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举国上下奔小康的新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反而面临着种种误区。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广大家长“齐心合力”立志培养“人中龙凤”,经常自作主张地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包括看似提升综合素养的兴趣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得满满当当。什么钢琴啦、绘画啦、书法啦、模特啦……毫不夸张地说,咱中国的家长们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投资上,那是不惜财力、精力,不计成本的。即便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花大价钱让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统统“卷”起来,都达到学霸级水准。作为从教近40年的资深教师,我深感忧虑。其实,这样激进的做法反而让孩子们疲惫不堪、消化不良,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轻生念头,以至于央视报道说“儿童精神科”变得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很欣赏一位家长朋友的名言:“我拼尽全身力气,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您品,您细细品,很有味道的。窃以为,教育孩子根本没有所谓的“起跑线”,如果您非得说有的话,那这条隐约可见的起跑线恰恰是孩子的父母亲。罗丹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首先是一场发现之旅;教育者就是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的极具数学天赋,具备超强思维力;有的喜欢悦读,喜欢在文字堆砌的世界里筑梦、徜徉;有的擅长绘画,能仅凭直觉判断、识别各种图案的细微差别,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奇幻世界;有的孩子天生具有领导力,竟能在最困难的境况下迅速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在于“点亮”,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一个点灯人、引路人和陪伴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察觉孩子的特长和愿望后,可以不经意地去点播、鼓励、指导。这,就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一支蜡烛,照亮心底的光明。对酷爱阅读的孩子,咱们可以把他(她)扔进“经典故纸堆”,协助他(她)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孩子敏感多思的心灵借着文字展翅翱游;对痴迷历史的孩子,我们就带他(她)走进文化(历史)博物馆、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倾听历史故事,了解古代英雄,丰富历史知识,拓宽人文视野;对热爱贝多芬的孩子,我们带他去听音乐会,参加合唱团,请专业导师给予专业指导,促使孩子的音乐梦想幸福绽放;对于擅长绘画、心灵手巧的孩子呢,则鼓励他们“我手绘我心 巧手塑未来”,在不断体验绘画、参加比赛、参观展览等沉浸式活动中,扩容他们的艺术细胞,提升对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请记住:您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赞美的微笑,甚至是一个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其实都是在为孩子们的梦想添柴加薪。</p> <p class="ql-block">做孩子心灵的点灯人,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必将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力量源泉。家长朋友们,请不要吝啬您那鼓励的眼神、温情的提醒、真诚的赞美,在孩子有所进步的时候,请您轻轻地拍拍肩、摸摸头、击击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将会让您的亲子关系变得和谐而融洽,让彼此感受到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带来的温暖和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