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常一般人的生日是两个,农历和日历,民间称作阴历和阳历,习惯上阴历的生日为正式的日子。而我有第三个生日,即:冬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冬至,我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今天是我的生日。冬至出生的人可能不少,但把冬至当作生日也许不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我的父母包括奶奶,常有一句口头禅:冬至快到了,章裕的生日也来了。就这样习以为常地把冬至与生我的生日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若有人问我的生日是几时?最简单明了的答复是:冬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年的冬至脚跟,我突然收到了堂妹阿儿发来的红包,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便问:“这是什么红包?”她回:“祝你生日快乐!”“你怎么知道我的生日?”“是我爹告诉我的呀,你的生日是冬至。”原来小爹在世时,已把冬至是我的生日也嘱咐女儿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至是一年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新的循环开始,所以有了“冬至大于年”说法。习俗上北方冬至吃饺,南方吃汤圆,寓意团圆与吉祥,改革开放后南方也吃冬至饺,并且花色很多了。冬至起始的“九九歌谣”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情感丰富,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话还说:“春节冷不冷,就看冬至日”、“冬至晴过年雨,冬至雨过年晴”、“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等等,早时候的农民非常在乎类似的农谚,这是古人长久的历史观察与智慧的结晶吧。今天天气晴好,是否应验“邋遢年”的谚语,但等春节验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至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涵,我沾着了这个节日的光而沾沾自喜,仅仅是自我的陶醉罢了,真正的生日是在农历十一月初九,一般年份与冬至相差一、二天,重合的年份很少。今年的十一月初九是十二月的九日,好像从来没有来得这样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间庆生,一般选在周岁及逢十大生日才予考虑。现在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庭对小生日,尤其是小孩子的生日,得有一个仪式感庆祝一番。这是兴旺发达、观念更新和社会进步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生日,实质上是纪念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后,表达一下对生命的尊重。其实,在庆生时,最应感恩的是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过去称为“母难日”,这话现在听勿到了。我们小时候常常听说“手生婆”这个名字,她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更没有执照,是无文化、无证照、无设备,赤手空拳的“三无”接生员。“手生婆”一旦遇到疑难杂症便措手不及,就会危及孕妇与婴儿的生命安全,并且失败的事例偶有发生。现代社会医疗技术高超,设备先进,生命安全有了保障,危险系数几乎为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农村,我们老一辈对庆生大多没有大操大办的习惯,就是小操小办也得精打细算,不铺涨浪费,勤俭节约的老观念还根深蒂固,包括我亦如此。生日人人有,情况各不同,倡导因人制宜,因经济条件量力而行,传承文明、科学,不讲排场不攀比的习俗应该比较恰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生日儿媳妇买来了大蛋糕,今年儿子提出操办一下,早就被我说服了。农历生日早已过了,冬至的生日眨眼即去,还有明天22日是阳历生日,我的心态很坦然,还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