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了解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晋城博物馆,向往已久。</p><p class="ql-block">缘起于晋城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的一次游历,导游说玉皇庙主殿屋脊上的二十八星宿琉璃构件,在后来维修时替换掉了,原件收藏在晋城博物馆,于是很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正逢周末,白云悠悠,凉风习习,朋友一行来至晋城博物馆。一眼看去,便生无限喜欢。</p> <p class="ql-block">太行之巅,其地极高,与天为党,故称上党。上党在古代设二州府,泽州居其一,即是当今晋城。境内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盘结,丹河、沁河二水纵流,山河雄奇,地灵人杰,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晋城地处于中原大地连接汾河谷地、内蒙古高原的孔道,因其控扼咽喉要津,历来为兵家所必争;而在和平年代,则是两大经济区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自古形胜,无往而不利。加之物产丰富,战国以降渐成煤铁之乡,历经汉唐宋元,至明清而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富甲一方。遍布晋城大地的古代文化遗存,展示着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晋城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东街与文博路交叉口西北角,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壁画。</p><p class="ql-block">晋城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2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230件(套),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陶文、印章等15个门类,现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分别是三楼的“晋城古代文明”与四楼的“晋城古代建筑艺术”基本陈列。</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建筑大部分在山西,山西古建筑大部分在上党,晋城尤其突出。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合适的人文氛围,使大量的古代建筑得以保存。晋城现存古建筑5490余处近20000座,千年左右的宋金时期木结构建筑即达58座,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晋城现存的寺庙、堡寨、村落、民居等各类古建筑,其中不少是绝无仅有的标本,或为孤品,或是特例,备受关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维修、保护,使晋城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四楼的中央大厅,1:1复制的王报村二郎庙的金代戏台。</p> <p class="ql-block">戏台简介。</p> <p class="ql-block">寺庙多多。</p> <p class="ql-block">单是二仙庙就有50多座。</p> <p class="ql-block">小南村二仙庙的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b>琉璃构件</b></p><p class="ql-block">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史·西域传》记载:“大月氏国太武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石山中,于京师铸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明清之前、琉璃多出自山西,晋城地区是主产地之一。自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琉璃构件荟萃于晋城玉皇庙,而且都是精品。</p><p class="ql-block"><b>玉皇庙金代琉璃屋脊</b></p><p class="ql-block">琉璃是玉皇庙众多艺术品中的奇葩,它将人间天上融为一体,赋予玉皇庙更多的魅力。府城玉皇庙的琉璃大都用于沿中轴线的重要建筑,着色以黄、绿、孔雀蓝为主,部分屋面还采用了琉璃铺锦和剪边工艺。玉皇庙建筑中所使用的琉璃大多为捏花艺,因而更富有立体感和观赏性。</p><p class="ql-block">玉帝殿是玉皇庙的主要建筑,整个屋面因用绿琉璃剪边而显得庄重、辉煌。据金泰和七年(1207)碑石记载,该琉璃由晋城东元庆村琉璃匠人李道真制作。屋顶琉璃正脊正面的饰物不是常见的翔龙嘉凤或者芍药牡丹,而是二十八宿。将二十八宿塑造成形并赋予人的形貌,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超群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各位请上眼,二十八星宿琉璃构件,金泰和七年(1207),距今817年了。</p> <p class="ql-block">放大看看。</p> <p class="ql-block">感觉如何,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古建模型。</p> <p class="ql-block">西溪二仙庙,你去过吗?</p> <p class="ql-block">这个厉害了,开化寺的北宋壁画,号称民间版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壁画细节。</p> <p class="ql-block">古堡寨。</p> <p class="ql-block">你游历过哪些古堡寨啊。</p> <p class="ql-block">精美木雕。</p> <p class="ql-block"><b>传统木雕工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线雕</b>即线刻木雕,在木板上用刻线来表达图案的手法。《营造法式》谓其雕法为“就地随刃雕压出花纹者”。是一种用线描凹刻的平面型层次的雕饰技法。是建筑木雕技法中最早使用的雕饰技法之一,加工技艺简单,常用于小型民居装饰构件的雕饰。以刀刃雕压花纹,有很强的表现力。</p><p class="ql-block"><b>剔雕</b>是对材料进行单面雕刻,将花纹以外的空地做处理,让花纹突起来增加木刻图案的效果。唐宋时期的花样突起是剔雕的表现,明清以后增加了凸、平、凹三种做法,表面雕刻由平整趋于立体造型,且内容丰富,表现力生动。</p><p class="ql-block"><b>浮雕</b>是在一块平板上将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根据图案造型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内容较为繁复。</p><p class="ql-block"><b>圆雕</b>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形象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鉴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作品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胸有成竹,进行全方位雕刻。由于圆雕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雕刻图案的变化,使得构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b>镂空雕</b>,通常叫透雕,雕工复杂,雕饰出来的作品效果非常好,常用于豪宅大院。雕刻将木板刻穿,左右上下做穿透处理,随后做剔地刻或线刻,这种技法需要雕刻者技艺高超,以整体花样形象为主,剔挖枝梗,挖空花底,显得脉络清晰,别透玲珑,能表现雕饰物的正反两面形象,从而达到观赏的极致。</p><p class="ql-block"><b>镶嵌雕</b>,是在浮雕雕饰的纹样上,镶嵌突面雕饰或其他样式的图案,形成插镶或贴镶效果,成为一种向多层次表现发展的雕饰技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好,长知识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晋城是“古建博物馆”,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排在全国第4位;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占全国的1/3;还有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特别是沁河流域分布着皇城相府、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砥洎城等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享有“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建模。</p> <p class="ql-block">建筑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柱础。</p> <p class="ql-block">斗拱模型。</p> <p class="ql-block">瓦当。</p> <p class="ql-block">滴水。</p> <p class="ql-block">跑兽。</p> <p class="ql-block">“晋城古代文明”展区,展示了晋城古代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太行魂“为主题,由“文明初起”“长平之战”“盛世华章”“宋金韵致”“明清繁盛”五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长平之战”一定是重点。</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在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秦军和赵军发生了战争,史称“长平之战”。</p> <p class="ql-block">最终,赵军战败,秦国获胜,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在高平市境内,发现的多处疑似长平之战的尸骨坑。</p> <p class="ql-block">地名考据。</p> <p class="ql-block">这个必须说。</p><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程颢担任晋城县令,倡导教育,大办乡学。后来,郝天挺、李俊民等致力于教书育人,文风鼎盛,名动全国。同时,商贾云集,人烟辐辏,市井文化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好好说。</p><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名砚之“澄泥砚”。宋代泽州文风兴盛,泽州澄泥砚名冠神州。宋人李之彦《砚谱》记载:“泽州道人吕翁作澄泥砚,坚重如石,手触辄生晕,上著吕字。”</p><p class="ql-block">汾阳东龙观金墓出土一方宋式抄手砚,长 17.3 厘米,宽 10.2—11.7厘米,厚2.3—2.5 厘米。黑色、素面,砚海与砚堂之间相连,砚正面四周有一条较细的四线。砚背面抄手处有一个长方形戮记,上为“泽州路家”,下为“澄泥砚记”,中间竖排“丹粉罗土”。</p> <p class="ql-block">这个详细说。</p> <p class="ql-block">煤铁之乡。</p> <p class="ql-block">兰花碳。</p> <p class="ql-block">冶铁技艺。</p> <p class="ql-block">潞泽商道。</p> <p class="ql-block">历史考据。</p> <p class="ql-block">深厚的底蕴,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祝福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