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四十七、五台山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四十七、五台山</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山西忻州五台山,白云抚蔚清凉寒,<br>临崖寺院庙矗立,东台望海云雾间,<br>南台万壑锦绣峰,西台高挂月峰峦,<br>北台叶斗峰露奇,中台巍峨峰翠岩。<br> (二)<br>五台仙境层千重,华北屋脊连苍穹,<br>青庙黄庙交相立,佛寺院观一山中,<br>自古皇王爱参拜,时下百姓观芳容,<br>唐宋明清建筑美,雕梁画柱夺天工。<br> (三)<br>五台沧桑万千重,层峦叠嶂锁长空,<br>塔院寺内文殊院,菩萨顶绣景灵峰,<br>佛光寺闪佛光耀,显通寺庙显神通,<br>峦野景殊壑谷殊,外台钟和内台钟。<br> (四)<br>五台满山寺院临,雕梁画洞千古存,<br>康熙乾隆御碑在,显通寺藏华严经,<br>写字崖前奇文书,南禅唐彩十七尊,<br>苍松翠绿耸峰峦,怪石谷壑隐月情。<br> (五)<br>五台山绣映芳溪,宫殿参差峭壁立,<br>四季峦野色不同,常年端顶雪旖旎。<br>寺阁观庙藏谷岭,竹荫寒苔上云梯,<br>松风晚吹摇金铎,紫霞临照吻鸟栖。<br> (六)<br>五台群峰连野峦,登高山顶天地宽,<br>寺庙观阁立峭壁,石梯栈道凿岩边。<br>地藏佛国长安度,众僧朝拜青黄殿,<br>晨钟暮鼓驱静寂,袈裟香霭醉云端。<br> (七)<br>观阁寺庙落壁间,鬼斧神工尽眼前,<br>八十六处佛道场,五台风光惊神仙。<br> (八)<br>五峰横台顶,万千倚苍明,<br>青黄两佛教,同在山中存。<br>观阁寺庙殿,谷壑峦岩群,<br>奇险呈峻峭,高耸入烟云。<br>积雪无寒暑,松杉礙落星,<br>晨闻暮钟鼓,晚赏笼壁灯。<br>禅师夜不栖,龙湫独自行,<br>游得五台山,何枉此人生! 五台山的地理位置: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八十六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旅游景区。<br>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br>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br>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地质古老,地貌奇特,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形成以“五台群”具有冰川地貌,高山草甸,有“龙磐石、冻胀丘”等冰缘奇观,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br> 五台山植物资源丰富,有地皮菜、绿藻;木耳、蘑菇、马勃、猪苓、茯苓、蘑菇等山珍;有瓦松、卷柏、银粉、背蕨,无为等高等植物。还牧草、森林、果木、药材、花卉等。<br>五台山有陆生脊椎动物二百零五种。有石貂、金钱豹、狐狸、獾、黄鼠、山羊、野猪等。鸟类有罕见的黄斑苇鸡、栗苇鸡、红胸田鸡、凤头麦鸡、赭红尾鸲、白项溪鸲、黑眉苇莺、棕肩尾菅、黑尾蜡嘴鸡等。 <br> 五台山矿藏资源丰富,有金属、非金属矿藏三十余种。以铁矿居多;铜矿有台怀、观音洞、虎山、苇地坪等;金矿有五台镇海寺、繁峙宽滩、代县张仙堡、滩上等;金矿有岩金,张仙堡、峨口等;还有硫铁、稀土元素、铀、绿柱、水晶、云母、硼、大理石和花岗岩、黑曜石矿等。<br> 五台山写字崖,奇峰灵崖著名的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br> 五台山望海峰,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br> 五台山挂月峰,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br> 五台山锦绣峰,此峰“顶若覆盂,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br> 五台山叶斗峰,有五台最高“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br> 五台山翠岩峰,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div> 五台山的主要景观:五台山有五大高峰、青庙、黄庙、南禅寺、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佛光寺、南山寺、龙泉寺等众多寺院是主要景观。<br> 五台山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代表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br> 五台山青庙、黄庙:是中国唯一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八十六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br></div> 五台山南禅寺:是最古老的寺院,现有寺院十一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佛坛上有佛、菩萨、弟子、童子、天王等唐代彩塑十七尊,容貌丰润,面目传情,神态逼真,线条流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r> 五台山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br> 五台山黄庙:亦称喇嘛庙,属藏传佛教。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明永乐年间始由青庙改成黄庙。清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十寺改为黄庙。现有黄庙十二处,即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天城寺、台麓寺、文殊寺、瑞应寺。<br> 五台山塔院寺:位居台怀镇中心,以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据记载,大白塔内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都要朝拜这一圣迹。塔院寺内还有座文殊塔,传说塔内藏有文殊菩萨的头发。<br> 五台山显通寺: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修,有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上殿堂七重,分别为观音、文殊、大佛、无量、千钵、铜、藏经等殿。无量殿高达二十一米,无梁木,砖块砌成,建造奇特。殿内《华严经》字塔,为白绫所组成,上书六十多万字的《华严经》,蝇头小楷工整秀丽。<br> 五台山菩萨顶:传说为文殊菩萨居住之处,又名文殊寺,也称真容院。寺前一百零八级石阶,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书“灵峰胜景”四个大字。菩萨顶主要殿宇,都用黄、绿、蓝三彩琉璃瓦覆盖。康熙御制碑,立于前院。乾隆御碑,矗立东院,碑身高达六米,四面各宽一米,碑文分别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br> 五台山佛光寺:有“亚洲佛光”的美称。寺院依山而建,东、南、北三峰环抱,规模宏大,其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唐武宗会昌灭佛,寺庙被毁,唐大中十一年重建。东大殿内佛坛上有唐代彩绘泥塑佛像三十五尊,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壁画大多是唐代原作,也有宋代和明代,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文殊殿为五台山尚存的唯一金代建筑。<br> 五台山南山寺:枕山而建,凿坡为级,建在山腰上,台阶上面是高大的汉白玉牌楼,后面七层金碧辉煌的殿宇,寺内从围墙到栏杆处有汉白玉浮雕、花鸟虫兽、历史人物、佛经故事,千姿百态,生动传神。<br> 五台山龙泉寺:三座院落横向排列,两旁石栏杆上,都雕刻着猴、鸟、花、桃等。山门前有汉白玉石狮,勾栏拱桥,旗杆矗立,雕工上乘。最令人瞩目的是汉白玉石牌坊,被誉为龙泉寺一绝,从基石到瓦顶,精雕蛟龙精美、奇花异卉、飞禽走兽、巨石雕刻南海观音殿图、构图严谨,匠心独运。<br>五台山除上述寺院外,还有南禅寺、殊像寺、罗睺寺、万佛阁、十方堂、广化寺、龙泉寺、南山寺、金阁寺、竹林寺、普济寺、尊胜寺、佛母洞等著名寺院。 五台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自然地理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佛塑文化等特色文化。<br> 自然地理文化: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br> 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五台山文化的最大特色,既有青庙,也有黄庙,这一文化现象在四大名山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青庙是和尚庙,为汉传佛教,汉族僧人多穿灰色僧衣,所以他们居住的寺庙叫青庙;黄庙是喇嘛庙,为藏传佛教,蒙藏僧人多穿黄袍,黄庙因此而得名。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总管五台山藏传佛教事务的大喇嘛就住在这里。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多次来五台山朝拜,都在菩萨顶住宿,曾赐大喇嘛提督印、斩杀剑,并命山西全省向大喇嘛进贡,使得这一文化现象备受推崇,更显繁荣。<br> 据1956年五台山文物保护所的调查,在五台山范围内还有寺庙124处(青庙99处,黄庙25处)。在五台山佛教文化中,有专门的法会,如六月法会、水陆法会。六月法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三十日举行。水陆法会是经忏法事,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所有活动,对外开放,民间百姓可以借此机会驱除邪恶,祈求吉祥安泰。讲经说法是弘扬教义,传授佛法,研讨经文。佛教节日、佛事活动、僧众斋会是五台山寺庙联系外界、传承佛教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佛教导俗化俗、联系俗家的重要手段。 建筑文化: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碧山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圆照寺、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五台山有众多的佛塔宝刹,建筑使用材料,有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铁塔、铜塔、银塔、玉塔、水晶塔等;建筑形制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性质有佛塔与墓塔之分。佛塔中为舍利塔、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 墓塔中可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最早的是北魏石塔,以后各个时期均有,最迟的是近年来为五台山圆寂高僧建的舍利塔;规模上大者高56.4米,刺破苍穹,欲与天公试比高。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在全国现存佛塔中,圆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文佛舍利宝塔,显通寺的组合式铜塔以及《华严经》字塔,均属珍品。五台山的塔,沿革之久,数量之多,用材之广,形制之全,性质之繁,都是全国同类佛寺塔舍、宫观庙宇的罕见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五台山保存下了世界上罕有的古建筑群,号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积淀了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佛塑文化:五台山的佛塑造像,在使用材料与制作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泥塑(含悬塑与模拓),金属铸造(有铁、铜、鎏金、金),石刻(含玉雕,分为全雕、浮雕、摩崖石刻),木雕、烧瓷、拓纱、刺绣、画像(含壁画、轴画、经卷插图树叶画)。最早的佛像为南北朝时期,艺术手法明显。 最多的佛像为泥塑,自唐到现在连续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完整沿革体系。最罕见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在菩提树叶上彩绘的十八罗汉图,共十二幅,单数绘单,双数绘双,工笔重彩,共成一册。五台山佛像,原料不同,工艺有别,时代手法各异,整个作品嫣红姹紫,斑驳陆离,将五台山充实成罕见的佛像艺术宝库。五台山寺内、寺外保存下来的钟、鼓、钵、板、碑、碣、幢、匾、牌、联、诗、文等等,数量浩繁,其中不少属于国家珍贵的文物。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三万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五台山保存下了世界上罕见的佛教造像群、独特的佛教音乐,“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积淀了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台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到忻州站,再乘公交或出租车到忻州长途汽车站,再乘坐长途汽车到达五台山,全程约需七小时。<br> 乘飞机:乘飞机飞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再乘大巴或出租车到太原长途汽车站,再乘长途汽车到达五台山,全程约四小时。<br> 乘汽车:从忻州市区出发前往五台山景区,可选择在忻州汽车站乘前往五台山景区的公交或大巴车。在汽车站,有前往的车次、班次等信息,大约需要两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五台山后,选择步行或乘景区内的大巴前往不同的景点。<br> 自驾:自驾可以选择前往五台山景区,可从忻州市区出发,通过京承高速、太原绕城高速或306国道等不同路线前往五台山。<br>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