落大方,不做作不忸怩的妹妹,也很爽快干练,三个小时的相聚,很舒服很愉快。愿她一切如意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时光的缝隙中找寻历史的碎片</b></p> <p class="ql-block">天山将新疆一分为二,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称之为南疆。南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艺术和风情,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当时的古丝绸之路沿线,就有很多商业繁华的城镇。可惜的是,沧海桑田,如今大多成为废墟,后来人只能在遗留的残迹中去凭吊和想象。</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香妃墓,又叫阿帕霍加墓,建于1640年前后,是一个伊斯兰教圣裔家族的陵墓。后来因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的香妃埋葬于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乾隆皇帝的维族妃子称和卓氏,乾隆二十五年进宫,封“和贵人”,三年后升为嫔,后又封“容妃”。“容妃”去世后,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后妃园寝中。</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容妃身有异香,又称香妃。香妃年老去世后,乾隆曾有念头将她送回家乡,但碍于皇家规矩作罢。后来乾隆命令雕工匠按照香妃生前的容貌体态,雕刻了一个与真人一模一样的“香妃”,放入灵柩之中,由其家人护送回喀什安葬。</p><p class="ql-block">总之,民间传说是否当真无从考证,只当是人们对一个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弱女子的怜惜和美好祝福吧。</p><p class="ql-block">香妃的传奇故事,还给了文人充分的想象空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美丽的香香公主,为爱自尽。琼瑶的笔下,《还珠格格》里面的香妃,最终和心上人双宿双飞。当年,一曲“你是风儿我是沙”,响遍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香妃墓园内的“宝月楼”。传说,香妃入宫后,很思念自己的家乡,乾隆皇帝为她在宫中修建了宝月楼,在楼的对面又建了回回营和清真寺,命令回人居住,以使香妃登楼就能看见家乡的景色,以解思乡之苦。</p> <p class="ql-block">据说,容妃入宫后,很得乾隆宠爱。因其是维族女子,善骑射,可以和乾隆一起并辔齐驱,打猎游戏,所以,乾隆下江南,或去塞北巡视,都会带上她。</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香妃园内,建有回族风情的楼舍,回廊,清真寺,墓园,雕塑,有大朵大朵的鲜花。更有大批慕香妃之名而来的游客。我想,无论传说如何,香妃之灵一定回到了她的故乡。现在,她以这样一种方式,回报了生她养她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离开喀什向南,我们来到了莎车县。</p><p class="ql-block">莎车县,因古代莎车国得名。汉代时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元代时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明朝时属东察合台汗国,清称叶尔羌,光绪九年,使用莎车古名。莎车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军事驻守重地。</p><p class="ql-block">在莎车,我们认识了南疆历史上另一位奇女子,叶尔羌王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十六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p><p class="ql-block">阿曼尼莎汗14岁嫁入王室,34岁难产而亡。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在致力于维吾尔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规范,创作。经她整理规范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在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1992年,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女音乐家,当地政府修建了阿曼尼莎汗纪念陵。纪念陵共有台阶14级,四周柱子20根,分别代表阿曼尼莎汗十四岁嫁作王妃,用二十年的时间整理木卡姆。在纪念陵的外墙石壁上,雕有女诗人创作的诗歌,和各种民族乐器。</p> <p class="ql-block">阿曼尼莎汗所葬的陵园。</p> <p class="ql-block">莎车老城的城墙残垣,远处高楼作衬,在我们的视线里面,古与今奇妙的相交。</p> <p class="ql-block">从莎车再往南,到达和田的时候,已是夜幕低垂。对于这个古称于阗的城市,我们都知道它盛产玉石,和田玉极为有名。“于阗”的意思,在藏语里就是“产玉石的地方”。流经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盛产美玉,古人有“渔人秋采河边玉,战马春耕陇上田”诗句。同行的旅伴曾笑称要早起去河边采石头,到底因为行程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伟人的这首词我们从小就学过,当时对于于阗的解释已没有印象,现在明白了,此处应该就是特指新疆了。</p> <p class="ql-block">和田的“约特干古城”是一个人造复原的景点,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外围打了个卡,就直奔和田夜市了。</p><p class="ql-block">和田夜市在一个临街的巨大市场内,里面全是新疆小吃,游人很多,人声鼎沸,商贩们个个忙得恨不得长出四只手。我们几个人兵分几路,看到好吃的,就急忙下单,然后又集中到一处,一起大快朵颐。男士们还不过瘾,又要了几瓶啤酒,体验了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古龟兹国,即现新疆库车地区。唐朝时,是安西都护府四镇之一。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北段的重要城市。</p><p class="ql-block">东晋高僧鸠摩罗什出生于此。鸠摩罗什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他与弟子译出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家经典,为汉传佛教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在库车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前的广场上,有鸠摩罗什的巨大雕像,诠释了这位高僧大德、古龟兹国、佛窟三者之间的链接。</p> <p class="ql-block">站在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前窄小的石阶上,往前看去,碧波清潭,苍翠倒影,茅草小亭,宛若江南美景。身后是千年历史,眼前是美丽山水,今人与古人,景相似,境不同,今夕是何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喀什葛尔的胡杨</b></p> <p class="ql-block">胡杨,是我们南疆之行最希望看到的风景之一。</p><p class="ql-block">著名歌手刀郎有一首歌,《喀什葛尔的胡杨》。“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人世界流浪,就算我是喀什葛尔的胡杨,我也会仔仔细细,找寻你几个世纪,在生命轮回中找到你!”</p><p class="ql-block">关于胡杨树,有这样的说法,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一路走来,无论是水边的胡杨,沙漠中的胡杨,戈壁的胡杨,无论是婀娜的胡杨,沧桑的胡杨,挺立的胡杨,都使人感叹。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生长,繁衍的任何生命都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山神秘大峡谷</b></p> <p class="ql-block">天山神秘大峡谷,又称为克孜利亚大峡谷,位于库车县的北部。峡谷山体为红褐色的岩石,经过风雨雕琢,呈现各种姿态。山谷内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因为山体的千姿百态,谷内道路的迂回蜿蜒,山峰的颜色,在日光的照耀下变化多端,朝阳的一面山峰往往金黄璀璨,背阴的山峰则暗赤赤的。峡谷内还有一条幽深的一线天,顶上相对的两座山峰几乎相触,狭窄处仅仅能容一个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博斯腾湖</b></p> <p class="ql-block">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古称西海。</p> <p class="ql-block">湖边海鸥很多,一点也不怕人,快乐地飞上飞下,点啄游人手中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湖区内长着茂盛的芦苇。博斯腾湖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湖边远眺,只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写在最后</b></p> <p class="ql-block">短短的十一天走马观花,只能对南疆的风土人情,地貌景观粗浅掠过,稍作体会。每一次的行程总是既让人留下遗憾,又留下期待。这一点用在新疆游,尤其贴切。来过新疆三次,总觉得心中还有许多向往,希望在下一次的旅行中,能慰心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