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道德经》第九章的感悟(上)——把握好度 适可而止

理平

<p class="ql-block">读老子《道德经》第九章的感悟(上)</p><p class="ql-block">——把握好度 适可而止</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p><p class="ql-block">(译文):持续不断累积就会满溢,不如适可而止;揣着锐器不断进攻,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人有所成功就得功成身退,这就是把握了天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也。</p><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所说物极必反,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强调的是适可而止和功成身退,这是建立于人的感性、理性和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要辩证地看待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即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度,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字,度是矛盾双方的平衡之点,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一个度字涵盖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的全部内涵,把握好度,就能使矛盾得以化解,就能使矛盾双方得以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p><p class="ql-block">为人之道的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p><p class="ql-block">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难免于倾覆的祸患。如,舟之行,当其承载物质过度,这舟就有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过“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那才是长保之道。</p><p class="ql-block">其实“盈”和“功成身退”应当是辩证同一的。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如当的今恒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反到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往往会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就会身败名裂。如当今中国的腐败分子,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他们只想着自己,只想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别人的利益,自然的利益,地球的利益,他们的思维是“从己到己”,“人不为己天殊地灭”,这种自私自利的思维必然会产生“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恶性循环(癌症),走极端的话必然是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一直斗到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车奴、房奴等)、金钱的奴隶、自己生产成果的奴隶(毒米、毒奶、毒油等),这种只见矛(或只见盾)的言行和思维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极左(或极右),只能是矛盾双方的恶化和断裂。其实任何矛盾双方在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前提下,都能实现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既对立又同一,我们要寻求矛盾双方求同存异,化盾为矛,矛盾双方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不断实现从矛到盾,从盾归矛’(新的矛),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样的世界才能和谐大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