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庐山

旅乐摄

<p class="ql-block">庐山,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绝美自然风光的名山,是政治、文化的交汇点,也是避暑胜地。2023年11月2日,我有幸与杨湘慈、王进忠、吴辉龙等六位好友一同踏上庐山之旅,亲临这座神往已久的名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北依长江,东濒鄱阳湖,南望南昌滕王阁,西接京九铁路。其总面积约302平方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为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以雄伟、奇特、险峻、秀丽而闻名遐迩,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驱车盘旋于庐山公路之上,毛主席的《七律·登庐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首诗首联描绘了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颔联表现了对各方敌对势力的蔑视以及亿万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颈联展示出超视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尾联则以幽默的形式否定世外桃源的存在。此时默念此诗,更觉意境深远,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大门上的绛红色帷幕镶嵌着“庐山会议会址”六个大字,庄重而肃穆。二楼影剧大厅即是当年“庐山会议”的会场,大会主席台依旧保持着当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时的原貌。休息室辟为展厅,展示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庐山活动的图文资料。这里采用声、光、电、多媒体、影视等综合手法,生动展示了三次庐山会议相关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全面恢复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的会场原貌,真实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循环播放的专题资料片《历史的回眸》,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内矗立着一尊金黄色的毛泽东主席塑像,庄严肃穆,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会场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让人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左起罗秀英、王进忠、李建忠、唐秀玉、杨湘慈、邢林蓉)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庐山会议旧址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段充满意义的时光,将这一刻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庐山抗战纪念馆位于庐山牯岭镇河西路506号,前身是庐山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此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宣告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如今,这里陈列展览面积达1200余平方米,重点展示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庐山抗战两大主题,成为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庐山图书馆设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庐山地区抗战陈列展,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庐山图书馆内还设有庐山抗战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庐山在抗战期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发表抗战谈话的会议厅,见证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伟大时刻,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庐山抗战纪念碑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小天池景区内,是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将士的重要历史遗迹。该纪念碑由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于1946年4月至9月命令日本战俘建造,碑身呈三角锥形,象征三民主义,顶如宝剑直插云霄。2007年,在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日子里,重建后的纪念碑由老将军吕正操题写“庐山抗战纪念碑”七个大字,成为对英烈永恒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庐山望江亭位置独特,倚近天池山,处在虎背岭、橄榄山、牯牛岭、日照峰等群山环抱之中,北面开阔,壑口恰成遥看长江之佳处,故得名。望江亭突兀在如宝塔层层堆垒的削壁危岩之上,与山镇牯岭隔剪刀峡遥遥相望。极目远眺,长江宛如一条蜿蜒的银色缎带,从天际缓缓飘来。此处不仅是观赏夕阳的绝佳之处,还可对望观云亭,眺望九江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美庐,这座位于庐山风景区牯岭东谷的著名人文景观,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由英国人西伊勋爵于1903年建造,最初是一座英国券廓式别墅。1922年,别墅转让给巴莉女士,她与宋美龄关系密切。1933年,巴莉女士将别墅赠送给宋美龄,1934年蒋介石夫妇开始在此居住,并因其环境优美和宋美龄名字中的“美”字,将别墅命名为“美庐”。美庐不仅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夏都官邸,还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围剿苏区中央红军计划的策划、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以及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等。走进美庐,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庐山上几棵特别大的树被称为“三宝树”,包括两棵柳杉和一棵银杏。这两棵柳杉各高约40米,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才能围拢,形同宝塔。其中一棵树龄约为600年,另一棵约为1500年;银杏树高约30米,树干同样粗壮,树龄也约为1500年。据传,“三宝树”之名源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这三棵树在黄龙寺山门前,被誉为“庙堂之宝”。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与文化价值。柳杉是从西域引进的珍贵树种,银杏则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遗留植物,被誉为“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观看庐山,我便想起宋代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远望庐山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p><p class="ql-block">“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便在脑海浮现。</p> <p class="ql-block">战友王进忠在黄龙寺附近练习拳法,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展现出军人特有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崖刻“黄龙潭”三字出自青松和尚之手,他是黄龙寺近代的一位主持,笔力遒劲,彰显出深厚的书法功底。</p> <p class="ql-block">杨湘慈战友站在望江亭附近眺望长江及九江城,远处的长江及城市轮廓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我在黄龙泉戏水,清澈甘甜的泉水流淌在指尖,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带来片刻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抗日名将孙元良题写的“静听”二字,虽未记载具体时间和背景,但作为一位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他曾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这二字或许是他对庐山美景的感悟,亦或是对历史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崖刻篆书“龙泉”。</p> <p class="ql-block">乌龙泉,这一泓清泉静静流淌在山谷之间,为庐山增添了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我在乌龙泉旁留影,将这美丽的瞬间永远定格,成为回忆中美好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来访阅读!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